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荆楚网消息 (楚天都市报) (记者苏永华)昨日,房产新政后武汉首场土地拍卖会落槌。旨在提振房地产市场的一系列措施,在土地市场并未立竿见影,10宗地以接近底价成交。
昨天推出的10宗地,分布在汉阳、武昌、洪山,多数为居住兼商业用地,最大一宗位于洪山区和平街三角路村,总用地面积137亩。
拍卖过程显得非常平淡。到揭牌时,由于每宗地都只一家开发商报价,也创下近年武汉土地拍卖史上一个纪录:一场拍卖会,没有一宗地进入现场竞价。全部拍完只花了60分钟。
今年的土地市场,从一开始就透着寒意,不仅拍卖过程平淡,还屡次因无人报价流拍。而在去年楼市火爆时,一宗地的竞价时间,有的要用上两个小时。
多位房产界人士解释,尽管房产新政已实施,但受制于宏观经济环境,房地产市场短期内难以复苏,开发企业对买地相当谨慎,买地不计成本的现象已成过去。
拍卖师陈少湘分析,10宗地都以“一口价”成交,反映开发商对前景不甚乐观。他认为,土地市场将进一步分化,城区土地仍不愁买家,但郊区土地会受到较大冲击。
链接
3月12日,武汉市今年土地第一拍爆冷,共推出9宗地,一宗地流拍。与去年楼市红火时相比,同地段楼面地价下降700多元/平方米,结束了地价只涨不跌的历史。
5月13日,今年第二次国有土地拍卖会上,挂牌的9宗居住用地总面积超过710亩,结果5宗地流拍,4宗地以低价出让。
8月18日,今年第三次国有土地拍卖会上,低价拍出5块地,其中3宗以底价成交,2宗略高于底价。
9月底,今年第四次国有土地拍卖会上,推出7宗中小地块,多以底价或略高于底价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