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新“地动仪”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1月12日 23:26  21世纪经济报道

  本报记者 陆振华

  11月10日至12日,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又先后发生6.3级和5.1级地震。

  66岁的工程师王维熙,正忙于对自己研制的新“地动仪”进行检测试用。

  5·12汶川地震后,他一直收藏着一首诗。这首诗是江苏盐城市一位叫周庆艳的小学四年级学生写的。“如果我是地震仪/我一定比张衡的更先进/我会及时预报地震/准确的时间/准确的地点。如果我是地震仪/就不会有小朋友伤亡/不会唱悲伤的歌/小朋友们也不会有失去父母的伤痛。”

  1800多年前,东汉张衡发明了速报地震的地动仪。今年8月底,王维熙向外界宣布,他所在的课题组研制出了ATG6118E高灵敏度氢气地震预测仪。

  气体传感专家王维熙介绍说,地震预测仪的工作原理是:地壳下层某种岩石被挤进地壳上层的裂缝中时,就会引发地震;这些岩石富含铁、镁的矿物与水作用生成氢气溢出;地震仪在地表选点收集溢出气体,进而检测其中氢气浓度;如果发现氢气浓度发生剧增,就可对地震作出预测。

  “该仪器的最大功能是把氢气的检验灵敏度提高到千亿分之一,为目前常用仪器的100万倍以上。氢气是目前世界公认的地震预测中最灵敏的化学物质之一,因此该仪器或许能在未来地震预测中发挥一定功效。”

  王维熙11月12日对本报说,目前该仪器将交由国内数个地震台、站做测试。他们在10月前往云南,完成了在云南曲江热水井的仪器测试。测试结果显示,该高灵敏度氢气地震仪能够测出氢气含量值到0.5ppm,而云南地震局现有仪器检测最小值只到10ppm。

  在测试中,课题组发现了新问题。即在气体采样中的甲烷含量也非常高。所以课题组正在对仪器做进一步的改进,达到在检测中分离氢气和甲烷的目的。王维熙说,课题组已与云南地震局联合给国家地震局提交报告,希望能够在云南布置8个测点,用该仪器进行长期检测。

  王维熙原是甘肃有色金属地质研究所研究员,退休后被中国地质大学聘为客座教授。地震后,他紧急向国家递交了863课题申请书,在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的支持下研制地震预报仪器。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地震预报推进组常务副组长陈学忠说,“仪器灵敏度一高,干扰也就多了,数据分析就更复杂”;而仪器能否预测预报地震,“还要看观测后才能下结论”。

  中国地震局监测预报司副司长宋彦云对本报表示,对各地开展仪器试验持开放态度。

  预报地震的灵敏元素

  目前,美国地质调查局有一个氢气监测网,包括15个感测计。各测站可将所测量的数据经由人造卫星传送到华盛顿州温哥华的Johnston Cascades火山观测所。感测计则相当于一个燃料电池,当其电极与氢分子接触时,感测计则产生电压而传送出去。

  在华盛顿州的圣海伦火山、夏威夷州的Kilauea和Mauna Loa火山及加州的长谷火山区域的测量结果显示,当岩浆注入地壳时,会有空气释放出来。这种现象对于引起地震活动的机制提供了线索。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订制滚动快讯,换一种方式看新闻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