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煤矿政策之殇:小矿主们盼望政策能有连续性(2)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7月07日 15:22 中国新闻网
“六证齐全”就安全了? 6月13日,山西孝义市安信煤业有限公司井底发生炸药爆炸事故,43人被困井下,而5月18日复产时,该矿“六证齐全”。细数近几年来发生矿难的煤矿,绝大多数是六证齐全。“什么六证齐全,是五毒俱全!”国家安监总局原局长李毅中曾如此愤慨地表示。 六证齐全的初衷,是为煤矿安全加上多重保险,但面对产产停停的煤矿生产现状,实际上难以落实。 复产是权宜之计,而多年来出台的哪一项政策又是保证煤炭行业发展长治久安的? 10年整顿 多年来对小煤矿政策的反复,已使得这些民企“出头鸟”草木皆兵 小煤矿复产艰难,集中反映了整个煤矿产业的问题。煤炭产业政策对小煤矿并不稳定,使得后者长期在发展与整顿间徘徊。多年来,一直是政府之手决定小煤矿这只风筝的去或留。 经历了多轮政策往复的金红对此已经没有太多感觉。西沟煤矿1991年正式投产,在国家的关停政策下,迈过年产3万吨、6万吨、9万吨、15万吨等多道生死坎,目前年产15万吨,但该矿邻近的西开府等数座煤矿,已在多次整改中陆续关闭。根据山西省政策,从现在到2010年,将逐步关闭年产15万吨的小煤矿,西沟煤矿的命运不难预计。 整顿小煤矿的政策始于1998年11月。更早前,煤炭市场供不应求,国有煤矿难以满足,于是国家放宽办矿政策,大力发展乡镇煤矿。如“六五”(1981年至1985年)计划中写有:中国应抓紧煤矿矿井的技术改造和中小矿井的建设,挖掘潜力。 到1998年,乡镇煤矿最多时曾达8万多个,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43%左右,同时,煤炭库存多达2亿吨,煤价持续下跌,国有煤矿严重亏损,煤矿安全事故频发,资源和生态遭到严重破坏。 于是,国家政策紧急掉头。从1998年至2001年,全国累计关闭各类小煤矿5.8万座,占总数的73%。连续3年将原煤产量控制在10亿吨左右。取得初步战果后,2001年6月,国务院办公厅又专门下发紧急通知,要求对国有煤矿矿办小井、国有煤矿矿区范围内的小煤矿、不具备基本安全生产条件的小煤矿、“四证”不全以及生产高硫高灰煤炭的小煤矿采取一律关闭的措施,对所有乡镇煤矿一律停产整顿。 2005年国家计划关闭小煤矿8000座,2006年和2007年的数字分别为2652座和2209座。为完成目标,每个产煤县都要上报关闭名额,最终由市里下达关闭指标。“政策突然一刀切下来,我们就上了‘黑名单’。”一位矿老板说。 山西小矿井的最高数量曾一度超过9000个。1998年以来,山西省共有5020个非法、布局不合理的小煤矿被取缔。 西沟等煤矿在1998年刚刚通过井下技术改造实现了年产6万吨的目标,就不得不开始向年产9万吨的生产能力努力。“每次产能迈上一级,仅更新设备就要几百万,更别提办证跑手续等相关花费了。”金红说。 但计划没有变化快,根据山西省煤炭工业的发展规划,山西省各产煤市下达了2005年矿井总数要比2004年压减30%的部署——全省乡镇煤矿数量将控制在3000个以下,并逐步淘汰年产量9万吨以下的矿井。 2005年前后,山西省推行了产煤方法改革。西沟煤矿在2005年再一次进行了技术改造,实现了年产15万吨的核定生产能力。2005年底,煤炭的社会库存达到了1.4亿吨,为几年来新高,发改委2006年初对小煤矿再发“追杀令”。部分小煤矿在2006年、2007年两年里的生产时间仅为四五个月,产产停停,成本的收回遥遥无期。 “能活到今天,哪家的投入也不会少于一个亿。”太林乡一位孙姓副乡长对《中国新闻周刊》记者说。他认为,经过国家和地方政府10年的整顿,一些小煤矿已经成为不逊于地方国有煤矿的财政支柱,且管理和安全水平精进,已经摆脱原有意义上的“黑口子”,合法经营、规范生产的中小煤矿理应受到国家法律的保护。 蒲县产煤大户——民企宏源煤业集团公司自2002年以来先后收购兼并和整合11家煤矿,已经建成了年产40万吨、60万吨、120万吨三条选煤生产线,然而,多年来对小煤矿政策的反复,已使得这些民企“出头鸟”草木皆兵。 6月初,下属部分煤矿已经复产的宏源煤业对记者的询问十分敏感。“在民营煤矿还不具有话语权的今天,说什么都是没有意义的。”宏源煤业集团公司的总经理马长江对《中国新闻周刊》记者说。在今年4月临汾市全面推行煤炭体制改革之后,该集团公司也面临着被托管的命运。 [上一页]
【 新浪财经吧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