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损失最惨重的一次战争,是一场空前的浩劫。这场历时6年之久的世界战争,先后有60多个国家和地区参战,波及20亿人口,战火燃及欧、亚、非、大洋洲和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北冰洋。作战区域面积为2200万平方公里,交战双方动员兵力达1.1亿人,因战争死亡的军人和平民超过5500万,直接军费开支总计约1.3万亿美元,占交战国国民总收入的60%至70%,参战国物资总损失价值达4万亿美元。
中国是抗击日本侵略的主战场,同时也是遭受这场劫难的主要国家。据不完全统计,中国有3500万同胞倒在日本侵略军的屠刀下。仅南京大屠杀就有30万人以上被迫害。按1937年的价格计算,日本侵略者给中国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1000亿美元,间接经济损失5000亿美元。中国人民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的民族牺牲和重要的历史贡献。
苏联是抗击德国法西斯的主战场,其损失占参战国蒙受的全部损失的41%。据俄罗斯公布的材料,苏联在1941到1945年卫国战争期间,因战争死亡人数达2700万,其中苏联红军牺牲866.84万人;物质损失按照1941年价格计算达6790亿卢布。
美国和英国是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核心成员,它们也在反法西斯战争中付出了沉重代价。据战史材料,美国共有40多万人在二战中丧生,英国有27万军人在战争中死亡。
德国、日本和意大利是发动二次大战的元凶,同时也遭到了反法西斯国家和人民的严厉惩罚。据统计,德国在战争中死亡和被俘人数达1360万人。仅在苏德战场,德军与其盟军死亡人数就达600多万。日本在中国战场上损失了150万人,其中128万人向中国投降,在太平洋战场上损失了124.7万人。意大利也损失了16万余人。
德、日、意发动的侵略战争也使这些国家国内的民众深受其害。在德国本土上,有400万平民死于战火,1400万人无家可归。1945年8月,日本广岛和长崎分别遭到美国原子弹轰炸,当时死伤20余万人,且给当地居民留下了巨大的精神创伤。
(本报实习生 郭艳艳 整理)
《国际金融报》 (2005年04月29日 第七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