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宋庄画廊乱象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20日 13:25 北京商报

  

  “当代艺术发展史就是画廊发展史”,许多发达国家艺术品市场发展的基础就是画廊,它们对艺术家的茁壮出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北京是全国文化艺术的中心,在这个大都市远郊有个名叫宋庄的地方,就是在这么一个脱离世俗的环境下,逐渐培育出许多有名的艺术家。随着宋庄名气越来越大,这里的画廊也越来越多,原本以为很有氛围的地方却没有使这些艺术家更进一步走入市场。在凡尘中,宋庄没有得到世俗的繁华,反而沾染上了世俗的乱象。

  “画家和收藏家一旦有了接触之后,就直接和画家交易了,有人说我办画展实际上培养了自己的敌人。”

  乱象之一:

  画廊难有合理生存空间

  “艺群女屋”是一个别致的名字,这个画廊的主人天青女士给人的第一感觉是高贵而典雅,与众不同的感觉。天青女士毕业于天津美院,她告诉记者:“艺群女屋是在3月8日开业的,因为我本人是从事艺术工作的,很想为大家搭建一个平台进行学术交流。但事不如愿,现在画廊没有收藏家光顾,画廊占地将近100平方米,房租、物业等都加上,一个月大概花费近2000元。”几个月下来,画一幅也没有销售,现在艺群女屋的经营状况是入不敷出。

  据天青女士介绍,她办了一些画展,为一些女画家出了画册。“包括出画册,这样一次展览下来花费得有几万元,但是画家和收藏家一旦有了接触之后,就直接和画家交易了,有人说我办画展实际上培养了自己的敌人。”天青女士苦笑。

  画廊对于画家的茁壮出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正常的画廊运作是为画家准备一套档案,记录画家参展和获奖情况,对艺术家的发展方向给出建议,为艺术家培养固定收藏家。然而,画家和收藏家绕过画廊直接交易,造成恶性循环,这使画廊生计都难以维持,培养艺术家更是无从谈起。

  甚至有人夸张地说:“宋庄有几个画家,就有几个经纪人,或者说就有几个画廊。”画家自产自销在宋庄占绝大多数,这是一种小农经济的运作方式,不利于产业化运作艺术品。

  令人啼笑皆非的是,即便是有的人想让画廊做代理,也很难实现。有位海外归来的著名画家来到宋庄,和几个画廊接洽,挑中了合适的画廊来经营他的画,结果因为他的知名度比较高,一些收藏家不找画廊,直接来到画家工作室买画,画家应接不暇,就让他的助理来负责和收藏家的买卖事宜,不再让画廊来代理了。这位名家的助手本来是跟他学画画的,现在却成了经纪人的角色,而画廊却与名家失之交臂,无缘经营名家。

  其实画家、画廊、拍卖公司、收藏家、一般消费者、批评家这个当代艺术品市场的产业链条中,最有钱的应该是画廊,而不是艺术家,但是在宋庄,乃至全国,最有钱的却是画家,这并不是一个良性的产业发展方式。

  在国外,画廊和画家之间完全是按照合同办事,而且画廊有良好的诚信机制,不需要政府做特别的监管,多年在美国的画家赵准旺告诉记者,在国外大家都很尊重合同,没有哪个画家私自与收藏家交易。

  画廊与画家之间的诚信问题,需要有权威的评估机构。可以成立行业协会来进行约束。“现在北京的画廊协会正在筹建,已经有30多家画廊作为会员。”世纪翰墨画廊的老板林松表示,必须有专业团体来对艺术品市场进行引导,画廊可以配合政府相关政策,两者在沟通很好的基础上,实现双赢。中国的文化是有力量的,现在有不少国外收藏家对国内的波普艺术感兴趣,原因是对中国艺术了解不够,政府可以多组织大型的对外交流活动,由协会带头,把中国艺术品带往海外展示。

 刘亚力/文 暴帆/摄  

 [1] [2] [3] [下一页]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