|
程实
消费“搭桥效应”决定奥巴马新政成败
2009年1月30日,美国商务部公布了2008年第四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初步数据。经过季节性因素调整后,2008年第四季度美国实际GDP季环比增长年率为-3.8%。
由于实际公布的初步数据好于-5.5%的市场预期中值,部分市场人士认为全球性金融危机对美国经济的真实影响可能要小于此前的普遍判断。笔者认为,这种观点可能偏向乐观。
衰退程度进一步加深
2008年第四季度,美国经济衰退程度进一步加深,在金融危机的真实影响尚未完全显露的情况下,美国经济衰退程度已经接近大萧条以来的最深水平。具体表现在:
首先,各类增长数据全面大幅走弱。美国经济三类主要增长数据均表现惨淡:
一、2008年第四季度美国实际GDP季环比增长年率为-3.8%,创1982年第一季度以来的新低,在1947年第二季度至今的247个季度中排在历史最低的第12位;实际GDP同比增长率为-0.2%,1991年第三季度以来首次出现负值,在1948年第一季度至今的244个季度中排在历史最低的第23位。
二、2008年第四季度美国名义GDP季环比增长年率为-4.1%,创1958年第一季度以来的新低,在1947年第一季度至今的248个季度中排在历史最低的第5位;名义GDP同比增长率为1.7%,创1961年第一季度以来的新低,在1947年第一季度至今的248个季度中排在历史最低的第12位。
三、2008年全年美国实际GDP为11.6713万亿美元,较2007年的11.5239万亿美元仅增长1.3%,增幅创1991年以来的新低。
其次,季度连续负增长历史罕见。2008年第三季度和第四季度,美国实际GDP连续两个季度负增长,在1947年第二季度至今的247个季度中,连续两个季度负增长的现象只出现过9次。根据2009年2月1日Bloomberg统计和估算的预测中值,2009年第一季度美国经济几乎必将继续负增长,而在1947年第二季度至今的247个季度中,连续三个季度负增长的现象只出现过1次,即1974年第三季度至1975年第一季度;此外,Bloomberg预测系统同时显示,2009年第二季度美国经济依旧存在负增长的可能性,而在1947年第二季度至今的247个季度中,美国经济从未出现过连续四个季度负增长的现象。
再次,真实内需萎靡程度严重。从美国经济历史结构看,贸易、政府支出和库存变化对中长期增长的影响非常小。为反映美国真实内需的变化情况,利用技术手段剔除金融危机特殊阶段以上因素对增长率的意外影响。处理后的数据显示,2008年第四季度,美国真实内需增长率仅为-5.59%,较第三季度的-3.53%进一步深度下滑。两个季度累计-9.12%的萎靡程度,在1947年至今的近62年中排在历史第2位,仅略低于1980年第一季度和第二季度累计-13.34%的萎靡程度。
最后,消费主引擎大幅受损。作为美国经济中长期增长的最主要动力,美国消费持续大幅受损。2008年第四季度,美国实际消费收缩3.5%,继第三季度收缩3.8%后继续萎靡,连续两个季度负增长的现象在1947年至今的61年中仅出现过4次,而2008年第三季度和第四季度累计-7.3%的萎靡程度在近62年中排在第2位,仅低于1980年第一季度和第二季度累计-9.2%的萎靡程度。2008年下半年的消费萎靡给季度经济增长连续带来了2.75和2.47个百分点的损失。
综合来看,对于美国经济而言,金融危机的杀伤力正逐步滞后显现并不断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