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向明凯 谭茜琛 通讯员 余锦境 曾伟 韩英
法院是司法公正的最后一道防线,当事人既然相信法院,那么就应该还当事人一个公平,法官执法的天平不能有任何倾斜!
法院的形象是靠我们法官和法院工作人员树立起来的,如果我们不自爱自重,不坚
持廉洁和公正而接受当事人的吃请,势必自己损害自己的形象,当事人也会看不起法院和法官!
【人物名片】
广州市花都区人民法院民事审判庭第三庭副庭长,现年34岁,法律本科文化。她于1992年8月毕业分配到花都区人民法院工作至今,历任经济审判庭书记员、助理审判员、审判员、审判长等职。2002年10月通过竞争上岗被任命为民三庭副庭长。
自1998年12月担任法官以来,至今已审结案件1121宗,其中仅有65宗案件的当事人提起上诉,上诉率5.8%,上诉案件中仅有1件因当事人在二审过程中提交了新证据而被改判(按规定不属于错案),迄今无一错案,没有一件案件超审限。
2000年被花都区人民法院评为先进工作者;2001年被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荣记个人三等功;2002年被花都区人民法院评为办案标兵,同年被花都区人民政府授予花都区人民满意政法干警称号;2003年被花都区人民法院评为办案能手;2004年被花都区人民法院评为调解能手。
“我会公正处理的,你没有什么可威胁我的!”一宗皮具城案件审理中,当事人自报家名,电话恐吓了7次,但她却依然果敢回应。“丈夫主动搞卫生,几乎把家务都揽了起来”。作为人妻,她心存内疚。
刚柔之间,一切都因为她的特殊身份———法官。而“女法官”这个头衔,似乎让“理”离她更近,令“情”离她更远了。在丈夫眼中,她也许不是体贴的好妻子;但在同事心里,她绝对是位出色的女法官。她,就是花都区人民法院民三庭副庭长———曾洁明。
下午5点多,当记者走进曾洁明的办公室时,她抱着一叠资料从审判庭回来,把材料放到办公桌上后,采访就开始了。
“被自己感动”
人心都是肉做的,铁面女法官也有她的恻隐之心。
曾洁明说,在一些案件中,如果单从道义上来讲,应该是被告有理;但由于很多当事人不懂法,没有注意收集证据或丢掉了很多对自己有利的证据,甚至因一时冲动而做出违法的事情,虽值得同情,却又不得不依法处理。遇到这种情况,为了充分保护当事人的利益,体现法律的公正,曾洁明都是尽力调解案件。曾洁明说:“每当此时,我自己都被自己感动!”她还表示,有些案件她白天审完后,晚上回到家想起当事人不懂保护自己的权利都感到很难受。
她2003年审理的一宗原告何建强诉被告许某某、某机械施工有限公司建设工程合同纠纷案件,被告在原告起诉前曾绑架了原告,双方的刑事案件还在审理中,被告被关在花都区看守所,双方的矛盾已白热化,被告声称恨不得杀了原告。该案件涉及的是广州某重点工程的建设,案情错综复杂,如简单地一判之了,当事人都会面临两败俱伤的结果,最好的处理方式就是对案件进行调解。
但案件调解难度很大,被告不肯对案件进行调解,其坚持不支付工程款给原告。但令曾洁明没有想到的是,被告的律师却坚持调解,他对曾洁明说:“我打听过你这位法官,据我们事务所的其他代理过你所审理的案件的律师说,你是一位业务能力强,而且公正无私的法官。我理解你调解这案件是为了当事人好。我相信你能公正的调解这一案件,我会做通我方当事人的工作。”
正是基于当事人对法官的信任,曾洁明多次对双方进行分开调解,多次到看守所对被告进行说服教育工作,让其清楚判决与调解的利弊,双方的调解意见更改了很多次,但曾洁明仍不气馁,从法律的角度对双方进行说理,双方最终达成了一致的调解意见。被告律师很由衷的对曾洁明同志说:“谢谢你,当事人能遇上你这么一位品德高尚的法官,是当事人的福气”!
怎一个“累”字了得
平日里办案最深的体会就是“累”,特别是在房产庭。曾洁明从1992年到2002年一直在“经济庭”工作,对经济审判较熟。从2002年开始,转入“房产庭”,可以说是“零”的起点,压力非常大,有时候甚至连休息的时间都没有。“想起来都怕!”经常是早上起来脑子里闪出关于案件的相关法律,一旦有头绪,就开始工作。对她来说,睡午觉有时也成了一种奢望。丈夫经常表示,她对工作的这种执著和忘我,旁人很难理解!“这种付出没人能懂……”说到这里,曾洁明低下了眼帘,眼里闪过一丝无奈。
曾洁明一有时间就看案例,看立案法理,经常设身处地来考虑问题。按她自己的话说,“要先过我这一关,站在当事人的角度看问题,这条法理能说服自己,才有可能说服当事人。”她一再表示,做一名合格的法官,运用的法理法律要清晰,要坚持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
每年都会有一些大学生到曾洁明所在庭实习。这些新人很快就发现一个怪现象,庭里最年轻的女法官曾洁明,皮肤很好,眼睛明亮动人,却时常见到明显的黑眼圈。他们也许不能理解,当一名好法官真的需要付出旁人没法想象的辛劳。
由于熬夜多,睡眠少,有一天早上上班后,曾洁明突然觉得头很晕,几乎摔倒,于是向领导请了假,跟匆匆赶来的丈夫到医院检查。经医生诊断,是严重睡眠不足。病情一直持续了一个星期,她的婆婆看到她这个样子,都心疼得哭了好几次,每天都炖汤给她喝,希望能把身体调理好。
其间庭室领导要来医院探望她,她只是轻描淡写地说:“不用来了,没什么事,我马上就能上班了”,其实她是担心庭室领导知道她的身体状况后故意照顾,减少她的工作。几天后,曾洁明觉得头不是很晕了,不顾身体还没完全恢复,又马上赶回去上班。事后好几个月,领导才知道她过后还带病工作了好些天。
特殊的解压方式
“做法官有时也很委屈,没人倾诉,有些正当权益没办法维护。老百姓有不满可以投诉法官,但法官受到委屈只能自己默默忍受。”
曾洁明表示,随着公民法律意识的增强,她审理的案件也一年比一年多。1993、1994年的时候,平均每一年法庭接手的案子不到100件,现在光房产庭一年就要审理案子600多件。2003年,曾洁明一人就审理了237件案子,承担了房产庭一年1/3的工作量。
当压力特别大时,曾洁明就会选择出去旅游。在工作缠身无法外游时,曾洁明还有一特殊的解压方式,就是一边放爵士乐或理查德的钢琴曲一边慢慢做饭,一做就是2个小时,等吃完饭后,烦闷的心情就消失了。
审理离婚案件的启示
因清案需要,曾洁明所在的民三庭曾帮民一庭审判了两个月的离婚案件。但她万万没想到,接手的第一个案子,就让她遇到从来没有过的尴尬。原因是,当夫妻对簿公堂时,时常大爆夫妻间的隐私,很多时候,曾洁明听着听着都会脸红。有些当事人在案件审理完后会给她打电话,“曾法官,不好意思,您还没结婚吧,实在不好意思……”这让曾洁明哭笑不得。她深有感触地说:“民一庭的法官不容易,没结婚的更是不容易。”
这2个月中,民三庭共审理了130多件离婚案子,曾洁明一人就审理了80多件。“为什么有这么多人离婚?怎么现在的人都没有感情基础的?”曾洁明时常感叹。当记者问到当审理过这么多离婚案件后,会不会对自己的婚姻产生动摇,曾洁明大方地表示,完全没有,反而对婚姻理解得更透,更能体谅丈夫。而且懂得了,夫妻之间最重要的是宽容。
相互扶持夫妻情深
这些年来,由于工作过于繁忙,曾洁明的生孩子计划几度成泡影。当问及丈夫及家人有没有在这方面抱怨过她时,曾洁明表示,丈夫很喜欢小孩,就孩子的问题夫妻俩还闹过矛盾,但最终丈夫还是理解了她。丈夫和家人都非常支持她的工作,要做到这一点非常不容易,曾洁明心里非常感动。
曾洁明的丈夫在建筑行业工作,担任企业管理工作,平时也非常忙,经常出差。如果夫妻俩一起忙起来的话,甚至连面都难碰着。但他们感情非常好,在工作的间隙就通过手机来传达对彼此的思念。曾洁明幸福地说,一般都是她滔滔不绝地向丈夫诉苦,而丈夫也都能耐心的安慰她。
曾洁明也经常感到内疚,“连给老公烫衣服的时间都没有。”既是女强人,也是小女人。结婚后虽然几乎没有时间在家做饭,但家里人对曾洁明的一致评价竟是:有做饭的天赋,最拿手的是蒸鱼。
(紫/编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