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22度观察》:“东突”恐怖组织海外生存真相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9月03日 09:07  22度观察

  2009年7月5日发生在新疆乌鲁木齐的打砸抢烧严重暴力事件,再次把“反恐”这一世界各国共同面对的刺手问题,摆在了中国政府面前。长期稳定的社会局面,是正在崛起的中国所迫切需要的。但国外各利益集团却利用海外反华势力不断制造纷争和麻烦,来干扰中国的迅速发展。这也是“恐怖组织”这一海外毒瘤能够滋生和发展的原因。如何根除这一毒瘤,斩断伸向中国的恐怖之手,成了中国政府的当务之急。而海外威胁中国的恐怖组织,究竟生存状况如何,他们又获得了那些利益集团的资金支持?22度观察,正在关注。

  主持人:你好,欢迎收看《22度观察》。种种迹象表明,7·5事件不是民族问题、不是宗教问题,而是一起境外策划指挥,境内组织实施的恐怖事件。那么中国现在面临的恐怖威胁有哪些?这些恐怖组织在海外如何生存?谁在支持他们?他们滋生的土壤在哪里?我们到底该如何应对?今天请到反恐专家李伟,胡仕胜为我们一起做深入的分析。非常欢迎二位的到来,我注意到包括前外交部长唐家璇在内的,多位中国官员都多次说过,说中国同样面临恐怖主义威胁。那么李先生告诉我们,中国比较长期面对的恐怖组织有哪些?

  李伟:在不同的国家和不同的区域,可能面临的这种恐怖威胁的本质是一样的,但是表现形式和组织是不太一样,最现实、最直接的恐怖威胁,它主要是来自于“东突”,“东突”势力,中国公安部有一个明确的界定,在2003年的12月,中国公安部公布了有四个组织:第一个是,东突厥斯坦伊斯兰运动;第二个是,东突厥斯坦民族解放组织;第三个是,东突厥斯坦新闻信息中心;第四个是,世界维吾尔青年代表大会。但是到现在我们需要说明的一个,世界维吾尔青年代表大会,现在它已经改头换面了,它不再叫这个组织了,因为它和另外一个“东突”分裂组织,也就是我们知道的,东突民族代表大会他们发起成立了直接策划指挥,我们乌鲁木齐7·5事件的组织---“世维会”。最突出的一个事例,“藏独”实际上在去年3月14号,在西藏拉萨进行了一次打砸抢烧骚乱事件,这里面有很多的特征也具有恐怖活动的特征。国际这个大的环境,使很多社会矛盾的一些极端的个人,他会以一种恐怖手段来表现出他对社会的不满,或者说对家庭矛盾、个人矛盾、社会矛盾或者其他种种矛盾,所以他也可能以一种恐怖手段来表现,比如说这次成都的公交车爆炸案,包括昆明的公车爆炸事件,与这类的矛盾都有一些关联性。

  主持人:但是最现实的恐怖威胁,来自于“疆独”和“藏独”。那我们知道7·5事件当中,“疆独”和“藏独”的势力是互相通过气的,会不会未来在暴力恐怖主义化的路上,他们也是沆瀣一气?

  李伟:但是我们知道,境外无论是“东突”还是“藏独”,他们有一个共性,就是进行分裂活动,这是一个共性。所以包括我们看到,境外的一些敌对势力,在境外的相互的呼应实际上是表现得很明显了,包括今后它其中的一些组织,会不会在私下的暗中的勾结,我们看有几个小的点,当前国际社会,一个我们看到达赖和热比娅,他们有一张很亲密的合影,在网络上流传非常广。在2007年热比娅写了一本所谓的自传,自传这个书,达赖最后给她做的序,这个最重要的一点,我觉得就是应该引起包括国际社会,包括我们国家政府的高度重视,7·5事件以后,“东突”势力发表了一个声明,要求和“藏独”一起联手来对抗中国。

  主持人:是“东突”向“藏独”发的一个信号?

  李伟:发了一个公开的声明,要求他们共同联手,所以说这个充分显示在境外的,无论是“东突”也好、“藏独”也好,像这种敌对势力,分裂中国的这一个长期的战略,始终没有改变。

  第一帕:海外恐怖组织的生存土壤

  【小片一】

  根据统计方式不同,中国境内外的“东突”分裂组织有50至60多个不等,慕尼黑是“世界维吾尔大会”的发起地和总部所在地,而以慕尼黑为“疆独”的政治中心,土耳其、德国、美国和澳大利亚构成了“东突”势力在海外的四大聚居地。目前,“世维会”已成为“东突”政治分裂势力的代表,他们效仿达赖,以人权、宗教自由和民族自决等广受西方民众欢迎的理念进行宣传。 达赖窜访美国时,热比娅也曾与达赖见面,热比娅甚至希望自己有朝一日可以成为新疆的女达赖喇嘛。

  主持人:我们要特别提出德国,因为德国被称为“第二故乡”,他们怎么会这么说?

  李伟:因为这跟历史上的,在我们新疆居住的一些维族人,在历史上几次向外的移民,包括成吉思汗时期,包括在左宗棠时期,有一部分移民到中亚,但是有很多人移民到土耳其,那土耳其它又有个特点,它是德国外来移民最多的一个外来移民最集中的地方,所以很多土耳其人又移民到了德国。那么这样一来,德国和土耳其,然后土耳其和我们新疆的这种联系比较紧密,他就认为这是他的“第二故乡”,当然他的第一故乡依然是在中国的新疆,所以也就形成了现在“世维会”的总部在德国的慕尼黑。

  主持人:那胡先生告诉我们,达赖“流亡政府”,他的这个组织架构又是怎么样的?

  胡仕胜:“流亡政府”可能相比“疆独”而言,组织架构更加完整。1959年达赖出走之后,主要是在南亚,首先是在南亚建立了他的这个基地,建立了“流亡政府”,宣布西藏要“独立”,然后还成立了伪人代会等等,到七十年代之后成立了一系列的社团组织,就是现在“藏青会”,活动最为活跃的极端组织,就是他七十年代初成立的。那么他的分布在世界的,主要是在欧美国家,重心南亚是它一个基地,因为它“流亡政府”在那儿,所有的大资源都在南亚,但是国际社会的支撑,仍然是在美国、美欧,这一点这和“疆独”是一样的,以美国、以欧洲为支撑,如果没有美国和欧洲的大力的从政治上、外交上、物质上给予支持的话,我想“疆独”也好、“藏独”也好,都不可能闹得这么大。

  第二帕:境外的恐怖组织的生存法则

  【小片二】

  热比娅,一个流亡在国外的,把根据地建在华盛顿的女人。一到美国,“大名鼎鼎”的美国国家民主基金会就找上门来,表示愿意提供资金支持,该基金会的背后就是美国中央情报局。

  据披露,美国国家民主基金会每年向“美国维吾尔人协会”支付20万美元。2007年,热比娅领导的“世维会”和“国际维吾尔人权与民主基金会”等“东突”组织一共得到美国国家民主基金会52万美元资助。甚至连美国前总统布什也在2007年和去年北京奥运会前两次见过热比娅,称其为“自由勇士”。那么这些给予了中国境外恐怖组织巨额资金支持的西方国家,究竟是出于什么目的,任这些恐怖势力在自己的国土上生根发芽?而支持他们的幕后黑手,想要得到的回报又是什么?《22度观察》将继续为您揭秘中国境外恐怖组织的生存法则。

  主持人:这些分裂势力也好、恐怖势力也好,为什么在海外会有这么大的生存空间?

  李伟:我们看到要与国际上的大环境和背景还是有密切联系,因为在目前这种全球化趋势,或者说整个国际社会发展情况,我们认为主要是在西方的一些国家,仍然有着一些反华势力的存在。这个反华势力有些是以一种非政府的现象出现,有些是以一种个人的现象出现。像屡次提名热比娅,获得诺贝尔和平奖的提名,就是一些人打着个人的名义或者支持境外的,无论“东突”也好、“藏独”也好,有些人实际上是隐藏得很深的支持它们。

  我讲一个小故事大家可能就有所了解,美国中情局实际上在支持“东突”“藏独”上扮演着一个非常不光彩的角色,包括“东突”“藏独”,包括还有其他的一些敌视中国的势力,我们叫他敌对势力。在美国开会,他们在台上开会的时候,几个美国中情局的人就坐在后面,他什么话也不说,开完会以后他就找“东突”的组织,他说你们不能这样像一盘散沙似的在境外,你们也要像西藏的“流亡政府”那样有一个统一的组织。为什么这样,一个是你们自己也统和了,也有势力了,所以说热比娅的问题,实际上就是美国暗中的策划,就是说要推一个领袖,然后把“东突”势力集中起来,这样干扰破坏中国才有力度。然后他说这些人支持你,也知道要支持哪个“东突”组织,要不然境外“东突”组织五十多个,那么他支持哪个,钱往哪儿投,一个出主意,一个出钱,另外还有人帮他们培训一些人员。

  最初2004年“世维会”成立以后,艾尔肯,是原来艾莎的儿子,老牌的恐怖成员之一,他们想推艾尔肯,但是发现艾尔肯在整个“东突”组织中的威信、资历没有得到认可,所以他们看中了热比娅。因为他认为,热比娅有一个最重要的特性,她在我们国内坐牢,经历比较传奇,还有一个特点经商从政,她犯的罪是危害国家安全罪,所以危害国家安全,实际上跟境外“东突”所进行的活动是一脉相承的,再加上了她丈夫,跟她极早的这样一种关联,她在境内就支持分裂。加上她一些传奇的色彩或者经历,或者说在国内曾经有过的一些政治上的经历,使得她被美国人所看好。但这也不是说热比娅自身的有从事这方面能力,她是两方势力在撮合下,一个是美国这方面,包括“东突”“藏独”他们在境外活动需要什么,需要一个是生存地,第二个很重要的要有钱,谁给他钱,给你钱你就要选他认定的人,所以2006年艾尔肯就迅速地把位子让给热比娅了,因为在他背后的金主要求让热比娅来当主席,而不是你艾尔肯再继续当主席了。

  所以我们看到,这种支持才使得他们仍然能够在境外生存到现在,还有一个支持就是 “世维会”在德国,德国对它的支持,不像美国那么明目张胆的,但他提供了地方,而且给了“世维会”一个合法的身份。“世维会”2004年成立,2005年1月就让它合法注册了,我个人认为它的合法注册是非常非常的不符合德国的法律。因为“世维会”的组成,本身的一个发起者,中国公安部2003年12月已经说这是一个恐怖组织了,然后恐怖组织为了改头换面,也是为了上述的因素,他就发起成立“世维会”,那么德国当然知道这个“世维会”里面,最重要的骨干力量来自于恐怖组织,而且是中国认定的,德国依然让它注册,并且更有甚者达到什么程度,“东突分子”要游行,他让四辆警车给他们开道,他虽然没有像民主基金会,给几十万几十万美元,但是他背后做的事情这就是一种暗中的纵容,或者说是默许。

  “世维会”在德国没有进行针对德国的、危害德国的活动,所以德国让它合法注册,这完全是一派胡言。因为你允许一个针对其它国家进行恐怖活动的组织,在你的境内存在,本身就是对整个国际社会的安全与稳定的不负责任,而且也是对另外一个国家主权的践踏。但是在当前世界上,就是有一些西方国家硬是抱着这种双重标准,也可以说这种双重标准养虎遗患,像基地组织对美国,我们知道基地组织的兴起,实际上与美国中情局不无关系的,当时援助基地组织,为了打前苏联,给基地组织当时他们研发的最先进的毒刺导弹,美国人自己也可以检讨检讨,它的多少最先进的飞机被毒刺导弹打下来了。

  主持人:您分析得很全面,我们问一下胡先生,因为刚才说这些国家,有的人是等于暗中的纵容或者支持,有的是明目张胆地,出人出钱出主意,那他们这种支持是为了什么?

  胡仕胜:支持肯定首先是国家利益,就拿“藏独”的例子来说,当初冷战开始之后,美国人接管,更是出于“反共反华”的目的,想把西藏作为一个桥头堡,同时作为一个“反攻大陆”的一个重要的桥头堡。所以美国中央情报局,如果说它在“疆独”问题上,更加强调阴的一面暗的一面的话,它在“藏独”问题上就是阳谋,就是公开地跟你干。通过五六十年代,大量的资助叛匪,西藏叛匪,同时训练在哈尔营、塞班岛,训练了一百七十多名,然后再投放到藏区进行搞游击战,给我们破坏相当大,他最大的目的就是要防止西藏最终落入到,完全地变成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一个地区的一个部分。

  实际上当达赖在签署《十七条和平协定》的时候,美国政府就派人过去,说你不要签这个,最后达赖的代表签了之后,然后美国又纵容他说,你赶快发表声明不承认这个。然后达赖在犹豫的时候,美国就反复地通过他的亲属大哥、二哥,反复地做达赖的工作,你出走吧,我给你找地方,一开始说找在斯里兰卡、找在泰国,这两个国家都没有答应,然后说大不了到我们美国来也行。最后美国考虑来考虑去,到美国太远了,离中国大陆太远了,然后选印度,印度最终接收了。之后美国继续跳在最前面,作用非常明显,对整个西藏问题国际化,美国在中间起的作用极其大,1987年8月份美国国会通过这个“涉藏法案”。他们这一系列的目的,就是为了“反共反华”,冷战实际上就是为了遏制大陆,但是美国对西藏问题的支持,它也是根据它的国家利益的需求来变化。比如说冷战后期,七十年代中美建交,中美很快地改善关系之后,美国马上就一脚把达赖踢到一边去了,达赖很快就从一个“冷战宠儿”,一下子在整个七十年代就变成一个“冷战孤儿”,四处碰壁,1971年、1973年申请到美国去,美国一概拒绝。随着前苏联的解体,美国觉得对中国的战略需求下降了,“联华抗苏”这个战略需求下降了,反而中国成了一个社会主义一个阵营、一个桥头堡,那么现在他下一个目标很快就锁定在中国,那么就要找一个工具,最大的利器还是西藏问题。当然了现在随着中国的崛起之后,继续利用西藏问题,那就是另外一个图谋,他觉得中国现在这种崛起模式,他要打掉中国现在崛起模式对所有其他发展中国家的感召力、吸引力,你看你现在还有这么多问题,你看你西藏问题,他就抹黑你、丑化你,丑化你这种发展模式,从而打掉你的感召力,实际上也是打压中国的国际影响力。

  李伟:达赖获取诺贝尔和平奖,当时西方的一个主体观点是什么,说我们就是要惩罚中国。所以他把这个诺贝尔和平奖实际意义全部放在一边,根本就不是和平的意义。他说我就是为了惩罚你,让你难堪,你看反对你的分裂势力,我给他一个和平奖。另外,布什接见热比娅,他说热比娅是比石油、核武器,还要重要的一个因素。

  西方,特别是美国,它总认为它自己的一个核心的价值观念,是全球最先进的价值观念,那么其它国家都要按照它这种价值观念来发展,那么中国发展快速,对全世界的影响非常巨大,西方国家它只承认中国的经济发展,它从来不提这个经济发展是在一个什么样的制度下,什么样的体制下而发展起来的。所以我们认为它支持境外的敌对势力,他不愿意你这样迅速地发展,人民生活水平迅速地提高,所以你看无论是对西藏也好、对新疆也好,通过这种形态阻碍你的经济发展。

  无论是达赖、还是“东突”,实际上和西方势力他们是一个相互利用的关系,实际上把“东突”作为一种工具,把他跟石油比,同时“东突”他们又需要这些西方国家,因为“东突”,包括“藏独”他们在外面,也没有任何的能够创造财富,他们都是靠西方经济上的资助。经济支柱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当然他们有一些隐蔽的手段,包括向当地的经商的维族人收取保护费,他也有一部分的从另外一副嘴脸的时候,他从国际势力或者从其它的势力,也能够获取一定的支持,但是他还有一些表面的现象,包括热比娅一到美国去,跑遍了美国五十个州,她就说你西方人愿意听什么,她就要说什么,她说新疆监狱的时候,听到一个男犯人,青年犯人的尖叫声,她的意思是什么呢,就是说这个男犯人,在受到酷刑的对待。但是我们知道,热比娅被关押在新疆的女子监狱,不可能有男犯人在里面。

  主持人:这个谎话早晚会露出马脚

  李伟:我们知道她说的是谎话,但是她所面临的众多的听众,一个是长期来对中国不了解,而且你也不能寄希望这些人听到热比娅说的每一件事以后,都到新疆来核实一下,这个事情是不是像热比娅说的,他们都相信了。而且这还与西方长期的,对中国进行一些歪曲、抹黑的宣传,所以她起的作用,一个是专拣西方人愿意听的或者说西方民众愿意听的,但是她恰恰拿到的都是一些虚假的、歪曲的事实。

  第四帕:国际上臭名昭著的恐怖组织

  【小片四】

  自2009年5月18日开始的一周,“世维会”不仅活动频繁,除了召开“第三次代表大会”之外,还将与“美国国家民主基金会”和“联合国无代表国家和人民组织”在华盛顿举办所谓的“东突60年人权讨论会”。 “联合国无代表国家和人民组织”成立于1991年,是一个与联合国正好相反的组织,其成员为来自五大洲的各种“流亡政府”。其中,就有国际上最为臭名昭著的基地组织。自从震惊世界的美国911恐怖袭击发生之后,基地组织和本拉登这个名字就联系在了一起。1988年,本·拉登圣战者们在阿富汗建立了大本营,专门训练“圣战者”。短短几年,拉登就在全球织起了一张巨大的恐怖活动网。组织利用了从埃及到菲律宾,从乌兹别克斯坦到以色列的各国国内恐怖组织,使这些原本联系很少的组织,形成了一个庞大的联盟。而中国境外的东突恐怖势力,就曾有成员到过阿富汗进行过基地培训。

  李伟:在9·11事件以前,因为阿富汗训练营还没有被摧毁,当然有很多包括“东突厥斯坦伊斯兰运动”,“东突厥斯坦解放组织”,这些人员都在那儿训练。

  主持人:在那儿接受什么样的培训呢?

  李伟:这个培训一般就是使用武器,所以为什么德国最后不愿意接纳,关塔纳摩关押的“东突”罪犯,他们说他们除了会打仗,会使用武器以外,其他什么事情都不会做。就是职业恐怖分子,他受的训练,包括他的思想,第一个他要灌输这种极端思想,我们说是被洗脑,实际上他反复地给你灌输。第二个让你会使用包括怎么样制作炸药,怎么样使用武器,怎么进行破坏、爆炸这些活动。这是两个最主要的,原来在阿富汗搜出有两本训练册,实际上这两本训练册就反映在这两个方面。

  主持人:就是教会你怎么破坏

  李伟:第一个他先从思想上灌输一种极端的思想,给你全部武装起来,使得你一心一意,除了你进行这种恐怖破坏活动,你就不愿意再干别的了。所以为什么说这么多年,在关塔纳摩包括以前的很多人都处于这样的一种状态;第二个方面训练手段,包括我们知道使用武器,包括他有通讯、联络,因为有些恐怖分子,就因为使用了卫星电话,被定点清除了。

  主持人:有人说,本·拉登是不用手机的

  李伟:但是他也有指示,是说你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要用手机,第一个尽量短的使用手机,第二个这个手机使用完以后,你就要把它扔掉,第三个现在手机越来越先进,他说你尽量地要把你使用的手机信号,通过一种国际的链接,使它转移成一个从国内链接的一种方式,避开一些是对你的电话,可能发现你的行踪的这样一个现象。

  主持人:这个指导非常的详细?

  李伟:详细得不得了,那个手册有这么厚。

  胡仕胜:这种训练的场所,大门随时会为这些“东突”分子,或者恐怖分子敞开。

  李伟:恐怖分子进行这些恐怖活动的时候,往往直接的实施者,并不是恐怖组织本身的,比如我举这三名骨干,一旦要进行或者说针对我们新疆的任何一个地方,进行恐怖袭击的时候,往往直接去,无论自杀性爆炸还是遥控,或者说其他方式,那么都不是这三个人来做。他主要是起着一个组织策划的作用,然后临时招募的这些人,会成为这些恐怖事件同样也是牺牲品,所以这个被我们新疆公安,和安全部门及时发现以后,就捣毁了这样一个组织。这是一种方式,表明了他是直接的派人。另外一种方式,是通过现在各种现代化方式,包括因特网,因特网现在是可以人手一个,都可以上网,它还有一个有保密的、加密的聊天室,加密的聊天室是普通人进不去的,这些恐怖分子,他如果觉得这个聊天室,他的加密系统被破获了以后,他会另外换一个。

  主持人:他们的技术手段也比较高明了。

> 相关专题: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