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企业家看奥运:我的声音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9月05日 18:22  《中关村》

  编者按:

  当北京奥运圣火点燃的那一刻,中国的百年梦想已不再是梦想,我们看到一个强大的中国以积极自信的雄姿屹立在世界的舞台,中国的发展离不中国每一位企业家的奋斗,离不开每一位企业家的付出和拼搏。俗话说:“商场如战场”,在这场如火如荼的奥运战场中,商场的企业家们作何感想?来听听他们的声音。

  另一个角度看金牌

  袁 岳(北京)

  北京奥运会进行得如火如荼,中国队在金牌榜上名列前茅,这真是一件让身为中国人的我们很自豪的事情。这些金牌得主光荣表面的背后其实有多少汗水和压力啊。很多体育运动的专业训练成为运动员一身伤痛的由来,这些伤痛甚至会伴随他们一生。在这里我和全国人民一样,对得到或者没有得到奖牌的运动员怀着深深的敬意。

  美国队与我们的金牌数咬得很紧,而且在赛前很多国际媒体就在谈论这次北京奥运会是不是中国勇夺第一的机会。在这次奥运会上,印度射击队员从我们中国射击队员的失手中获得了他们历史上的第一块金牌。印度举国欢腾,不过在中国这样的夺金大国的人民看来,这一块金牌实在也算不了什么。但是无论美国或者印度得到金牌,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他们的运动员实际上是业余运动员。就像郎平告诉我们的那样:美国女排水平发挥不稳定是因为她们是业余队员,打球是基于个人爱好,她们要么是学生要么有职业,球也只是一个业余运动,到了正经参加赛事的时候来集中训练一下。当然也不是说其他国家的运动员就完全没有职业化的,比如美国的NBA球员几乎就是全职化的。但是国家运动队伍的基干是业余队员,这却是世界上绝大部分国家的惯例。

  如果完全是基于业余运动队员,那么我们想这就意味着我们的运动管理部门需要完全变一套模式去管理运动了,而且要把群众体育运动而不是专业运动管理放在首位。想想,如何启发广大青少年对于更多运动项目的兴趣、推动更多民间运动组织的发育发展、在广泛的群众运动的基础上选拔代表地区或者国家参赛的队员,那么这一套活差不多让我们很多惯于封闭管理的运动队和应试式参赛为能事的体育运动官员抓瞎了

  如果我们真的也完全是基于业余运动队员的基础,不管是不是在北京举办奥运会,那么我们可能拿到多少块金牌或者其他奖牌呢?我们会比印度更差还是说我们会发挥得比美国更好呢?或者我们倒过来说,要拿到现在这么多的金牌,而又必须是基于业余运动管理机制,那么我们的体育管理体制改革又要做哪些事情呢?世界上原来与我们相近体制的还有苏联,但今天的俄罗斯的运动体制已经业余化了,至少他们还比印度强,与我们有类似体制的还有古巴与北朝鲜等,我们也知道其实他们的运动表现并不是他们常规的民众运动水平的反应,因此我们以此类推,即使我们拿了金牌第一,其实这个第一的光荣与美国人能拿到第一的光荣是两种不同的光荣。当然有光荣比没光荣强,同时我们也要想想是不是有可能得到另一种光荣,假定我们真的对民众运动机制有信心而不只是对国家管理机制有信心的话。

  (作者系零点研究咨询集团董事长)

  刘翔退赛考量赞助商的营销广告能力

  袁 清(北京)

  刘翔退赛确实令很多人错愕,刘翔作为中国竞技体育的偶像,承载了很多体育之外的精神内涵,但是奥林匹克所倡导和尊重的是每个运动员的健康和人性,因此刘翔选择退赛可以说是合情、合理地主导着自己的行为,是基于奥运精神“更高、更快、更强”,更加人性前提的诠释。

  职业本能使我从刘翔退赛的那一刻起又关乎起“刘翔退赛赞助商的营销广告能力”。众所周知,07年以来,刘翔代言的企业包括安利纽崔莱、维萨(visa)、伊利、耐克、交通银行、联想、中国邮政、元太、奥康、杉杉、双钱、升达、白沙、中国平安等等。就经济学家估算刘翔的商业价值有10亿之多。相信这些赞助商们,尤其是以中国移动、维萨等奥运会的赞助商更是铆足了劲,借奥运会契机和刘翔代言效应,为品牌增值。

  广告是沟通公众以期达到共鸣的学科

  殊不知,广告是广告主满足形象宣传,为客户创造价值,为社会创造财富,建立的一种通畅的沟通渠道,并以期达到与受众心理共鸣的学科。想必大部分广告赞助商在这方面要比我们理解的更透彻。

  往日,有刘翔出现的平面广告、电视广告等都是通过刘翔个人的形象以期传输广告商的形象价值。传播其品牌的背后是“刘翔奥运英雄”。而 “刘翔退赛”事件后,“刘翔为什么退赛”、“伤势情况怎样”、“各界如何评论退赛”等等是否成了公众热议的焦点。笔者从当日下午注视的网络媒体,到晚上的电视媒体里,所看到的是“刘翔退赛”所有赞助商“应急广告”的集体失语。笔者竭力反对这个时候广告赞助商一定要停播刘翔代言的广告,但仍坚持广告商更应随着“刘翔退赛”事态的发展和公众注意点的变化,而作相应的广告调整,即所谓的“应急广告”。而直到晚上我们所看到的仍然是有刘翔形象的伊利钙奶广告。

  

  品牌建设是一场内涵营销的革命

  企业的广告策划无疑助品牌腾飞,而品牌建设是一项旷日持久的系统工程。而这其中的品牌包括价值观、社会使命、愿景的内涵建设,已成为新市场条件下建设品牌的核心要素。之所以我们看到在汶川地震后,包括王老吉、苏宁这些民族品牌的率先义举,是他们这些企业责任、道德责任、慈善责任的彰显。在现代纷繁复杂、各种思想交汇的商业社会里,这样的义举,慈善之内涵的建设,可谓事半功倍。我想包括赞助商在内的所有公众都不希望“刘翔退赛”;而当“退赛”这一突发事件发生在我们面前的时候,我不禁要问这些赞助企业你们真的准备好了吗?我们看到刘翔退赛15分钟后 ,国家体育场媒体部的应急相应预案的启动,即召开了新闻发布会,我们看到过刘翔获得12秒88成绩后,伊利作出了“借势广告”,然而这次突发事件抓住它可能能尽显品牌内涵的提升契机,可以说几乎与所有赞助商失之交臂。我们试想如果哪家企业,用呼应奥林匹克精神,体现尊重刘翔选择、尊重人性自由、彰显其融合、宽容之胸襟,这样拟建的品牌内涵与公众的心里的契合和深度沟通,还能达不到“共鸣”之境界吗?

  (作者系资深营销实战专家、中国建设建材市场研究院副院长)

  传奇瞬间 精神永恒

  王 英(北京)

  百年奥运,承载着历史、承载着文化、承载着科技与竞技,更承载着中国13亿人的百年梦想,终于圆满开幕。且不说开幕式上那美仑美奂的表演所展示出的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四大发明带给世人的震撼,也不用细数演出过程中运用的那些现代高科技手段聚焦了全世界几十亿人的目光,更不用说在赛程中所涌现出来的一个个传奇,一个个辉煌的瞬间,所有这些都足以令世界记住中国,记住北京。

  自从开赛以来,一个个精彩的瞬间不断地在鸟巢、在水立方等竞赛场馆上演,一位位奥运英雄挥汗如雨、奋力拼搏,用钢铁的意志和过硬的技能在这里创造记录、改写历史、抒写自己人生新的辉煌。

  24岁的中国剑客仲满夺得男子个人佩剑的冠军,使我想起24年前所向披靡的女侠栾菊杰,当年那萧萧青峰舍我其谁的英雄气概并没有离我们太久远,但24年,我们错过了太多的花开花落。8月12日,是这个剑锋凌厉、干脆利落的小伙子在改写历史的同时让世界记住了他的光芒。我们欣喜这份久违的惊喜之余,也特别感激他的法国外教鲍埃尔,感谢他的敬业精神,感谢他的大爱,奥运会就是一场体育的交流,交流无国界,体育更无种族。

  8月17日,这是一个不能不说的日子,这是一个世界永远不会忘记的日子,更是奥运史上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日子。在这一天,我们收获了太多的惊喜与感动,见证了太多的传奇与辉煌。惊喜从射击馆男子50米步枪决赛开始,美国名将埃蒙斯在一路领先的情况下,最后一枪鬼使神差地打出了个极其业余的4.4环,拱手把冠军让给了中国的邱健,四年前的雅典神话在这一刻又重新上演,只是埃蒙斯这悲情的一幕让我们在惊奇之余更感觉到了竞争的残酷,而我们这个古老的民族恰恰是个轻竞争重和平的民族。

  8月17日,赛艇女子四人双桨的冠军被中国队夺得,这也是中国在第29届奥运会上赢得的第29枚金牌,也是中国参加奥运会以来历史上赛艇项目的第一块金牌。更是“飞鱼”迈克尔·菲尔普斯铸就百年传奇的日子,从第29届奥运会开赛以来,“菲”鱼9天夺得了8枚金牌,并7次打破世界记录。当我们欢呼过后,不禁要问是天赋?是勤奋?是毅力?还是天意?抑或是这所有的所有,成就了菲尔普斯的神话。我有幸在这一刻亲历了沸腾的水立方,感受了现场观众的欢呼与激情。也许我们现在可能还只是在述说这样一个几乎不可能的神话的诞生,等到我们都慢慢老去,在给我们的孙子们讲述北京第29届奥运会今天这一辉煌的时刻,我们也成了这辉煌历史的一部分,那时的我们会真正感觉到骄傲和自豪。

  8月17日,是中国代表队奥运历史上单日获得金牌数量最多的日子,也是中国队超越上届雅典奥运会金牌总数的日子,35枚金牌意味着我们在不断前行、不断超越。无论是肖钦的轻盈、邹凯的利落,还是林丹的凌厉、王娇的果断,抑或是郭晶晶的稳重,张怡宁、郭跃和王楠的沉静都是不可复制的,他们近乎完美地演绎了竞技体育的内涵,诠释了奥林匹克的精神。

  奥运冠军是骄傲的强者,然而,赛场上的强者不仅仅只有这些冠军,有一些运动员,由于种种原因没有能够拿到金牌,但他们的强者风范同样也让世界记住了他们。几经波折冒着中弹危险来到北京的伊拉克女运动员达娜·侯赛因穿着旧的运动服装和二手跑鞋参加比赛,同样冒着生命危险参加北京奥运会女子100米项目的阿富汗选手穆奇亚娜·罗比娜,出生在这个不允许妇女在公共场所抛头露面的国家,她笑着说,对于自己而言,能踏上北京奥运会的赛道,已然就是成功!的确,成功的内涵和外延很丰富,我们需要收获金牌,但我们收获的应该不仅仅是金牌。

  创造传奇的一瞬间,这传奇就已经走进了历史,走出历史,我们依然继续我们的生活,带着这些天的欢欣与激情,不断超越,前行在追寻自己梦想的道路上。传奇一瞬间,但精神永恒远!

  (作者系北京雅各布国际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

  中国还不是体育强国

  王 磊(北京)

  本人是超级体育迷,四年一届的奥运会就是我最重要的节日。从1992年巴塞罗纳开始每届的奥运会我都全程收看。而本次的奥运会更因为是北京举行,除了享受比赛的酣畅淋漓之外,还带给我更多赛场之外的别样感受。

  

  中国只能称为金牌大户

  截止目前(8月23日凌晨)距离北京奥运会落幕还有30来个小时,中国的金牌总数为47枚,遥遥领先于金牌榜第二名的美国。

  说实话,金牌总数达到47枚,这不光是美苏争霸结束后第一次有国家超过美国,同时也是奥运史近百年来的金牌数量的第一名。

  无疑这是非常辉煌的体育成绩,但在兴奋喜悦之余。必须保持冷静与客观:47个得金项目是传统强项的超水平发挥和一些新项目的突破,而作为体育基础两个大项之一的游泳只取得1枚金牌,而另一大项田径则颗粒无收。再看集体项目,虽然这次我国包揽体操、乒乓球的男女团体金牌,但是三大球全部没有进入决赛。尤其是足球,女队完全发挥失常,男队更是不光输赛而且输人。

  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

  毫无疑问本届奥运会的口号道出了全人类共同的心声。我们通过精心策划的开幕式向全世界展示了中国人的友善,表达了中国人希望生活在同一个世界上的人类能够携起手来朝着共同的梦想前进。借由本次奥运会在北京举行的契机让更多的外国人对中国有了更深入的了解。然而,在几千年“忠君爱国”的思想禁锢下,国人真的理解“同一个世界”的意义吗?

  朗平,原女排国手,曾经执教中国女排取得奥运亚军,现为美国女排主教练。当她带领美国女排抵达北京时,国内的媒体向她提出这样的问题:“请问小组赛美国队遭遇中国队你希望谁赢?”面对这样的责难,朗平的气度、涵养、睿智完全展现:“难道由中国人执教的队伍获胜不是中国人的胜利吗?”

  当然是!“引进来,走出去。”人类的发展、进步离不开相互间的交流。而代表了公众口舌的媒体竟然问出了如此狭隘的问题,确实违背“同一个世界”这个口号。更不要说网络上充斥着的各种对郎平不满的言论,前两天我坐在计程车上,交通台正大肆渲染即将开始的“和平”大战,的哥师傅突然责骂郎平是卖国贼。听到这样的话我只能选择默然。

  相对的,本届奥运会中国在很多项目上取得了历史性突破,而这些成绩的取得正是各位洋帅默默付出、辛勤努力的结果。在本届比赛中这些洋帅也不乏同样的与自己的祖国狭路相逢的时刻,但是在赛场上,他们记得的只是如何使自己亲手调教的队员取得最好的成绩。我会永远记得他们的名字,并永远感谢他们为中国体育做出的贡献。[佩剑(法)鲍埃尔、赛艇(美)伊格尔、游泳(澳大利亚)丹尼斯、射箭(韩)杨昌勋、女子曲棍球(韩)金昶伯、男子棒球队(美)吉姆等]

  什么是奥林匹克精神

  在未来的10-20年,提起本届奥运会,我相信永远留在人们脑海里的一定有这样浓重的一笔:中国男子110米栏运动员刘翔在发令枪响前退出比赛,就是这在运动赛场经常发生的一幕却令举国哗然,并由此引发了铺天盖地的评论,谩骂、责难、中立、理解、支持的各种言论层出不穷,大家争论的根本是刘翔的退赛是否符合奥林匹克精神。

  从古至今,中国人都有严重的“英雄”情结:在苦难中,期待有位威风凛凛的英雄能够披荆斩棘,救万民于水深火热之中。万民景仰他、尊敬他、拥护他,他施恩于民的同时也受恩于民,所以他必须是战无不胜、完美无缺、无所不能的。

  于是,刘翔只要站在110米的田径跑道上,可以跑、可以走、可以爬、可以跪,就是不可以转身走开。而他走了,所以他成为了中华民族的耻辱,因为他违背了中国人民的意志,违背了奥林匹克精神。他是懦弱的逃跑者,他是中华民族的罪人。

  对此种言论,我感到悲哀。现今的中国。物质文明飞速发展,而精神文明建设仿佛与之走上岔路,造就了大量心理扭曲的国人:一方面盼着能在欧美人的垄断项目上有所突破,一方面当真有这样的人才横空出世的时候又要毁了他。

  中国人永远不会缺乏想象力,当你胜利时能够用无穷的想象力把你包装成神,而当你失败时却能够用更无穷的想象力把你贬斥成鬼!

  扪心自问,在中国,110栏这样的短道径赛项目上有一位能创造优异成绩的运动员不要说对于中国,就是对于整个亚洲,对于所有黄种人来说都是太不容易的一件事!而就是这样的一位运动员因伤病退赛,却引起这样的轩然大波,这种现象只有在中国才会出现吧。

  当然本届奥运会依然是我所看过的历届奥运会中最成功的一届,无论是举办城市的城市建设、道路交通,无论是运动员的表现、志愿者的服务,无论是火炬传递、赛事组织,中国展现在世界面前的方方面面,可圈可点的太多太多。但是我们必须沉淀激动的心情,平和、公正的审视此次奥运的全过程,要理智的看到中国与世界的差距,要接受中国还只能称为金牌大户,而不是体育强国。因为“体育强国”这不光体现在取得金牌的数量、项目这一层次,而是中国人对于奥运精神的理解,什么时候当绝大多数的中国人理解什么是真正的“奥林匹克”,那时的中国才是当之无愧的体育强国。

  (作者系北京通软联合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总裁)

  奥运感悟

  刘泽刚(北京)

  

  奥运第一次在北京、在中国举办,作为一场人类体育竞技水平的最高盛宴,我们每天享受着竞技运动带来的快乐,跟着运动员的成功或失败,我们欢呼、叹息,同时从他们或成功、或失败的背后感悟着某些道理。

  美国射击运动员埃蒙斯眼看冠军到手,可是最后一枪4.4环,4年前雅典那黑色的一幕重现,冠军让给了中国运动员邱建,上一次在雅典埃蒙斯也是最后一枪飞靶,同样是在最后一枪将冠军让给中国运动员,历史惊人的相似。为邱建幸运欢呼的同时,为埃蒙斯深深的遗憾和心碎!一个运动员有几个为之奋斗的8年,可是失败仅仅在一瞬间,我看到了他眼中的泪水。可是从他们的失败和成功之间,我在思考,面对成功和失败我们该报有一种什么样的心态。

  美国游泳运动员菲尔普斯,一人独得8枚金牌,于是有人说他是神童、天才,后来看电视记录介绍,菲尔普斯平时训练的运动量远远大于其他人,在开幕式那一天他的同伴们陪他打扑克牌,他说这是他这么多年最轻松的一天。我们承认他拥有天赋的同时,更得看到他超人的付出,有天赋的人并不在少数。爱因斯坦说过,天才是百分之一的天赋、九十九的勤奋,我以为是真理。

  看中国男蓝比赛,他们输给美国队是必然,因为水平相差太远;输给西班牙队是必然加偶然,因为水平有差距但是也有赢的可能,故在领先的情况下输掉属正常;赢德国队是运气,因为两者之间水平相当,不敢肯定一定赢,看临场发挥,谁好就可能是谁赢,故有赢德国队有运气的成分在。作为中国的每一个球迷都希望中国队赢球,这可以理解,但是如果我们抱着苛刻的心情非要其赢的话,那么一旦失败,我们就不能理性看待这场比赛,然后我们就可能要求谁下课来负责,我们就会指着某几个运动员,他们一无是处,而不是真正去总结我们自己的短处、差距而得以下一次的提高,也可能让有些优秀的运动员从此埋没了。这件事在足球上体现得最淋漓尽致,每一次失败我们就让一个教练下课,我们太急功近利,没有给他们总结的机会,足球伤了几代人的心,可是作为观众球迷我们没有责任吗?须不知失败更是宝贵财富,我们很少给予这些失败的教练第二次机会。当然我从这件事情上也明白一个真理,成则为王败者寇,自古如此,中外如此。记得上一届世界杯上,德国教练克林斯曼开始也是被德国球迷广为怀疑,可是当他带领的德国队走得很远的时候,怀疑的声音没有了,只有赞扬。

  杜丽第一块金牌丢失,看她泪流满面,那么一个阳光灿烂的女孩,本有夺金实力,可是她背负的太多了,这是我们加上的,这中间有太多东西值得我们反思。

  作为一个创业者,一个企业家,其实我们何尝不是在进行着一场竞赛,同国内的、国外的企业对手。改革开放三十年,潮起潮落,多少企业明星已成昨日黄花。我们是要好好反省,我们的成功是必然的、还是偶然的机会造成?从马胜利、步鑫生、鲁冠球、禹作敏、任正非、柳传志、王志东、张朝阳、马云等等,他们有的今天依然辉煌、有的另起炉灶、有的已经从公众眼中消失,都是为什么?作为那些成功的、还在的,他们成功的原因是什么,可以复制吗?那些失败的原因又是什么、可以避免吗?如果我们不能清楚的认识自己的成功,那么明天失败就是必然,如果我们能够从失败中找到原因,那么我们明天就可以重新站起来并且更家强大;当然不要抱有侥幸心里,像射击运动员借别人的失手的运气来获得胜利,企业家如果有这种思维必失败无疑。我们还要有一种心态,不要把失败、成功看得太重,这只是检验我们事情做得好坏的一面镜子,通过它,我们认识自己、从而改变自己、提高自己,这样我们就永远是在向成功靠近,从而享受这个进步的过程,而不是仅仅到达目的地的一刹那快乐。

  奥运还在继续,每天还在演绎这各种各样的故事,我们好好享受这场人类竞技的盛宴吧,每一个成功、或者失败,都是值得我们称道的,只要他们努力了、拼搏了。让我们为每一个拼搏的运动员加油!

  (作者系北京合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

以下是本文可能影响或涉及到的板块个股:
查看该分类所有股票行情行业个股行情一览
【 新浪财经吧 】

我要评论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