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公司简介: |
浙江杭州鑫富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系经浙江省人民政府企业上市工作领导小组,在杭州临安生物化学有限公司基础上整体变更设立的股份有限公司,设立时的股东为杭州临安申光贸易有限责任公司、临安博联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和林关羽、吴彩莲、殷杭华、陈光良、汪军等五位自然人,于2000年11月10日取得浙江省工商行政管理局核发的注册号为3300001007351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公司股票于2004年7月13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挂牌交易。公司现有注册资本6,825万元,股份总数6,825万股(每股面值1元),2005年8月 12日实施股权分置改革后公司所有股份均为流通股。
公司现有注册资本19,110万元,股份总数19,110万股(每股面值1元),其中有限售条件的股份为80,309,77 4股,无限售条件的股份为110,790,226股。 |
鑫富药业董事长过鑫富 |
前十大股东 截至日期:2008-02-19 |
1、杭州临安申光贸易有限责任公司
持股 27.65%
2、林关羽 持股12.08%
3、吴彩莲 持股6.14%
4、浙江天堂硅谷创业集团有限公司
持股 3.39%
5、临安博联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持股 1.23%
6、中国建设银行-中小企业版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 持股 1.12%
7、黄丹心 持股 0.55%
8、周筱贞 持股0.44%
9、殷杭华 持股0.43%
10、郭幼全 持股0.34%
股东情况说明:
上述股东中,杭州临安申光贸易有限责任公司和临安博联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的控股股东均为过鑫富先生,吴彩莲女士是过鑫富先生的配偶,林关羽先生是吴彩莲女士妹妹的配偶,上述股东存在一致行动的可能;公司未知其他股东之间是否存在关联关系。 |
相关新闻
|
鑫富药业无疑是2007年股市的大赢家,从2006年12月29日最终的收盘价格3.30元,到2007年12月28日43.76元的收盘价格,全年高达1224.63%的涨幅不仅雄踞浙江上市公司首位,也称霸2007年国内A股市场涨幅榜。
在2007年度全球表现最强劲的中国股市,以鑫富药业为代表的浙江股票的表现尤其亮眼。
2007年12月28日,鑫富药业的股价稳稳地停留在了43.76元,这家国内最大的D-泛酸钙的生产企业的股票价格整整翻了1224.63%,把涨幅912.35%的锦龙股份远远抛在后面。 “由于受到D-泛酸钙价格的大涨,刺激了鑫富药业股价的上涨,这是其在2007年表现尤其突出的原因之一。”中信金通首席分析师钱向劲向市场导报记者分析时认为。[全文]
|
|
年报预增12850%鑫富药业暴涨 |
由于鑫富药业年报预增12850%,成为增长预测超过2000%以上的上市公司中唯一一家中小板企业。公布年报后的第一个交易日,鑫富药业(002019)开盘报37.98元,最低下探至37.96元,最高上冲至40.00元,截至10:20报39.71元,涨幅6.98%,成交金额1.16亿元,换手率2.76%。
鑫富药业是全球第一的D-泛酸钙厂商,其核心技术“微生物酶法制备D-泛解酸内酯”已获得发明专利。
2007年,D-泛酸钙的价格发生了大幅度上涨,给鑫富药业带来高额利润。D-泛酸钙又称维生素B5,主要用于饲料添加剂,全球D-泛酸钙大约75%用作饲料添加剂,25%用于医药和食品工业。2007年的需求量约18500吨,按二季度国内D-泛酸钙平均售价约105元/公斤计算,2007全球D-泛酸钙的销售额约20亿元。鑫富药业控制了全球40%以上的市场份额,拥有产品价格的主导权。
据分析,D-泛酸钙的价格不断上涨是因为供不应求导致的。2005年6月鑫富药业以9746.80万元收购国内最大的竞争对手湖州狮王,一跃成为目前全球最大的D-泛酸钙生产企业。2006年8月底对外宣布提高D-泛酸钙价格15%;9、10月再次提价10%,2007年第一季度订货数据显示,D-泛酸钙平均价格比上年同期上升25%。进入第二季度后,D-泛酸钙供需的缺口加大,价格进一步上涨,国内价格由2007年1月的85元/公斤涨到现在的165元/公斤,涨幅接近100%。
[全文]
|
|
鑫富药业专利纠纷 |
鑫富药业2008年3月22日公告称,今年以来,由于市场竞争加剧和人民币升值等因素的影响,公司主导产品维生素B5的市场销售价格自高位有所回落。预计2008年第一季度销售均价同2007年第四季度相比,下降幅度在8-15%之间,将会对公司经营业绩产生重要影响。“鑫富去年的亮眼表现跟它取得市场的定价权有很大的关联,而公司的业绩增长和股价飙升跟其产品的上涨更是相关。”博时基金公司董事长吴雄伟此前很是推崇鑫富药业的做法。
2005年年底,鑫富药业成功收购了湖州狮王和淄博尤夫两大竞争对手后,一跃成为维生素B5生产领域的全球龙头企业,和荷兰帝斯曼公司、德国巴斯夫公司和日本第一制药株式会社一起位列全球四大厂商,并占领了全球40%以上的市场份额。2006年8月开始,具有垄断优势、产品自主定价权的鑫富药业正式拉开产品涨价的序幕。
据中国饲料添加剂信息网发布的资料数据显示,2006年六七月份,维生素B5的市场价格仅65元/kg,到了2007年的三四月份,这个价格刷新到175元/kg。在鑫富药业的2007年营业收入中,因维生素B5涨价所带来的增额高达142.05%,营业利润比上年同比增加了33.01%,增长率远远超过其他生化产品。
鑫富药业和新发药业之间上演的“无间道”到底孰是孰非,尚有待评判。但是个中的要害,过鑫富早已点明,“新发药业的低价政策严重危及我国维生素B5产业的全球优势地位,该生产领域时刻面临全球重新洗牌。”
|
|
|
|
 |
|
|
《证券时报》的记者曾记录这样一个细节。2007年5月10日召开的鑫富药业2006年度股东大会结束后,公司董事长过鑫富表示请股东用晚餐,这时从会议室角落里传出响亮的声音:“董事长,我们股民自己出钱,请您吃饭吧。”那时候,鑫富药业的股价由年初9.98元/股一路攀升至会议前一交易日的68.46元/股。此后股票的最高价更达到92.82元/股。
|
 |
|
|
“虽然很多基金公司去年在小结的时候对错过像鑫富药业这样的牛股表示可惜,但是这种错过恰恰说明了机构对这家上市公司存在忧虑。”浙江省国际金融学会会长、浙江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金雪军教授的感受并不孤单,中信金通证券首席分析师钱向劲也认为,虽然鑫富药业在2007年取得了26倍的极高净利润增长,“但是公司的利润构成、主营业务太过单一,这显然是投资者关注到了的,所以主营业务的风吹草动,反应自然较之其他公司更为明显。”
投资者的激烈反应在2008年表现得格外疯狂。2月19日 ,鑫富药业公布其2007年的成绩单——公司2007年实现营业收入76474.16万元,同比增长119.76%;实现净利润24018.93万元,同比增长2651.38%。当天,鑫富药业报收37.30元,跌4.19%。股民显然对26倍的高额利润并不买账。
3月22日,公司公布2008第一季度维生素B5(D泛酸钙)价格回落,在随后的第一个交易日,股价即跌停。
而在2007年曾出手阔绰,实施了10转4、10转10这样大比例的转股方案的鑫富药业,在2007年年报中,公司称拟以总股本1.91亿股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元(含税),共计1.91亿元。这显然也让股民颇为失落。[全文]
|
|
 |
|
|
实际上,鑫富药业也有其他行业并行的想法,只是均未有好的实践。鑫富药业的年报披露,公司有三个募集资金项目没有达到预期收益,这三个项目分别是新建年产1000吨D-泛醇工程生产线项目、新建年产200吨泛硫乙胺工程项目和年产9亿片中药制剂生产线技改项目。
主营业务太过单一,而其他方面建设仍需较长时间,或者这是机构的担心。记者在鑫富药业的“基金持股”一栏中也仅见“中国建设银行-中小企业板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
|
|
|
老鼠仓传言突袭 代理商公然炒股获利10倍 |
 |
|
|
圈内人士爆料说:“鑫富药业很多代理商去年都发财了,仅北京华诚信达科技公司的高健就通过炒鑫富药业赚了3000万以上,另外珠海市维康乐发展有限公司的李健 等人也赚了不少。这些代理商赚的钱加在一起,应该在1个亿左右。”
爆料者透露,鑫富药业的两个国内业务员炒股赚钱后,现在已经不跑市场了,整日呆在家里打麻将,“这已是业内公开的秘密”。爆料者说,之所以向记者透露业内秘密,是为了那些深度被套的小股民出口气,同时让犯规者付出代价。
鑫富药业2007共实施了两次送转股,分别是5月18日10转4股,8月28日10转10股。通过计算可以得出如下推论:高健在二季度增加的股份都是10转4得来的,4月1日-6月30日之间应该没有进行任何买卖操作,而这期间出现了令散户胆战心惊的“5.30”暴跌行情,看来高健对鑫富药业的股票非常有把握;8月28日鑫富药业10转10股,如果高健第三季度仍没有买卖股票,其第三季度末的数量应为86.78万股,而公开资料显示,高健三季度末的持股数为64.78万股,这说明高健在8月28日后卖出了20万股;由于最后一个季度高健没有出现在十大流通股名单中,可以判断高健在2007年最后一个季度仍在继续卖出,甚至有可能已清仓完毕。
公开资料显示,高健在2007年一季报首次进入前十大流通股东,持有鑫富药业30.99万股,名列流通股东第十名;2007年半年报,高健持股数增至43.39万股,为鑫富药业第八大流通股东;2007年三季报,高健持股增为64.78万股,为鑫富药业第九大流通股东;在2007年年报中,高健退出前十大流通股东。
一季度建仓,三四季度分批卖出,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高健获利10倍左右,利润应在3000万元左右。[全文]
|
|
 |
|
|
报道指出:如果两个“高健”就是同一个人,那么与上市公司高管非常熟悉的代理商在低位买入股票再高位抛出,获利近10倍,让小股民如何相信这里面没有“内部交易”?一个“高健”能否牵出一窝规模庞大的“老鼠仓”?
但鑫富药业对此进行了反驳,公司在公告中宣称:鑫富药业于2008年4月3日分别致电北京华诚信达科技公司的高健先生和珠海市维康乐发展有限公司的李健先生,了解其买卖公司股票的有关情况。
高健答复说:他本人从事证券投资多年,05年始先后投资鑫富药业股票,完全基于他本人对股票市场行情和维生素行业的判断,从未通过鑫富药业高管获得内幕信息后进行交易。李健先生答复:他本人于2007年10月投资鑫富药业股票,未通过公司高管获得内幕信息,最终是亏损出局的。高健和李健同时强调,该报道对他个人的名誉有较大损害,将保留追究相关媒体及文章作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全文]
|
|
 |
投资者质问过鑫富 公司称老鼠仓是捏造 |
|
在鑫富药业2月29日举行的2007年度报告网上说明会上,就有投资者问过鑫富:“过总,听说总经理林关羽被证监会调查,说其运用财务手段把2006年部分利润调整至2007年,致使2006年12月19日发布的2006年业绩修正公告,每股收益出人意料地低,散户纷纷抛售。林提前通知朋友在低位大量吃进。2007年1月10日,鑫富药业发布公告称2007年调整战略,药品保健品市场的扩张停步,至此拉开了鑫富飙升的序幕。在两份公告中间的20个交易日内,林的朋友共吃进1000万股鑫富股票。有此事吗?”
过鑫富对上述问题的回答是:“瞎说。”林关羽对该问题的回答则是:“我都不知道这些事情,更不知您从何处弄来这些数据。”
鑫富药业在4月8日的公告中再次以严厉语气指斥此传言:“本公司在此重申,该提问所述内容完全是无中生有、凭空捏造,该报道引述此提问并臆断存在‘老鼠仓’,是在以讹传讹,以耸人听闻的方式混淆视听。本公司总经理林关羽先生从未被证监会调查。本公司不存在泄露重大内幕信息的情况;事先对高健和李健先生买卖本公司股票并不知情,也不知其他经销商是否买卖本公司股票” [全文]
|
|
|
高管争相减持暗藏玄机 |
 |
|
|
股票一年涨12倍,鑫富药业林关羽、吴彩莲、殷杭华3个人受益最大,他们的套现收益均在1亿元之上。相比这3人,“高健”等人可谓小巫见大巫。更为蹊跷的是,林、吴、殷3人都能成功地在高位减持,比巴菲特还神。
公开资料显示,林关羽在2007年8月3日前几天减持了155.3552万股,减持均价为78.07元。2007年12月份,林关羽继续减持,4次共卖出180万股。截至日前,林在证券市场套现金额已近2亿元。
吴彩莲原是鑫富药业的监事,2006年3月辞职。2008年1月15日以前,她通过二级市场卖出226.7040万股,均价是50.33元/股。 曾有股民问过鑫富,既然董事长看好企业的长期发展,为何当初不说服夫人锁定公司股票?过鑫富的回答很有幽默感:“是啊,当初应该想到啊!” [全文]
|
|
 |
|
|
殷杭华原为鑫富药业副总经理,也是公司的元老之一。2007年3月离职,2008年2月19日重新被聘为副总经理。一离一聘,职务没什么变化,殷杭华和公司究竟为什么要这样做?
看看股票就知道了。2007年9月30日,殷杭华的股票是335.79万股,到12月31日,锐减为82.34万股。在2008年2月19日殷杭华重新担任副总经理的时候,他的股票已经减到64万股,也就是在2007年第四季度和今年年初,殷杭华通过二级市场卖出了271.79万股。
新《公司法》142条规定,高管股份“在任职期间每年转让的股份不得超过其所持有本公司股份总数的百分之二十五,所持本公司股份自公司股票上市交易之日起一年内不得转让,在离职后半年内不得转让其所持有的本公司股份。” [全文]
|
|
 |
|
|
自鑫富药业股改完成,原来的非流通股有权变现后,公司的很多财务指标就出现明显异动。
公司自2000年到2005年,每股收益一直在1.1元-0.3元之间,但2006公司业绩突然出现大幅度下滑,每股收益仅有0.05元。而到2007年,公司业绩又好得惊人,在相继10转4股、10转10股之后,每股收益仍达1.26元,如果按2006年底的股本计算,每股收益高达3.52元。
鑫富药业2007年的公告在用词上也存在信息不全面、误导中小投资者的嫌疑。 2006年12月19日,公司发布2006年度业绩大幅下降预警公告,称2006年度净利润比上年同期下降70%-90%。业绩下降原因有三点:一是公司在医药保健产品市场拓展迟缓,远低于公司年初的预期,对公司业绩产生了很大负面影响;二是由于医药保健品领域投入大,引起银行借款规模扩大、银行利息支出增加和人民币升值引起的财务费用迅速增长;三是因原材料涨价和人民币升值等因素,公司第四季度泛酸钙价格调整后对利润的贡献尚不显著。 [全文]
|
 |
|
|
如果仅从字面分析,上面的公告都是“利空”,一般股民是看淡鑫富药业后市的,因此散户遇到类似的公告大多选择卖出,起码不会加码买进。但从K线图上可以明显看出,利空消息发布后,股价没有下跌,也没有上涨多少,但成交量却放大到以前的3倍以上。很明显,有“高健”等人在秘密建仓。
据知情人士透露,其实在2006年12月份,占鑫富药业营业收入89%的D-泛酸钙每吨的价格已经从原来的6万元涨到8万多元,D-泛酸钙涨价趋势基本可以确立。并且在2006年12月份,鑫富药业的D-泛酸钙订单已经排到2007年下半年,公司2007年业绩大幅增长已无多少悬念。可是小股民是无法从公告中得知这些信息的。
20天之后,也就是2007年1月10日,鑫富药业刊登2007年经营情况发生重大变化的公告。2007年3月19日,公司又刊登利好,预计2007年第一季度业绩同比上升120%-180%。股票从此开始大幅度飙升。
2007年,在间隔不到4个月的时间里,鑫富药业分别实施了10转4、10转10这样大比例的转股,在股市中比较罕见,客观上也起到了掩护“高健”等人出货的目的。 从K线图上分析,二级市场主力资金的建仓、拉升和出货与公司公告配合得天衣无缝,不知是有意还是巧合?
|
|
|
专利纠纷引发高管提前出货 |
 |
|
|
鑫富药业高管相继完成套现后,公司的重大利空悄然而至。2007年12月3日,鑫富药业公告称,将向浙江省杭州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追究山东新发药业有限公司赔偿专利侵权费7500万元。
但新发药业副总经理盖乃明表示,新发药业的技术及生产流程确与鑫富药业类似,但这种技术最先使用并申请专利的是日本一家公司,专利保护目前已经到期,而这家日本公司并未在中国申请专利保护,因而这种工艺可以看做是开放式的。在借鉴的基础上,新发药业进行了技术研发,并于2007年3月通过山东省科技厅验收,因而不存在侵犯鑫富药业商业秘密。
这桩原本简单的专利侵权诉讼,演绎过程还充满戏剧化色彩。今年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浙江林学院教授徐秋芳就鑫富药业商业秘密被侵犯一案希望最高人民法院能积极协调和督办跨省执行案件,并提及新发药业董事长李新发、副总经理张开国被浙江省临安市公安局批准以涉嫌侵犯商业秘密罪刑事拘捕,但因李新发随后被“补选”为山东省垦利县人大代表和“增选”为东营市人大代表,抓捕工作陷入僵局。记者昨天通过公安系统获悉,李新发目前并无案底在身。
鑫富药业人士表示,如法院判决新发药业构成专利侵权,预计会对公司以后年度的生产经营产生积极的影响;如果法院判决新发药业未构成专利侵权,那公司今后在维生素B5(D泛酸钙)领域将可能面临更为激烈的竞争。记者从鑫富药业2007年年报中看到,维生素B5(D泛酸钙)收入占鑫富药业主营业务收入的89.74%,其毛利率是66.98%。[全文]
|
|
 |
|
|
而根据浙江当地媒体报道,早在2007年下半年,鑫富药业就向当地警方举报,称该公司1600多万元研制的“秘密”被山东新发“窃取”。但对这么重大的事件,到目前为止,鑫富药业也没有公告过。
林等人在去年第四季度大量卖出股票,是否有在重大利空消息发布前出货的嫌疑?把利润留给自己,把风险留给小股民,这不应该是一个企业家的风度。 据业内知情人士透露,山东新发药业近几年D-泛酸钙的生产规模迅速扩张,大有赶超鑫富药业的势头,并且其维生素品种比鑫富齐全,鑫富药业的垄断地位已被彻底打破。这也许是鑫富高管争相卖出自家公司股票的根本原因。 [全文]
|
|
 |
纠纷引发议价权消失之忧 |
|
一场仍未有结果的官司或将成为公司未来发展的关键点。
这场官司的最后结局将决定收入占鑫富药业主营业务收入的89.74%、毛利率为66.98%的维生素B5产业的市场占有和定价权优势会否继续,关系着鑫富药业未来经营业绩。 这是鑫富药业和其主要竞争者山东新发药业有限公司之间的恩怨。
新发药业等的搅局,已经让维生素B5的市场价格有了10元/kg左右的回落。新发药业若不输官司,仍将会采取低价竞争策略,市场价格究竟会到何程度?鑫富药业自己的公告称,维生素B5产品市场销售价格仍处于相对高位,未来价格趋势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
有业内人士分析说,议价权消失或将意味着鑫富药业的主要盈利点的控制权旁落,高管的频频减持更是加剧了这样的担心。一位在45元买进鑫富药业的王先生告诉导报记者,“我现在是被鑫富药业的股票套牢在高高的山岗上。”
07年中小企业板第一牛股,但愿不是另一个“亿安科技”或者“杭萧钢构”!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