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点卡 天气 答疑 交友 导航
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三洋VS索尼:同门嫡系过招高端电视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2月25日 10:42 中国经济时报

  索尼给三洋带来了“听得见的威胁”,三洋给索尼带来了“看得见的威胁”

  李莎

  2003年,中国电视市场的喧嚣与索尼、三洋、三星、飞利浦等外资巨头引发的高端电视技术较量不无关系。在这场较量中,三洋的“液晶投影”技术、三星的“Dnle”技术
、索尼的“贵翔引擎”技术、飞利浦的“逐点晶晰”技术各撑一片天空。进入2004年,外资电视品牌在高端技术层面的较量似有愈演愈烈之势,中国电视市场必将又是一个多事之秋。而同为“日本血统”的两大电视巨头三洋和索尼之间的“碰撞”意义尤为深远。

  “索尼危机”即“三洋契机”?

  九十年代中后期,在中国电视市场崛起之前,索尼已经在中国广播电视设备领域“狠捞”了一把,此后,索尼全线挺进中国电视机市场,并凭借“直角平面”和“纯平”等新潮概念,有幸成为中国电视市场价格大战的“漏网之鱼”。中国消费者对索尼CRT(显像管)电视青睐有加。

  就在一路顺风之际,索尼遇上了“麻烦”。2003年的7月29日,索尼公司宣布,因质量问题将对在日本生产和销售的34万台、10个型号的特丽珑电视机提供免费服务和维修。同样在7月24日,索尼公布的季报显示,新财季净利润锐减98%,运营利润较上年同期下跌68%,多项业务发展陷入低迷。“索尼危机”爆发。随之而来的坏消息还有美国穆迪投资服务公司将索尼的评级从Aa3级调低至A1级,原因是激烈的同业竞争将使索尼公司恢复盈利的计划大大延期。穆迪公司在发布的声明中说:“索尼重新恢复盈利的时间将比预计的长。作为该公司盈利的核心业务,电子产品近年来一直处于竞争激烈、价格趋降的压力下。”由于重组失利,整体利润下降以及接二连三出现产品质量问题,索尼电视产品在中国消费者心目中的影响力有削弱倾向,索尼CEO出井伸之感叹:“索尼第一次成了技术的后来者!”

  与此同时,与索尼同门嫡系的三洋电视一改以往的低调,在中国市场展开声势浩大的推广活动。2004年1月,三洋电机株式会社社长桑野幸德亲临现场“压阵”的全国经销商大会暨新品展示会在人民大会堂高调开幕,而去年国庆期间三洋先后在上海、北京、广州举办的高规格的VIZON电视新品展示会今年8-9月份还将继续上演。“眼下是重分中国电视市场的最好时机”。三洋电视方面认为,中国数字电视时代的来临,为三洋电视进入中国市场二十多年来提供了最好的行动机遇。

  面临“契机”,三洋电视通过一系列“变法”行动重新定位了全球视野下的中国市场战略,向中国市场递交了一份以液晶正投影电视、液晶背投电视、内置高频头PDP、三重精显系列CRT电视、环保液晶电视为主力阵容的产品名单,其中比较“扎眼”的是基于三洋“液晶投影”技术液晶正投影电视和液晶背投电视。

  “看得见的三洋”?

  “听得见的索尼”?

  有业内人士认为,三洋电视的“液晶投影”技术空降中国,矛头将直指索尼的“贵翔引擎”技术和三星的“Dnle”技术。索尼方面早些时候曾宣称,索尼已经把“贵翔引擎”这一核心技术应用到自己的一系列电视产品之中,三星更是将其“Dnle”技术描绘为中国电视市场最好的显像技术。

  三洋电视方面认为,作为全球最大的彩电机芯供应商和最大的液晶投影机制造商,三洋“液晶投影”技术是伴随着液晶正投影电视、液晶背投电视这两种“看得见”、“摸得着”的终端产品而“水落石出”的。相形之下,索尼的“贵翔引擎”技术似乎更多的是要靠“听”去感受。多年来,索尼一直“押宝”于CRT电视,尽管“贵翔引擎”技术让消费者对传统CRT电视的前景增添了幻想,但是,当消费者在终端卖场触摸到一款采用了“贵翔引擎”技术CRT电视的时候,他们更需要体验到“引擎”所带来的的具体的力量。

  从积极的意义上说,索尼与三洋的较量必然推进电视技术的发展,这样的较量也许不会简单地划上句号,索尼给三洋带来了“听得见的威胁”,三洋给索尼带来了“看得见的威胁”。

  两个时代的终结?

  七年前,在中国市场风光无限的三洋电视由于“大意失荆州”,把中国电视市场的第一个黄金时代(普及时代)送给了索尼,7年后的今天,趁着索尼的危机,三洋似有将中国电视市场第二个黄金时代(数字时代)夺回来的迹象。

  但有业内专家认,三洋电视在中国市场的失误和再度崛起与索尼并无必然关系,索尼遇到的问题与三洋当年在中国市场遇到的问题完全不一样。三洋电视当年的问题是渠道整合和品牌推广不力,而索尼则是战略失误和产品质量问题,索尼危机并非就是三洋的契机。就目前的形势而言,索尼和三洋面临的中国机会是一样的。

  另一种观点认为:20多年来,三洋和索尼分别代表了外资电视在中国市场发展的两个时代,第一个是三洋时代,终结于上个世纪末的九十年代,第二个是索尼时代,索尼似乎要在中国数字电视机遇来临的“结骨眼上”终结他自己一手缔造的时代。接下来的形势将不是哪一个品牌独领风骚,而可能形成以日本和韩国品牌之间的争锋为中心,欧美和国产品牌列强环伺的“制衡”格局。三洋电视通过战略布局、产品结构、渠道与品牌整合等一揽子“中国变法”,再次昭示了图变的野心;索尼也在全球战略视野下积极谋求业务转型、加速技术创新,以期力保优势不失;而LG、三星等韩国品牌更是再现了早期日本电子企业神速发展的历史。

  两个时代的终结将孕育出怎样的电视新时代?回答这个问题的不可能是日本或韩国的企业,而是中国的市场需求。






财经论坛】【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