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奥运会因其影响巨大,历来被各种国际势力当作展现其政治诉求的舞台,奥运历史上曾不止一次出现恐怖袭击事件。1972年慕尼黑奥运会,曾发生巴勒斯坦恐怖分子持枪袭击运动员村,劫持、杀害运动员的悲剧;198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也曾发生恶性爆炸事件。即将到来的北京奥运会是检验我国应对各种风险处理能力,特别是安全保障能力的综合大考。
2007年3月,北京“应急办”开始了奥运期间风险源调查工作,对包括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社会安全四大类、41个专项突发事件,以及天安门地区、机场、铁路、重点商业场所、大型活动场所、重要旅游区域等重点地区和场所进行风险评估。评估工作于2007年8月初步完成,随后各有关单位对全部风险源进行梳理,按“极高、高、中、低”四个等级对风险源进行分类,进行各项隐患的整改治理,并从今年开始展开各项应急演练。
中国观众肯定还记忆犹新,《反恐24小时》第二季里杰克如何与安装核弹的恐怖分子较量周旋。据美国《华盛顿时报》消息,一支由杰克这样美国反恐专家组成的“核应急支援小组”已在奥运前来到中国。布什政府向中国派出此专家小组,帮助预防恐怖分子在常规炸弹中混入放射性物质的“脏弹”。该报道称,美国政府此举“非同寻常”,因为该小组配备的装备和技术堪称“绝密”,通常只部署在美国境内,甚至连美国最亲密的盟国也没有获得该小组支援的先例。
国际合作方面,北京警方还与法国、英国、澳大利亚、以色列等多国反恐专家进行交流。奥运安保指挥中心国际警务联络部副部长寇波还透露,他们与80个国家的100多名警务联络官建立了联系,可以根据对方提供的情报、提出的需求,随时修订调整奥运安保方案。在奥运会比赛期间,中国还将与国际刑警组织合作。
8月的北京烈日炎炎,属于食源性肠道疾病高发的季节,如何保证各国运动员和游客能安全地享受中国美食?保卫奥运食品安全这场没有硝烟只有油烟的战斗也已全面打响。
7月初,距北京奥运还有最后一个月,奥运食品安全保障前沿指挥中心正式启用。中心设有800兆集群应急通讯指挥系统、GPS卫星定位系统等,并与奥运安保视频监控系统联接,集成了奥运食品安全监控系统、奥运食品安全追溯系统等信息。中心通过对奥运食品安全信息的收集、汇总和整理分析,发布食品安全风险预警,针对突发事件进行应急调度处理。
除了应急处理系统,北京市也已形成了日趋完善的食品安全监控体系。据了解,截至去年11月底,北京市已100%将农产品批发市场纳入质量安全监测范围。北京市食品安全办公室新闻发言人唐云华日前表示,北京奥运的食品安全是超国际标准的,各国运动员可放心食用。
6月11日-13日,“长城5号”反恐怖演习吹响了奥运安保的集结号,公安、武警、解放军、消防、卫生、气象、环保、交通都已各就各位,整装待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