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着奥运会的临近,奥运品牌的营销大战也取得了阶段性战绩。无论是世界商业巨头,还是第一次牵手奥运的中国本土品牌,在奥运营销的“赛道”上,终点只有一个:如何最大程度地利用奥运商机为企业带来持久的品牌提升和长远利益。在通往终点的路上,各家奥运企业都使出了浑身解数。其中,伊利集团的“公益奥运”独树一帜,屡获嘉奖,成为高手云集的奥运营销跑道上的一匹“黑马”。
在胜三和CSM联合制作的最新一轮奥运传播效果评测中:伊利以64%的高认知率名列奥运赞助商认知率第二名,以绝对优势领跑本土奥运品牌。而在7月5日举行的第六届“中国杰出营销奖”评选中,伊利更战胜了可口可乐、阿迪达斯等国际品牌,一举夺得了2007-2008年度“最佳奥运营销奖”,实现了奥运营销大战中民族品牌对国际名企的首次超越。
2005年11月16日,伊利正式成为北京2008年唯一一家符合奥运标准、为奥运会提供乳制品的企业。作为第一个成为北京2008奥运会正式赞助商的中国食品企业,伊利集团迅速成为奥运赞助商中的一个焦点。在喧嚣热闹的奥运企业大军中,伊利集团却选择了一条踏实却略显低调的“公益奥运”之路。没有铺张的宣传,没有炒作的噱头,却通过一系列主题鲜活、形式新颖的活动赢得了人气,在传递奥运精神的同时,将奥运精神成功地转化为社会的健康与和谐,长久伴随人们的生活。
以“阳光社区公益梦想”行动为例,2008北京奥运会,每夺得一枚金牌,伊利就将注入20万元,用于支持社区公益梦想的实现。该项行动首度扩容中国社区概念,打通互联网线上线下,无论是传统的住宅小区,还是网络的虚拟社区,只要是有共同追求或意愿的群体,都可以跟同伴一起,说出旨在社会公益与社区和谐的想法,就有可能获得评委青睐,在奥运会期间中国军团夺得金牌的同时,获得伊利提供的全面支持,实现社区梦想。人在奥运年,伊利为普通民众在奥运时期的生活品质升级提供了难得的机会,让缘于奥运精神而留存的公益火种倡导生活之美,使中国体育的进步与中国社会的和谐同行。
在举国欢庆奥运来临之际,焦点房地产网“好摄之徒”社区特别发动了一场爱国主题摄影大赛,用镜头去捕捉每一个令人感动的瞬间,将属于2008年的感动和喜悦永远记录下来,在“伊利阳光社区公益梦想”的资助下,大赛获胜者,伊利帮助他们以个人名义为西北长期缺水的母亲们捐建10口“母亲水窖”,让公益的火种永远传递下去。
海淀区学院路社区涵盖了奥运大厦、及8个高校奥运场馆在内的学院路社区,有着独特的社区风貌。在“伊利阳光社区公益梦想”的支持下。街道办举办了一系列的知识宣讲会,为居民们讲解了城市文化、礼仪知识、人文奥运等内容,让大家在开阔眼界的同时,向我们心中的奥运梦又迈近了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