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河北检验检疫局防控甲型H1N1流感纪实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8月04日 07:56  中国质量新闻网

  众志成城

  ——河北检验检疫局防控甲型H1N1流感纪实

  米彦奇 韩艳玲 安 杰

  流感,还在蔓延。

  战斗,还在继续。

  2009年4月下旬,自国外暴发甲型H1N1流感疫情以来,河北检验检疫人以其无私无畏的奉献精神,在河北、上海的海空口岸线筑起了一道道坚固屏障,延缓着流感在我国大面积传播与流行的可能,为我国研发疫苗、生产足量药物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上篇:特殊时期彰显特殊担当

  “河北省环绕京、津,既有直通亚欧美澳四大洲的海上通道,又有国际、国内多条空中航线,做好疫情防控,发挥‘首都护城河’作用,河北检验检疫局深感使命在肩,责任重大。不推诿,不搪塞,不恐慌,发挥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精神,迎难而上,主动靠前,科学应对,严防严控,坚决将疫情堵在河北口岸之外,是河北检验检疫系统特殊时期的特殊担当。”

  ——河北检验检疫局局长程方

  

河北检验检疫局防控甲型H1N1流感纪实

  “身体怎样、还有什么困难?”6月24日,河北检验检疫局局长程方(左三)专程赶赴上海,亲切看望并慰问了援沪小分队队员。

  

河北检验检疫局防控甲型H1N1流感纪实

  援沪小分队队员正在为飞机乘务人员测量体温

  

河北检验检疫局防控甲型H1N1流感纪实

  援沪小分队队员正在实施登机检疫

  要承担起特殊时期的特殊担当,必须付出特殊的辛苦与努力!

  “五一”以来,河北各口岸检验检疫机构全部进入应急状态。局长程方坐镇指挥,其他副局长带领卫生检疫人员全都深入机场、口岸和通关一线,与一线的检验检疫人员战斗在一起。截至目前,他们共在河北口岸检验检疫入境交通工具600多艘(架)次,20000多人,成功处理各类入境人员发热病例12起,及时完成协查任务3起,其从严从紧从细的扎实作风受到河北省副省长孙士彬的高度赞扬。

  平静背后的紧张

  “您好,从哪来,到哪去?”

  “有发热、咳嗽、发酸、乏力的乘客吗?”

  “有嗓子疼痛或感冒的吗?”

  “有什么异常情况吗?”

  5月12日21时10分,石家庄机场大厅入境通道迎来香港乘客。9名专职检疫人员在各自位置上,微笑着与上交“出入境健康申明卡”的乘客对答着。所有乘客像往常一样正常行走,并不需要特别停留。

  “出港时间也没觉得比往常繁杂。飞机降落前,我们就将乘务员转交的‘出入境健康申明卡’填写完毕,并将固定电话和手机等信息全都留下,以便检验检疫人员电话或登门随访。”一位乘客友好地告诉记者。

  气氛友善而平和。

  而过往的旅客并不知道,负责监视红外测温仪的检疫人员心中的紧张。由于一直目不转睛地盯着屏幕,眼睛有些酸胀,但心里唯恐放过任何异常信息。

  紧张的不仅仅是盯着屏幕的检疫人员。早在这班航班降落前,河北检验检疫局构筑的三道防线就已悄然启动。

  第一道防线——专用廊桥口。身着防护服装、手持专用体温检测仪的4名检验检疫人员随时做好了登机测体温、询问相关情况、进行医学巡查和对机舱、垃圾等进行消毒及无害化处理的各项准备。

  第二道防线——专用通道口。检验检疫急救车早已停放在指定位置,只待随时处置各类突发事件。

  第三道防线——机场大厅入境通道。机场办事处9名专职检疫人员已进入各自位置,并井然有序地忙着各自工作,两台固定红外测温设备也已全部启动。

  “对于红外测温超过37摄氏度的乘客,我们会请他们到设在一旁的专门体温检测处进行复测和医学排查,对不能排除染疫嫌疑者,我们会按照应急预案,在第一时间通知相关部门。同时,通过120急救系统及时将染疫嫌疑者送入石家庄的指定医院进行详细排查。”河北检验检疫局机场办事处副主任马振祥说,“对于机上其他乘客和机组人员,我们也会在第一时间将有关信息交由地方疾控部门进行追踪调查。”

  21时40分,在专用廊桥口,记者看到4名身着防护服装的检验检疫人员正在对飞机座舱进行全面消毒,对刚刚清理下来的垃圾也进行了无害化处理。

  在防控甲型H1N1流感的日子里,河北检验检疫局机场工作人员每天都重复着这样的工作。平静、有序,但每位工作人员的神经都紧绷着,确保不漏掉一例有流感症状的患者。

  外轮上的虚惊

  5月2日22时,从澳大利亚驶来的巴拿马籍运煤船奥林巴斯号停泊在京唐港港口。

  河北检验检疫局京唐港办事处检疫人员身穿防护服装、携带体温检测仪疾步上船,对该船船长和船员进行着认真的健康询问和体温检测。

  23时许,船长报告称:一名船员突感呼吸困难、心慌、胸闷。经检疫人员进一步检查,立即将其护送到京唐港指定医院。同时,将有关情况报告当地政府和疾控部门,对该船舶及所有船员也实施了暂时隔离,并对全船进行消毒处理,对垃圾、污水实施了无害化处理。

  5月3日凌晨,经京唐港指定医院检查和唐山市疾控专家会诊,排除该船员甲型H1N1流感嫌疑。

  5月3日6时,检疫人员对所有船员进行了腋下体温检测和询问,最后确认无发热和可疑病人后,又将情况及时反馈地方疾控部门,并对船舶及船员及时解除了隔离限制,货物卸载正常进行。

  在秦皇岛港、京唐港、黄骅港和曹妃甸港,这样的“虚惊”随时都会发生。但检疫人员始终保持着高度警觉,唯恐放掉一名疑似病例。

  据悉,自疫情暴发以来,每艘船舶进港、离港均需要登轮检疫、测量船员体温、填写“出入境健康申明卡”。正常情况下,每艘船舶办理各项手续需要2个小时以上,如遇疑似患者,他们在船舶上最少需要忙活6个小时以上。高强度工作让检验检疫人员疲惫不已,但无论白天黑夜,只要有船舶进出港口,他们都会迅速登轮!迅速展开全面防控!

  下 篇:特殊时期练就特殊队伍

  “这是特殊时期组建的一支特殊队伍。他们直面疫情,勇敢担当,不负重托,以苦为乐,无所畏惧。他们虽然年轻,且来自不同单位,但是,他们在平凡中孕育出的伟大精神,已经深深地感染了我们每一个人。”

  ——河北检验检疫局局长程方

  自5月15日以来,河北局先后择优选派出5批,32名援沪小分队队员(男26人,女6人)。其援沪人员总数、担任登机组长人数、发现并查处疑似病例总数等均列各援沪直属局之首。

  在上海航空口岸,在防控甲型H1N1流感这一特殊的战场,河北局的“六朵金花”和“廿六勇士”用他们不惧安危、勇敢担当,以苦为乐的大无畏精神以及过硬的技术、娴熟的业务、文明的举止向国外乘客演绎了一曲曲中国检验检疫官防控甲型H1N1流感的壮丽赞歌。

  廿六勇士 称雄国门

  5月15日晚10点,河北局首批援沪小分队的10名队员,降落在全国防控甲型流感第一线——上海浦东国际机场。

  “上海浦东机场和虹桥机场客流量大,流感防控形势异常严峻。因人手少,且夜以继日连续工作,很多检验检疫人员病倒了,而流感的传播正愈演愈烈。作为援助人员,你们背负着河北局系统1200多检验检疫人的期望和重托,肩上的担子重啊。”壮行仪式上,程方局长的嘱托言犹在耳,迈出机舱的那一刻,他们真切地感受到自己离甲型流感越来越近,肩负的重托、责任和使命也越来越重。

  紧张培训后,他们立即投入防控战斗。这些来自河北检验检疫机构不同岗位的年轻人,经历了他们人生中一场特殊战斗……

  日前,记者在河北检验检疫局采访了从上海凯旋的部分小分队队员。他们在上海经历的挥汗如雨、晨昏颠倒的日日夜夜,他们在紧张工作之余写下的数万言工作日志,他们年轻而真挚的笑脸,无不深深地感动着记者。

  5月15日,是河北检验检疫局杨建立的生日。但14日晚上,新婚的妻子便提前为他庆祝了生日。因为,作为首批小分队队员,15日他要告别爱妻奔赴上海。

  “我这不算啥。老大哥王家伟(46岁,援沪队员中年龄最大)说服了刚做完心脏手术,仅出院几天,正需要护理的老母亲,便毅然奔赴上海;刘力军将家乡的老母亲接来接送孩子上学;方洪将80多岁的老母亲和年幼的孩子全托付给妻子;余涛将刚被车撞伤的母亲和仅有2岁的孩子全托付给爱人;王念则停止了正在紧张装修的结婚用新房……”座谈中,杨建立如是说。

  5月22日晚上8点5分,杨建立和同事王海涛对来自香港的航班进行登机检疫。快结束时,杨建立发现坐在29A和48G的乘客体温异常。经复测,发现29A的女乘客体温37.1℃,48G的男乘客体温37.9℃,均超过了标准值37℃!

  经过仔细询问及检查“健康申明卡”,没有发现乘客有其他流感症状。

  十几分钟后,卫检专家赶到,及时对两位乘客进行了妥善处置。因耽搁时间稍长,乘客们已经变得烦躁不安。有的在打电话,有的干脆站起来原地打转,一个乘客还用中文向我们提出了意见。但看到防护服内的检疫人员已经汗流浃背,防护镜上也蒙上了一层厚厚的水雾,连眼睛都看不清时,烦躁的乘客也不由得安静下来。

  “那天,在其他乘客全部离开后,我负责送疑似患者,王海涛送密切接触者。在车上,我跟疑似患者聊起了世界经济危机。我们谈得很投机呢?就像自家兄弟一样。”杨建立的问话有些让记者感到意外。

  谈起“截获”的那名被确诊的疑似病人,援沪小分队队员刘力军早已忘记当时难熬的时光。

  2009年6月17日19:30,刘力军率登机小组对从澳大利亚飞往上海的班机进行检疫。他们了解到:42排C座乘客上机时测得腋下体温36.8℃,飞行途中,该乘客自称身体不适,并有咳嗽症状,当时测得腋下体温为37.5℃。抵沪前,该乘客自己服用了药物,现在体温降至36.8℃。

  对此,刘力军高度警觉,立即指令组员对该乘客进行了口腔测温,温度为36.8℃。

  怎么办?放行吗?不!绝不能让一名疑似发热病人从自己手中溜走!

  30分钟后,流调人员赶来,在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后,认为该乘客感染甲型(H1N1)流感的可能性较大,决定对其前、后三排的乘客进行集中医学观察。

  按照他们独创的先公务舱、商务舱,再前三排前、后三排后的顺序(该顺序可将乘客滞留机上时间由过去的5小时降为3小时),刘力军他们采取分段、单通道、有序放行的办法让其他乘客先行下机。

  在办理集中医学观察乘客的入境手续时,本已焦躁不安的乘客更加着急,拿行李的、叫喊的、恶语相向的、企图趁机溜走的、强行下机的等一下子变得难以控制。好不容易为“留守”乘客办好了入境手续,接送病人的救护车和移送密切接触者的大巴车又因接送任务突然增大而未能及时赶到。面对几近失控的场面。刘力军他们尽管汗水早已浸透衣衫,口干舌燥说不出话来,视线越来越模糊,但依然守住机舱门,依然耐心、平和、不厌其烦地安抚着乘客的情绪。

  次日凌晨一点,刘力军他们在机上整整忙乎了5个小时后,终于将疑似病人、集中医学观察的乘客全部送走。

  当天这名发热病人就被确诊为甲型H1N1流感。

  “随着气温的增高,疫情防控形势日益严峻,个人被感染的风险也在增大”。杨金城说:我们除互相提醒、互相监督检查外,平均每天最少登机6次。如果发现发热需要流调观察的病人,我们则穿着防护服、戴着口罩,汗水涔涔,不能坐不能靠地在机舱里最少工作3个小时。期间,还要耐心地疏导着不能下机的乘客的抱怨,缓解他们的情绪,保证后续的观察、排查和确诊工作顺利进行。

  工作虽然辛苦,但也有乐趣。据杨金城讲,一天凌晨,他们正在检疫一架韩国航班,一对年迈的老夫妇不但非常配合,还对他们说:“谢谢你们,谢谢中国人民,谢谢你们对我们的健康如此负责。”

  还有一次,他们在一架英国航班上为一家三口测体温时,看到全副武装的检疫人员握着黑色红外测温仪后,一位坐在妈妈腿上的小女孩吓得大哭起来。这时,检疫人员俯身对小女孩说了几句话,又轻轻捏了捏她的小鼻子,小女孩破涕为笑,并乖乖地抬起了头,他们趁机为她测了体温。后来,有人问跟小女孩说了什么?这位检疫人员说:“我对她说,这些人是来自外太空的好朋友,你可以抬起头,让他们手中的黑家伙对准你的额头,如果能放出红光,今后你就可以和爸爸妈妈去外太空玩了。”这样的小插曲很多,为中外乘客带来了很多意想不到的快乐。

  “检疫中,绝大多数乘客和机组人员都表示理解和配合,也得到过广大乘客的无数次掌声。但无理取闹、态度傲慢者也时有发生”。据援沪小分队队员常瑞景介绍:7月3日晚,他们在对最后一个来自香港的航班实施检疫时,一个靠近通道的男性乘客正低头摆弄手机。当他们俯下身子,分别用中英文多次重复说出“打扰你了,我可以给你测一下体温吗?就几秒钟?这是我们的工作”时,该乘客对他们的解释非但不予理睬,还流露出不屑一顾的傲慢。常瑞景他们请其出示“健康申明卡”,他却拿出了护照。当他极不情愿地拿出自己的“健康申明卡”后,又迫不及待地拿起行李要走。此时,登机组组长方洪拦住说:“根据中国相关法律,体温检测和例行检查是我们的权利和责任,请你配合。”后经检疫人员和流调人员的认真检测和调查,该乘客的体温并不高,也没有相关的旅行史和发病史,遂给予礼貌放行。

  六朵金花 精彩绽放

  “这里没人顾得上是否淑女,是否损害皮肤,是否会有黑眼圈。我想的就是完成任务;这里没有优雅曼妙的女人,只有健步如飞的战士;我没有强健的体魄,但我用轻柔的声音舒缓着乘客的紧张情绪;我没有伟大理想,只想尽最大的努力,完成好这次特殊任务;我不想给大家添麻烦,只想一切都早点过去,早点回家。”援沪小分队队员吕燕在防控流感日志中,以女性的敏感细腻记录着真实的自己。

  吕燕,河北局首批援沪小分队10名队员中的惟一女性。5月14日。接到援沪通知时,她的心里着实纠结了一番,不是因为援沪时间长、也不怕任务有风险,而是原定下个月要和相爱多年的男友结婚!

  当吕燕把这个消息告诉男朋友时,男友沉默了很久,像是下了很大决心说:“应该的,去吧!有空我会去看你!”停了一会儿又说:“家里我去解释,工作重要,工作重要。”听着男友反复说着这几句相同的话,吕燕突然做出个决定:马上去领结婚证。就这样,在这特殊时期,在奔赴上海抗击甲型H1N1流感之前,吕燕非常高兴地把自己嫁掉了。

  “在防控战场上没有男女之别,只有班机到达、马上登机、绝不漏掉一例疑似病例的坚定信念。”座谈中,这些“金花”们说:她们已经把错乱的吃饭睡觉看做很平常的事情;肥大的防护服闷得全身都是汗,她们没叫过一声苦;N95口罩捂得脸上点点红斑,她们没半点怨天尤人;防护装备太大无法有效密封,她们就用橡皮筋勒上……

  “6月17日我被任命为登机小组组长。而登机小组中女组长却凤毛麟角,寥寥无几”。谈及组长任期的难忘事,赵优说:6月21日晚9点,她和其他3位同志准备对来自墨尔本的重点航班实施检疫时,发现机上一名乘客体温38.3℃。他们除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对该旅客进行单独隔离外,还查出这架载有300多名乘客的航班上有8人体温偏高。其中,1名旅客有明显感冒症状。为了不过多地延误旅客下机时间,他们又主动协助流调人员,尽快完成了对发热旅客的复测、排查和护送任务。

  这次登机检疫,他们成功地截获了上海市第74例H1N1流感病例。

  任务完成后,赵优突然想起当天是父亲节。于是,从防护服里迅速掏出手机,电话那头传来父亲的问候和鼓励。而刚做完手术时间不长的父亲,则对自己的健康状况只字未提。谈及此事,赵优的眼里已经泛出晶莹的泪光。

  “战士只有冲锋陷阵,攻坚克难,无往而不胜,绝不能在战场上倒下”。河北局第二批援沪小分队领队王金凤谈及防控战斗的日日夜夜仍心存激动。

  上海的6月闷热潮湿,由于封闭管理,饮品单调、口味不适,加之登机工作的紧张与劳累,生活规律的紊乱,大多队员出现了嗓子疼痛、口腔溃疡、腿脚浮肿等症状。但他们没有一人叫苦叫累,没有一人临场退缩,相互间始终充满着一种健康向上的比劲、冲劲和拚劲,主动请战、主动要求检疫重点航班、争相多做工作已在河北局援沪小分队形成一种氛围。

  孙媛媛不仅仅把援沪防控战斗比作“专业”之考、“作风”之考、“心理”之考,还视作“站功”之考、“腿功”之考和“思家”之考,并以优异的成绩为中国检验检疫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刘亚楠面对疫情,无论是在检验检疫一线,还是协助流行病学调查,都能凭借自己认真细腻的顽强作风出色完成每一次任务;张秋艺今年23岁,在河北局援沪小分队中年龄最小。她人小鬼大,担任登机调度后,练就了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有条不紊,协调默契的硬功。

  忠诚可鉴 赢得盛赞

  在与部分队员座谈时,他们的执著、坚韧和无私无畏的奉献精神着实让记者惊奇:

  “我知道领导关心我们,怕我们连续作战太疲劳。可是,战斗还在升级,我们是共产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怎么就此撤了呢?于是,我们去找领队坚决要求留下,可领队半开玩笑地说“不回去就把你们架到飞机上。”谈及此事,赵文军、褚栋、张俊峰、李东、张毅、张会现等队员仍然不能释怀。

  “虽然回来也有很多工作要做,但在激战正酣时撤退,我总觉得自己当了逃兵!。”韩琳说出了大家的心声。

  “一天下来,汗不知出了多少,衣服不知湿透了几遍,手不知被汗水泡胖了几圈,脚不知肿胀了多少次。当机舱内响起经久不息的掌声时,精神的重压、身体的疲惫,全都烟消云散。”孟霄对中外乘客的掌声记忆犹新。

  余涛抢着说:第十二届上海国际电影节盛大开幕,曾志伟、郭富成、任贤齐、吴君如、任达华等只能在荧屏上才能见到的港、台、日、韩影视明星都是经我们严格检疫,才闪亮走过红地毯的。这红地毯上面有我们检验检疫人洒下的辛勤汗水啊。

  据粗略统计:自5月15日到7月15日的60个日日夜夜里,河北局援沪小分队全体人员全被编到第一类。即对来自疫情高度流行的美国、加拿大以及北美经停日本成田国际机场的航班执行检疫任务。这是疫情防控最直接、最危险、最重要的工作。在这60个日日夜夜里,他们共检疫航班1500多架次,乘客22.2万多人,发现并处置发热病人566人。其中,确诊病例27例。

  河北局援沪小分队全体队员以最勇敢的英姿、最专业的应对、最顽强的战斗,诠释着“国门卫士”这个光荣称号的真正含义。他们不仅受到其他直属局援沪队员的称赞,为中国质检争得了荣誉。更受到了国家质检总局局长王勇的充分肯定和赞扬。

  6月27日上海局局长徐金记登上飞机亲自察看并亲切慰问了正在检疫的河北局援沪小分队队员。

  6月24日晚10时,河北局程方局长专程飞赴上海,在不足一天的短暂时间里,他始终和河北局援沪小分队全体队员在一起。“身体怎样,能顶住吗?要珍惜这次难得的实战机会,学好登机检疫业务,把住把好国门。家里还有什么困难需要我们解决。”面对记者,小分队队员的感动溢于言表。

  2009年7月15日,最后一批援沪小分队队员凯旋。

  在为他们感动、激励和祝福的同时,记者相信,河北检验检疫局援沪小分队过硬的技术、娴熟的业务、文明的举止和在大疫面前所展现出的直面疫情,勇敢担当,不负重托、以苦为乐的大无畏精神将永载河北检验检疫史册。

  

河北检验检疫局防控甲型H1N1流感纪实

  交流体会、切磋技能、总结经验,空闲时间,小分队队员仍在加紧工作研讨。

  

河北检验检疫局防控甲型H1N1流感纪实

  5月15日下午,河北检验检疫局领导程方(左六)、赵振栓(右四)、王同玉((左三)、熊裕庆(右二)、冯勇(左一)为河北检验检疫局首批援沪小分队队员壮行。

  

河北检验检疫局防控甲型H1N1流感纪实

  怎样正确使用电子口腔测温仪?掌握测温要领、注意事项等等,河北局援沪小分队队员正在对新队员进行指导培训。

  让我们记住这32人的名字吧!

  援沪小分队领队:高永丰、王金凤(女)、宋刚

  队员:赵文军、张俊峰、杨建立、褚栋、孟霄、杨冰清、刘志华、王海涛、王念、方洪、韩林、张毅、刘力军、李东、余涛、王家伟、张会现、陈柏、李新民、常瑞景、杨金城、廉有国、祁晓军、朱兵、吕燕(女)、赵优(女)、孙媛媛(女)、刘亚楠(女)、张秋艺(女)……

  《中国国门时报》米彦奇 韩艳玲 安 杰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