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白酒消费税新政,砍断白酒关联交易的避税黑链。但行业资深人士坦言,无论白酒消费税在生产环节还是在销售环节征收,税收成本的增加,最终结果都由消费者承担。虽然受影响最大的八大名酒一直谨慎言涨,但销售终端已经是涨声一片,而白酒销售在涨价预期之下,淡季逆市走红。分析人士更指出,在9月白酒销售旺季到来前,白酒会成为新一轮通胀的领涨先锋。
新税政斩断关联交易避税黑链
白酒消费税由来已久,但是由于过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税暂行条例》,是通过“生产成本+利润率”对白酒生产环节实施反避税,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销售公司”避税问题,而且税企在此问题上扯皮较多,严重影响白酒企业的消费税征管。国家税务总局颁发的《白酒消费税最低计税价格核定管理办法》出台,砍断企业各种“商业机构”的关联交易,令国内整个白酒业界为之震动。
“国内大型酒企的财务总监纷纷出动,马不停蹄参加各种税务咨询和税务规划研讨会,目的是想最大程度减少新税政对公司业绩的影响。”中华财税咨询网、北京京税祥瑞财务顾问有限公司首席咨询师王祥称,新税政策后其已经获邀成为几家国内白酒企业纳税筹划顾问。
这次新税政,之所以在业界引起巨大反响,王祥认为主要是其切中了白酒企业税收的几个“要害”:“《最低计税价格核定申请表》上明确,必须有法人代表签字,这表明新税政严肃性强,若不认真或者造假申请,则意味着事后追究法人责任。而对‘销售单位’涉及的关键性概念明确,点明了‘销售公司’、‘购销公司’、‘委托包销’等‘商业机构’的属性。这样白酒公司规避生产环节的消费税已经很难了。”
“这次新税政,也明确了调整核定标准的条件,《办法》称,销售单位对外销售价格 持 续 上涨或下降时间达到3个 月 以上 、累 计上 涨 或 下降 幅 度 在20%(含)以上的白酒,税务机关重新核定最低计税价格。这意味着税务机关对白酒企业的核定不是一次性核定不变,而是条件变化就重新核定。”王祥还指出,白酒生产企业未按《办法》规定上报销售单位销售价格的,主管国家税务局将按照销售单位销售价格征收消费税。“这是对违规白酒生产企业的一种惩罚性规定。”
涨价:白酒企业遮遮掩掩
“白酒新政策对一线白酒企业的影响有多大,主要取决它主流产品的价格体系,另外也取决于它原来利用《办法》所称‘销售单位’避税的程度。一般而言,厂家给销售公司的价格越低,新政策对其利润的影响就越大。”王祥称。有证券分析师分析认为,按照2008年报表估算,白酒消费税征收新政策可能会导致上市公司净利润下降15%-20%。渤海证券闫亚磊表示,新政将对白酒行业带来较大影响,而70%的要求(据《办法》规定:白酒生产企业销售给销售单位的白酒,生产企业消费税计税价格低于销售单位对外销售价格70%以下的,消费税最低计税价格由税务机关核定)对于大企业更加严格,利润越高所需承担义务越大。
有行内人士指出,由于五粮液进出口公司、销售公司体制在白酒行业中最突出,关联交易的程度最大,因此不少人认为《办法》对五粮液的影响 深 远 。王祥认为 ,如果将新税政对一线白酒的影响从大到小排列,会是五粮液、泸州老窖、水井坊、茅台、汾酒。而对此,申银万国分析师曾经给出精确的影响比例:五粮液19.9%、泸州老窖16.3%、水井坊9.1%、贵州茅台7.1%。
有媒体查看国内一线白酒企业的2008年年报发现,该年度几大白酒企业的消费税均不到销售额的10%。其中,五粮液2008年消费税额为4.17亿元,销售额为79.33亿元,消费税率占到销售额的5.2%左右,茅台缴纳消费税额为5亿元,占其销售额的6%左右;而泸州老窖缴纳消费税1.94亿元,占销售额的4.1%左右。
“这件事情对行业发展肯定会有影响,应该说对整个行业的发展不是很积极的,但影响不会很大。”五粮液董秘彭智辅面对外界所称对新税政下五粮液的影响,态度颇为低调。而外界所称,税收成本的大幅提高,短期内上市公司将提高产品价格以填补损失的利润。对此,五粮液方面也一口否认。日前,五粮液股份主管销
售的副总经理刘中国向本报记者再次确认,五粮液从未在公司层面有提价的行动。而茅台股份董事会秘书樊宁屏也对外界关于茅台提价的问题一直保持沉默。和茅台、五粮液保持一致口径的还有水井坊、泸州老窖等一线白酒上市公司。直至记者截稿,除沱牌曲酒外,所有白酒上市公司从未在公告中作提价披露。
然而,白酒销售市场并未因为厂家不言涨而停止涨价的步伐。日前,本报记者在广州市场调查发现,包括茅台、五粮液、水井坊和稻花香、小糊涂仙等大中型白酒品牌的零售价已经平均上升10%。广州某大百货公司53度的茅台已从780元涨到858元,涨幅达到10%;52度的五粮液从638元涨到688元,涨幅达到7.8%。而麦德龙天河商场有关部门主管向记者表示,该商场茅台、五粮液几款单品调价,幅度在几十元钱左右。
对于这次众说不一的涨价,白酒证券分析人士认为,这体现了白酒上市公司的复杂心态:“茅台、五粮液、水井坊、泸州老窖这些都是上市公司,产品价格的调整属于公司信息披露范围。但这次终端的提价,我们没有看到任何一家公司在公告中有相关的信息。”该人士分析,“以往公司提价多以原材料上升为背景,这是比较主流的提价原因,而且往往提价会提高公司利润水平,因此往往提价公告都会令投资者增强信心,刺激股价。但这次是在税收新政的节骨眼上,提价掺入之前避税的联系,就变得非常敏感。”业内知情人士坦言:“在这种情况下,生产企业大多选择不公开说涨,只默许经销商向终端卖场供货提价。”
虽然连日来一众白酒企业矢口否认涨价,但沱牌曲酒第一个以上市公司涨价公告来打破沉默。上周末,沱牌曲酒发布公告称,8月1日起将“陶醉”、“舍得”系列产品的对外售价在原价格基础上上调6.5%-10%。业内人士分析,虽然沱牌曲酒未能名列高端一线白酒之列,但由于之前出厂价差大,分析师认为沱牌曲酒的影响面高达60.9%。王祥指出,“沱牌曲酒有可能个别品种影响程度甚至超过60%。”
6月白酒重回量价齐升通道
虽然白酒新税政加大行业税收成本,一定程度上对业绩产生负面影响。但是由于行业需求增加,行业回暖的迹象或可令白酒新税政成为开启行业新格局的契机。
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月度工业数据统计白酒6月产量60 .97万吨,同比增长28.48%。而据去年统计局的数据,去年踏入9月销售旺季,白酒产量才达到50万吨。从区域比较看,四川、河南、内蒙和吉林几大白酒传统生产和消费大省6月白酒产销量实现了增长,其中累积销量最大的四川地区销量增速达到68.19%,内蒙地区达到45.88%。很明显,今年淡季竟然出现销售强势走红的行情。
而在白酒涨价的预期之下,酒类板块近期集体走高。在发布新规之后的第一个交易日7月27日,酒鬼酒和老白干酒双双涨停,而提价预期最为强烈的贵州茅台则大涨4.16%,突破150元大关。五粮液股价在5月底还一直处于16.52元的价格年线之下,近日五粮液股价却一直明显上涨,8月3日收市报24.64元,上涨4.76%,这是五粮液上半年的一个股价高位。虽然茅台的涨价公告迟迟未见,但投资者的追捧一直未降温。8月3日,贵州茅台收市155.71元,上涨3.8 %。
食品证券分析师指出,“需求的回升在不断刺激相关上市公司股价推升同时,6月初传出的上述白酒消费税调整传闻,更是扮演了‘催化剂’这一重要角色。”
白酒资深人士认为,白酒消费税的出台,令行业门槛提高,这对高中低不同层次的白酒生产企业,也将是一次行业洗牌。“对一线高端白酒而言,强势品牌一直掌握市场价格话语权,税收成本的提高可以通过涨价转嫁给消费者。然而,对中小白酒企业而言,尤其是以中低档产品为主的企业而言,新税制对他们的影响将非常大。”华南某大白酒生产负责人陈华(化名)称。陈华称,“目前高档白酒市场被茅台、五粮液、国窖1573、水井坊、剑南春等少数品牌寡头垄断,而在此之下的中低端酒被数万家中小企业分食。由于竞争激烈,营销费用越来越高,新税政下税收成本大幅上升,令微薄的操作空间又再次受到挤压,其生存能力再次受到更大的挑战。”
旁边报道
应对消费税新政
酒企财务总监忙补课
虽然此前行内已经颇多猜测,但白酒消费税的出台,对“销售公司”避税功能的完全否定,还是令国内白酒企业有点措手不及。一线名酒由于销售价格高,原来的避税空间大,新税政后较大的利润空洞,令各大公司的财务总监奔忙于税务咨询会之间。
中华财税咨询网、北京京税祥瑞财务顾问有限公司首席咨询师王祥称,按《办法》第七条要求,税务总局可能会对“八大名酒”中近几年销售额较大的四到五家进行“亲自督办”,也可能对“八大名酒”之外的重点 地 区 的 重 点 企 业“ 亲 自 督办”。“一是抓大,二是掌握第一手资料,指导全国。“对这些企业最直接的影响就是以后的账务处理、纳税申报要求更高,对税务规划和风险管理的要求更迫切。因此,最近白酒行业争相聘请税务顾问,加大下一步的税收筹划。”王祥称,虽然《办法》切中了“销售公司”要害,但《办 法 》还 是 有 些 设 计 漏 洞 。“《办法》第二条销售单位是指,销售公司、购销公司以及委托境内其他单位或个人包销本企业生产白酒的商业机构。此处‘销售单位’未包括‘受委托加工’单位等。并且该条款没有兜底条款,容易出现避税的可能。另一方面,生产企业产品销售以净收入入账,即以单品销售的收入减去返点,仍可以起到降低总税基作用。此外,由于《办法》只针对现有产品征收,则企业可以加大‘新产品’的开发来消化税赋对企业的影响。”
专题撰文:本报记者 伍静妍 实习生 李箐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