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至5月为最佳采购时间整体价格平稳下降,但千元以下特价产品巨幅减少97%以上销售将集中到12—15个品牌
商报讯(记者贺文)熬过了2003年的非典、2004年的凉夏后,京城各空调厂商都铆足了劲要在今年打个翻身仗。昨天,海尔、松下、格兰仕、TCL等11个国内空调市场的主流品牌厂商,在京联手苏宁电器启动了2005年空调旺季市场。苏宁电器总裁助理、华北管理中
心总监范志军乐观预测,今年京城的空调销量将比上年有40%的增长。
“与去年相比,今年空调旺季市场的启动时间提前了整整半个月。”范志军说。他认为,实力厂商先发制人、抢占市场是重要的助推器。在发布会现场,11个品牌展示了各自今年夏季新品,围绕“健康、节能、静音、时尚”的概念,尤其是节能。而且现场还出现了各厂商代表在产品能效比上相互“攀比”的场面。海尔北京公司总经理徐方强介绍了海尔空调在节能上的优势后,科龙电器北京空调分公司经理邵以腾似乎有针对性地突出介绍:“公司今年将向市场投放22个型号的‘双效王’产品(能效比3.8/4.2以上的双高效空调,在国家能效新标准1级之上),而且还准备推出能效比为6.65和7.0的产品。”一场“节能大战”看来是在所难免。
而且厂商之间的竞争将会出现“马太效应”——强者更强,弱者出局。有数据显示,国内空调市场的品牌淘汰率由2003年的30%激增至2004年的60%,两年间出局的品牌近三百个之多,万家乐、迎燕、乐华等二三线品牌已成为历史,而以美的、海尔等为首的一线品牌的销售额扶摇直上,排名前25位的品牌占据了97%的市场份额。范志军认为,2005年的空调市场更是“少数人的游戏”,97%以上的空调销售将集中到12—15个品牌。据了解,实力厂商早已厉兵秣马。格兰仕空调中国市场销售部部长庄卫荣透露,公司占地3000亩的生产基地,其一期将于今年4月配置完毕,650万套的产能届时将得以释放;松下电器营业本部副部长宋凡介绍,产能400万套的新工厂正在建设中,五月份将投产。
国家空调新能效标准的实施直接导致市场产品格局的升级。范志军介绍,目前苏宁所采购的空调产品有90%以上的是1级能效等级产品。“虽然产品性能升级会带来成本增加,但是厂商将通过扩容来消化。”范志军分析。他预测,今年空调产品的价格整体上是平稳下降,而且强调,像往年那样厂商专为旺季销售定制的特价产品,今年会骤然减少。
在谈到购买时机时,范志军凭经验认为,3到5月是“最佳的时机”,“这段时间因为天气不太热,真正的购买高峰还没到来,从人力、物力来说,厂商在安装、售后等方面的准备工作会做得更充分。”
S0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