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第一个在大陆投资建厂的“香港资本家(2)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7月21日 01:14 中国经济周刊 就这样,1978年5月中旬,曹老回到香港,用了一个星期的时间,亲自动笔草拟了一份建议书,托人送到北京面交陈诚忠。在建议书中,曹光彪先生提出:在接近香港或澳门的地方投资开办一间现代化毛纺厂,由内地负责提供土地,曹光彪名下的企业香港永新公司负责提供机器设备、厂房图纸、建筑材料和人员培训,工厂建成后专门为永新公司进行羊仔毛、兔毛的加工生产,原料由永新公司进口,产品亦全部由永新公司外销,合作期为五年,机器设备费用以加工费作为补偿。 建议书送出后,不到三个月时间,曹光彪先生就接到通知,请他到澳门去出席毛纺厂协议书的签订仪式。 1978年8月31日,协议书签订仪式在澳门南光贸易公司举行,甲方为中国纺织品进出口总公司广东省分公司,乙方为香港永新企业有限公司,见证人为南光贸易公司。工厂选址在当时的珠海县,命名为香洲毛纺厂。 建厂消息轰动香港 “曹光彪在大陆建厂”的消息传出后,在当时的香港社会引起了极大的轰动,各大报章纷纷要求采访报导。1978年9月,香港大公报、文汇报、星岛日报等在采访曹先生后用显著篇幅报导了有关新闻,其中,大公报的标题是:“永新企业内地设厂,曹光彪畅谈互惠互利计划”;文汇报是“永新公司珠海设厂,生产高级针织毛纱”;星岛日报更在标题中称“中共可获外汇年达三百多万,加工纺毛纱更可吸收经验”…… 香洲毛纺厂签约之日,十一届三中全会尚未召开。当然,那时候“合资企业”、“三来一补”等概念更尚未出现在改革开放的日程之内。 1979年11月7日,香洲毛纺厂正式落成、隆重开幕。为了扩大影响、吸引更多中外人士前往内地投资,曹先生广发请柬,邀请了逾百位中外工商界知名人士、外国驻港领事以及中外记者前往珠海出席开幕仪式。 但是,请柬发出之后,问题来了,当时内地经过“文革”冲击,尚未恢复办理外国人士的签证手续,香洲毛纺厂的外宾又如何可以出入境?事态紧急之下,曹光彪先生派遣长女曹其真(注:今澳门特区立法会主席)前往广州求见杨尚昆,当面陈情,杨尚昆听后,认为香洲毛纺厂是改革开放的创举,必须给予支持,于是同意作出“破格”之举,外宾只需在入境时交出护照、出境时发还,即可到珠海参加开幕礼。这也是香洲毛纺厂的又一“创举”! 香港上空升起“中国飞龙” 1997年,香港结束一个半世纪的殖民统治,重返祖国怀抱。在这个伟大的历史转折中,曹光彪先生再次以“能人所不能”的眼光、头脑和魄力,联合其他几位香港企业家于1985年创办了港龙航空公司,让香港的蓝天上首次飞起了一条中国人的“巨龙”。 港龙创办之初,困难和阻力也是数不胜数。港英殖民政府一知道曹光彪先生开办港龙航空,立即推出“一航线、一公司”的政策和立法,保护英资国泰航空公司的既得利益,意图把当时还很弱小的港龙扼杀在摇篮中。 但曹先生不为所动,坚持艰苦经营,逐步打开局面,终于,从只有一架飞机、一条马来西亚阿庇航线开始,到后来发展成拥有中国内地和亚、欧、美三十多条航线和具规模机队的大型航空公司。 2006年9月,港龙航空成为国泰航空的全资附属公司。两间公司的融合,为乘客提供了覆盖全球一百多个主要城市的飞行网络,为乘客带来更大利益,同时也进一步巩固了香港作为国际航空枢纽的地位。 
					【 新浪财经吧 】
			 
 不支持Flash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