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江南大宅门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8月12日 03:10 人民网-国际金融报

  四十九南浔人对称为“四象”的富商有一句俗语:“刘家的银子,张家的才子(顶子),庞家的面子,顾家的房子。”关于“庞家的面子”,留下了几则传说,倒颇有意思。

  第一个传说是有点世俗化的,情节也有点玄虚。

  庞莱臣是清光绪六年(1880)秀才,可后来数次赴考“名落孙山”。虽因父亲以他的
名义赈灾报效,例授为刑部江西司郎中等,但均是空衔。偌大一个家业,无官职而不能从政,他面子上总感到过不去。

  机遇终于来了。

  光绪十七年(1891),河北、河南两省发生大灾,清内阁大学士李鸿章特派钦差专程到湖州、南浔募捐。南浔家产之富,首推刘氏、张氏,陪同的乌程县令问:“庞莱臣捐多少?”庞莱臣说:“我最后一个捐。”黄绫捐款本摊开,先由刘氏带头捐银三万元,张氏也捐银三万元,顾氏依样画葫芦,“四象”中只剩下庞氏了。此刻,庞莱臣笑嘻嘻地上前,提笔一挥,又笑嘻嘻地搁下笔。钦差一看:庞莱臣捐银十五万元。

  庞莱臣捐银名列首位,名声大振。李鸿章闻知后亲笔致函庞莱臣,大加表彰。

  次年,李鸿章做六十大寿。京里京外,各省各道的官员都乘机大拍马屁,以讨得他的欢心。浙江道台当然也不甘落后,特备上等陈酿绍兴花雕老酒,还别出新裁地用黄金白银精心制作了一个很高档的“寿”匾,银底金字,闪光夺目,并特派庞莱臣押送进京。这块“寿”匾足有一百八十斤重,用绫罗绸缎扎饰装点,二挡杠子抬,八个家扶,十六个卫护,很是风光气派。

  寿礼送到京城,李鸿章见了大喜,破例亲自在花厅接见了浙江特使庞莱臣。他在寿礼帖上得知庞莱臣就是江南名镇南浔那位捐巨款修海塘和造拱辰桥(杭州)的大富商,但眼下看到庞莱臣还是个候补空衔,就说:“这授予实职的权在七王爷手里。清王朝规定:在每个衙门都设一正二副,那正职都是满族人。你可到七王爷那里去想想法子,买一个大一点的官做做。他也知道你捐款十五万元赈灾之事,当时还称赞过你的。”

  庞莱臣就去酿亲王府。进了门,由两个二爷领进内厅谒见七王爷,一路上二爷关照庞莱臣,这儿有个规矩,买大官要送一升糙米,一升白米的。糙米就是金豆子,白米就是珍珠子。庞莱臣不晓得这个意思,也就没当一回事。那个传话的二爷脸上露出不快的神色。

  七王爷正在里边吸鸦片烟。二爷进去通禀之后,出来朝庞莱臣看了一眼就自顾自去了。

  庞莱臣站在门外显得十分尴尬。等了好久,才听到里面有动静,只见门帘一掀,出来一个身穿短裤、拖着草拖鞋的老头,庞莱臣也弄不清此人是谁,刚迎上去还来不及朝他施礼,只听得那人喊了一声:“来人,捉拿奸细!”瞬时,两边廊上拥出清兵,不问三七二十一,就把庞莱臣绳捆索绑投入了大牢关押起来,把个庞莱臣吓出了毛病。

  直到李鸿章闻知后,设法把庞莱臣保了出来。他才得以回到南浔养病。

  后来李鸿章倒还想着他,推荐庞莱臣赴日本考察实业。李鸿章还与他在上海合办实业,生意不错。从此庞莱臣在上海站稳了脚跟,与外国人做出生意来了。正因为与李鸿章的关系,庞莱臣又结识了跷脚七王爷。七王爷和庞莱臣很投缘,一来一往,称兄道弟,还把儿子过房给庞莱臣,庞莱臣特地送了个金菩萨作为见面礼。这个过房干儿子就是清廷逊位皇帝溥仪。

  第二个传说知道的人少些,显然是文人加工过了,因而也融进了某种时代烙印和价值取向。

  大约民国十五年(1926)的一天,南浔庞家门口船埠头,开来一只轮船,拖着一只大客船,缓缓靠岸。船中走出一群人,拥着一位年轻的新贵走上河埠,后面的下人抬着一件用红绸包着的长方形东西,进了庞府。

  客厅里,庞莱臣起身接客。“溥仪先生远道而来,庞莱臣未及远迎,失礼失礼。”

  来者正是中国末代皇帝爱新觉罗·溥仪。英文名字是亨利(HEN-RYPUYI)。他身着黄绸长衫,头戴西瓜皮帽子,鼻架金丝边眼镜,十分气派。两年前,溥仪被冯玉祥将军赶出故宫,迁居天津日本租界。他一心想恢复大清国号,在郑孝胥等一批遗老遗少的怂恿下,到处筹集银两,妄想卷土重来。这次他从天津一路南下,想请庞莱臣捐款。

  谁知庞莱臣一不跪拜,二不叫“皇上”,溥仪心中非常恼火。但他自知今非昔比,只好忍耐。

  “庞爱卿……”“溥仪先生,我一来没上朝为官,二来你也不是皇上了,请溥仪先生入乡随俗吧?”

  溥仪气得两眼直楞。

  旁边的郑孝胥忙打圆场:“庞老爷说的在理,在理!……皇上今题有一匾,赠送于你,望你受之。”

  下人把红绸包着的金匾抬上。

  庞莱臣却看也不看,说:“我无功不受禄,请将此匾带回去吧。”

  溥仪气得说不出话来。

  郑孝胥却笑道:“庞老爷,你说得好。皇上现在财政困难,想请你捐助。你捐助了,不就是有功了。”

  “郑先生,实在抱歉!庞某正在创办南浔汽机改良丝厂,家中再没有资金可以捐助你们了。”

  话说到如此地步,溥仪、郑孝胥也不好再说什么了。末了,郑孝胥提出,久闻南浔是江南名镇,要在这里玩三天,庞莱臣倒是满口答应。

  第三天夜晚,庞莱臣设宴送别。

  酒过三巡,郑孝胥端起酒杯,说:“庞老爷,在南浔三天,承蒙盛情款待,皇上十分感谢。只是现在国难当头,皇上年轻,庞老爷也是先朝有功之臣,况蒙慈禧太后恩准出国考察,请念旧情……”

  末等郑孝胥说完,庞莱臣举起酒杯道:“郑先生不必多言。中华江山决不能恢复封建帝制,我若反对走向共和,必将成为千古罪人。如溥仪先生目前生活有难,看在七王爷的面上,我念旧情捐助一千银元……来,干杯!”

  “干杯!”郑孝胥苦笑不得,硬是把这杯苦酒咽下肚里。

  溥仪心如船坠,脸刷地拉长……

  送走了溥仪等人,庞莱臣即命下人把溥仪所赠的匾额抛弃了。所以这匾上究竟题了什么字,无人知道。

  (未完待续)

  《国际金融报》 (2005年08月12日 第十六版)

  作者:陆士虎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爱问 iAsk.com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