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联合国新课题:怎样与时俱进?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9月16日 02:33 人民网-国际金融报

  尽管联合国在解决各种国际问题上功勋卓著,但它没能发挥人们预期的作用。在整个国际事务中,起主导作用的是以美国为首的大国和一些国与国结成的利益集团,联合国基本上失去了解决重大国际问题的能力

  随着战后世界的发展,联合国也面临着为实现其宗旨,改善其机制的问题。如今,它只是在扩大安理会和经社理事会成员国问题上,进行了修改,而对全面贯彻联合国宗旨和原
则所面临的突出问题则鲜有建树

  不管结果如何,联合国这个承载着人类和平与发展梦想的机构都将继续存在下去,艰难而缓慢地跟随着时代的步伐,因为这个多样而纷扰的世界需要一个规避战争,互动互通的“世界政府”

  2005年,联合国跨入花甲之年。9月14日,来自其170多个会员国的国家元首、政府首脑齐聚纽约联合国总部,共同为其“祝寿”,为这个人类20世纪的杰作、历史上最大的国际组织未来改革和发展进行磋商和抉择。此次峰会为期3天,各国领袖出席人数之多,使得此次会议成为历史上最大的领袖会议。

  联合国走过了60年的风雨,有成功,也有失败。总体而言,它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永恒的国家利益和明确的政策目标之间的不可调和似乎无法避免地束缚着这位“沧桑老人”的脚步。在重重的责难和各成员国面对利益分歧“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的嘴脸面前,丑闻缠身的联合国已经奄奄一息。要想继续生存,改革在所难免,而被赋予极高期待的60周年首脑峰会中最重要的议题就是联合国改革案。但此前传出的第59届联合国大会因各成员国尚未就《成果文件草案》达成共识,不得不将闭幕日期拖延一天的消息,再一次折射出各国在联合国内利益争抢之严重已越发凌驾于联合国协调能力之上,使人们对第60届联合国大会的前景表示担忧。

  没有实现初衷的联合国

  联合国的前身是“国际联盟”,一个在第一次世界大战背景下构想出来的组织,其宗旨是“促进国际合作和实现世界和平与安全”。然而,“国际联盟”因最终未能防止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而退出了历史舞台。

  “联合国”这一名称最早是由美国前总统富兰克林·D·罗斯福设想出来的。1945年4月25日至6月26日,来自世界上50个国家的代表参加了在美国旧金山举行的联合国国际组织会议,会议起草了《联合国宪章》。6月26日,与会的国家代表签署了《联合国宪章》(当时波兰没有派代表参加此次会议,但后来签署了《联合国宪章》,因而成为联合国51个创始会员国之一)。联合国于1945年10月24日正式成立。联合国大会是联合国最主要的机构。它由所有成员国的代表组成,年会议在每年的9月举行。它的主要功能是,为有关维持和平、提升其成员国人民经济状况等事务提出建议,并由各成员国代表统一表决。

  鉴于以往的经验,联合国的缔造者们认识到,对一个真正有效的国际组织来说,只是防止战争和侵略是不够的。因此,发展各国间友好关系、促进国际合作、协调各国行动也成为联合国的宗旨。

  联合国成立后,协助解除了1948年至1949年的柏林危机、1962年古巴导弹危机以及1973年中东危机。1988年,在联合国主持下,两伊战争最终宣告结束。1989年,在联合国的斡旋下,苏联从阿富汗撤军。上世纪90年代,联合国协助恢复了科威特主权,并在结束柬埔寨、萨尔瓦多、危地马拉和莫桑比克的内战、恢复海地和塞拉利昂的民选政府以及解决其他一些国家的冲突等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

  事实上,尽管联合国在解决诸如缓和国际冲突,制定国际规范,推动非殖民化进程,为各成员国提供平等发言的讲坛等各种国际问题上功勋卓著,但由于种种原因,它没能发挥人们预期的作用。在整个国际事务中,起主导作用的是以美国为首的大国和一些国与国结成的利益集团。在这个大背景下,联合国基本上失去了解决重大国际问题的能力。作为国与国之间利益斗争的场所,它往往成为被强者用来欺压弱者、实现自身利益的工具。诚如美国前总统尼克松所说:“正像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成立的国际联盟一样,联合国给人们的希望也是一种幻觉。国际联盟和联合国,两者都是要把人类高度理想主义的和平愿望变成现实的高尚的、但却是徒劳的尝试。”

  同时,就在首脑峰会即将开幕的前夕,剧烈的讨价还价和阴沉气氛仍然弥漫在纽约联合国总部的空气中。这个承载着期待,同时饱受责难的国际组织,此前刚刚遭到一次沉重的打击,在那份极具毁灭性的报告中,负责调查联合国伊拉克“石油换食品”计划的独立调查委员会,几乎将联合国批驳得体无完肤。调查报告表明,在利润诱人的石油换食品计划过程中,联合国体制内外贪污受贿、收取回扣、走私石油等腐败现象无所不在。

  金钱与公正的博弈

  一个组织的运转需要经费,对于联合国这样一个“超级组织”来说,其正常运转所需经费的数目是巨大的。据悉,联合国每年的预算经费约为20亿美元,美国应缴纳的会费占其中的22%,是所有联合国成员国中缴纳经费额度最多的国家。仅次于美国的是日本,该国应缴经费占经费总额的19%。

  然而,别人不是白给钱的,为了让寻求实现自身利益的方式和途径披上“合法的外衣”,联合国的“供费大户”们秉承“拿人钱财替人消灾”的江湖规则,时时以经费作为砝码,通过“威胁+利诱”的手段,逼迫联合国以它们的意志行事。近来,一些国家将“以费换惠”的把戏演绎得越发直白,其气焰也更加嚣张。

  日本外相町村信孝今年7月27日对联合国说,如果日本争常的努力以失败而告终的话,日本政府将面临着国民要求减少支付联合国经费的压力。町村信孝称,他最近在日本参加会议时,有人提出如果日本争常失败,东京应该减少其支付的联合国经费。他说,如果日本果真不能成为常任理事国,那么持有这种想法的人数将大幅度增加。其实,国民要求是假,威胁施压是真。日本的意思就是说,如果你联合国不答应让我入常,我就不“养活”你。

  同时,美国国会众议院连日来也频频向联合国发难。先是在今年6月14日通过议案,决定将明年美国应向联合国支付的会费减少2200万美元,3天后又通过了关于联合国如不按美国要求改革,美国则要将其应缴纳的联合国会费减半的议案。此项威胁议案由美国众议院国际关系委员会主席海德提出。

  更令人觉得其不知廉耻的是,海德在提出议案尚待表决之前扬言,“只有对联合国发出这种威胁,才能迫使联合国进行美国所需要的改革。”海德议案要求联合国进行39项改革,并明确表示如果美国无法证实联合国在2007年9月前已进行了其中32项改革,或联合国未能在2008年之前进行所有39项改革,那美国就将把应缴纳的会费减少一半。

  改革是一支强心剂

  随着战后世界的发展,联合国也面临着为实现其宗旨,改善其机制的问题。自1969年第24届联大将修改联合国宪章重新列入联大议程以来,只是在扩大安理会和经社理事会成员国问题上,进行了修改,而对全面贯彻联合国宗旨和原则,所面临的突出问题,则没有建树。

  作为此次大会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联合国的改革自然成为世人瞩目的焦点。据联合国发布的官方消息,此次大会所讨论的改革议题主要有以下4个方面:机构的改革、遏制贫困政策的改革、新形势下维持安全事务方式的改革,以及为确保人权、民主与法制所作的改革。

  据悉,在机构改革方面,联合国将创建两个行政一级的决策委员会,即管理委员会和政策委员会,以便精简最高管理决策。同时,还要创建一个加强举报保护和提高道德标准的道德办公室,一个系统评估高级管理人员考绩的管理考绩委员会,以及一个确保管理人员执行联合国监督机构建议的联合国秘书处监督委员会。另外,联合国采购制度也将依照最佳做法得到加强,以避免伊拉克石油换粮食方案出现的若干缺陷。

  除此之外,其他一些改革措施目前正在等待会员国的核准,其中包括:创建新的建设和平委员会,以便给摆脱冲突的国家提供援助;成立人权理事会,取代丧失信誉的人权委员会;审查联合国内部监督事务厅业务,以期提高其独立性及其效率;精简联合国大会和经济社会理事会审议工作,使之更直接切合全球动态等。

  联合国2005年1月报告显示,许多最贫穷国家由于国内市场疲软、发展水平低下、内部纷争时起、流行病不断、地理位置与世隔绝及没有在出口或外来投资方面积聚足够势头等诸多因素无法摆脱贫困。如果不采取更多行动并进行重点干预,联合国原计划在2015年底以前把赤贫人数减少一半的首要目标就无法实现。

  此次峰会期间,各国领导人就在贸易、援助和债务、卫生与教育、就业等问题上对贫困国家的援助展开讨论,以确立联合国在这一领域的改革措施。其中,有人提议“用明天的钱来治理今天的贫困”。例如国际金融基金,该基金将通过借用今后承诺款项,先行支付发展援助资金,以便以必要比例提供援助,到2015年底以前实现千年发展目标。

  除此之外,有关方面还建议,今后在进行援助时,联合国应考虑到具有特殊需要的国家,包括最不发达国家、内陆发展中国家和小岛屿发展中国家。

  大会前景不容乐观

  安南称:“如果我失败了,我不知道机会何时再来。”对于处在联合国改革激流中心位置的安南来说,此次首脑会议,无疑提供给他一个千载难逢的实行真正变革的机会。然而,从当前的形势来看,各国只关注自身的问题。直至目前,一系列至关重要的问题还在紧张地讨论和磋商之中,而安南期所期望的,让联合国完全踏上他所梦想的改革之路机会渺茫。安南那本已精简至39页的联合国改革计划书仍旧只是浮于纸上,普遍预测此次仅能达成小幅度的改革。

  改革是为了更加合理与公正,公证对于联合国这个充满疵瑕却庞大重要的机构来说,是其生命力的源泉,也是它今后在全球范围内更好地履行其职责的保证。然而,不管结果如何,联合国这个承载着人类和平与发展梦想的机构都将继续存在下去,艰难而缓慢地跟随着时代的步伐,因为这个多样而纷扰的世界需要一个规避战争,互动互通的“世界政府”。

  联合国大事记

  1945年4月25日50个国家的代表在旧金山举行联合国家国际组织会议,起草并通过了111条宪章。

  1946年1月10日联合国大会第一届会议在伦敦威斯敏斯特中心大会厅举行,51国代表参加。这也是联合国的成立大会。

  1946年1月24日大会通过第一号决议,其主要内容是:和平利用原子能以及消除原子武器和其他大规模毁灭性武器。

  1948年6月第一个联合国观察团在巴勒斯坦设立,即联合国停战监督组织。

  1948年12月10日联合国大会通过《世界人权宣言》。

  1949年10月24日联合国总部在纽约市现址奠基。

  1956年11月1日联合国大会召开第一届紧急特别会议,讨论苏伊士运河危机问题。会议决定设立第一支联合国维持和平部队。

  1971年10月25日第26届联大以压倒多数票通过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和立即把台湾当局代表逐出联合国的提案。

  1990年11月30日安理会通过678号决议,规定1991年1月15日为伊拉克从科威特撤军的最后期限,被伊拒绝后于1991年1月,海湾战争爆发。

  1996年9月10日联大通过《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这是核裁军和不扩散工作的一个历史性转折点。

  1996年12月17日联大任命来自加纳的科菲·安南为联合国第七任秘书长。这是联合国51年的历史上第一次由黑人出任最高职务。

  1998年12月美英未经安理会授权,对伊拉克发动了“沙漠之狐”行动,这是冷战结束后美英第一次甩开联合国单独行动。

  1999年3月以美国为首的北约绕开联合国,以制止“人道主义灾难”为由,对南斯拉夫发动空袭,打响了科索沃战争。

  2000年9月6日至8日千年首脑会议在联合国总部举行,189个成员国的首脑出席了会议。会议通过《联合国千年宣言》,承诺在2015年之前将全球的贫困水平降低一半。

  2003年3月20日美国在没有得到联合国授权的情况下发动了伊拉克战争。

  2005年3月21日联合国秘书长安南正式向第59届联大提交了题为《大自由:为人人共享发展、安全和人权而奋斗》的联合国改革报告。

  《国际金融报》 (2005年09月16日 第十五版)

  作者:本报实习生 崔笑愚


爱问(iAsk.com)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