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飙劲家门口 豫酒复兴还有多远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10月13日 22:42  经济视点报

  □经济视点报记者 桑 燕

   别离8年之后,全国糖酒会再次回归郑州召开,豫酒军团憋足了劲儿要在“家门口”好好表现一把——宋河酒业成功拿下本届糖酒会的冠名权,豫酒四大品牌宋河、宝丰、林河、张弓一起赞助举办了“千商大会”,与全国客商共议豫酒及中国白酒业的发展大计。

  争奇斗艳的特色展位,大街上液晶屏循环往复的广告画面和一排排的平面广告牌……近几日的郑州市民真正领略了豫酒风范。早在全国糖酒会开幕之前几天,郑州市主干道两侧早已布满了宋河、宝丰、仰韶等豫酒大大小小的广告牌。“中国性格,宋河粮液”、“国色清香宝丰酒”、“仰韶彩陶坊”等广告语名副其实地达到了“路人皆知”的程度。

  “借此次糖酒会,展示豫酒复兴的气势和形象。”宝丰、张弓等几家豫酒企业的负责人几乎不约而同的地表示出借糖酒会表现豫酒复兴的意念。

  争艳糖酒会

  几千朵玫瑰堆砌而成的鲜花墙正在恣意绽放,散发着淡淡的花香。在白色玫瑰铺成的底色中,红色玫瑰勾勒出的“国色清香宝丰酒”七个大字犹为醒目。“这次宝丰的布展主题是‘清香绽放’,主要就是表达宝丰酒主打清香型的产品定位和理念。”宝丰酒业销售总公司总经理南永红介绍。

  近年来的糖酒会,经销洽谈的作用已经越来越小,更多的企业把品牌展示、文化宣传作为参展的主题。在此次糖酒会上,豫酒的表现尤为突出。

  在杜康品牌的展位赫然写着“洛阳杜康”四个大字,这是伊川杜康和汝阳杜康“二杜”联合后首次在全国糖酒会上公开亮相。

  “这次参展规模创杜康历届参展之最,主要是呈现大杜康、大品牌的亮相。”洛阳杜康酿酒有限公司市场部经理陈东生说。

  仰韶则以现场制陶、大屏幕介绍、模特现场表演来演绎自己的“彩陶文化”,宣传仰韶文化。

  宋河不但取得本届全国糖酒会的冠名权,其古色古香的古建筑式的展位与茅台、五粮液等并列在第一展区,展示着豫酒的风采。

  刚刚改制完成的赊店酒业则设了两个展位——既是河南酒业协会组织的“豫满中国”豫酒展示团的一分子,又自己独立做了一个面积更大的展位以展现自己的品牌形象。

  据了解,此次糖酒会参展的河南酒企达50多家,展出面积、布展投入等均创历史纪录。

  糖酒会上的表现只是一个侧面,近两年来,豫酒在市场上的表现也越来越抢眼。

    营销大战各显异能

  新中国六十华诞,举国欢庆。表现1949年建国历史的电影《建国大业》更是掀起了一股热潮。有着去年凭代言人张丰毅嫁接到《赤壁》的成功营销,宋河再次打起了《建国大业》的营销大旗,“中国性格,宋河粮液”叫响全国。 

  仰韶酒业则请来著名导演陈凯歌执导仰韶文化宣传大片,并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了“中华名人 走进渑池 品味仰韶”的会议。

  当年豫酒三雄“张宝林”中的林河则把新品发布会开到了北京钓鱼台国宾馆。更是首创“三香”概念,研发推出“三香和谐酒”。

  近几年来,豫酒营销招数频出,甚是活跃,仅聘请形象代言人,豫酒就有张丰毅、鲍国安、刘劲、周华健、陈道明、陈凯歌、陈建斌等众多明星的加盟。

  营销的白热化,也是豫酒市场活跃的表现,是豫酒渐渐复苏的表现,有人把它归于体制的改革。  

  宋河是最早的改制者之一,通过几年的发展,如今已遥遥领先。

  在黯然结束了与健力宝的短暂“姻缘”之后,2006年4月,宝丰酒业被本地企业洁石集团收购。经过三年多的发展,如今,宝丰酒业明确了“清香型”的产品定位和“做深做透河南市场,有重点地向省外扩展”的市场定位。

  2007年1月,金融专家凌洪武以1.5亿元的巨资整体收购了林河酒业,使林河成功实现改制。3年来,凌洪武一直在思索如何在当今白酒竞争异常激烈的情况下给林河找出一条差异化发展的路子。林河“三香和谐酒”的成功面世,终于使他的理念成功着陆,也给这个豫酒贵族带来了复兴的前景。

  张弓自2003年改制以来,已由原来的输血企业变成造血企业,产品质量的提升,市场的扩展,销售额大幅增长,实现了三级跳。

  2009年3月底,伊川杜康和汝阳杜康宣布合并。标志着恶战多年的“二杜”终于化内斗为团结,也为杜康品牌的发展带来了无限可能。

   2009年7月23日,鹏威国际集团(香港)有限公司入主赊店酒业,之前改革一波三折的赊店酒业完成改制。此举也标志着豫酒几大品牌基本改制完毕。

  理顺体制,新资本的加入,营销理念和管理方法的变化,使豫酒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

  但是,豫酒大谈复兴数年,上百家的河南酒企中却至今没有一家销售额达10亿元的企业。复兴的路还有多远?

  复兴道远

  “没有兴过,何谈复兴?” 宋河酒业的东家河南辅仁集团董事长朱文臣对“豫酒复兴”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

  但河南省酒业协会会长熊玉亮的看法却不相同。他认为,河南酒业还在爬坡,距过去的辉煌还有点儿距离。

  到底是什么阻碍了豫酒的发展?

  “体制。”南永红认为,“想走快,必须轻装上阵。”他说,但几年前河南酒企大多没有彻底改制,深受体制制约。

  张弓酒业销售公司副总经理张少林却有着不同看法,“豫酒是拼价格拼‘死’的。”他引用一句流行语来表达他的观点。他认为,豫酒常把“拼价格”当作主要的营销手段,最终带来的是品质的下降,最终使产品失去了竞争力。

  参加此次糖酒会“千商大会”论坛的博鳌亚洲论坛秘书长龙永图也认为,质量是关键。他说,质量与营销是皮与毛的关系,“皮之不存 毛将焉附?”他特别指责一些酒的宣传很好,但质量却不能持续保持一致。

  而在熊玉亮眼中,豫酒复兴缓慢是深层次的原因。有宏观经济的左右,也有地方经济环境的制约,另外,一个企业发展得好坏,与掌舵人关系密切。

  虽然近年来河南酒企纷纷改制,大量民资进入白酒行业,但其中鱼龙混杂。其投资目的、行业经验、投入程度、管理水平等都不相同。

  有些人是真正想踏入这个行业,有些则可能是误打误撞进来的。这其中有些人对酒的认识很浮浅,看到酒价很高,造酒成本很低,以为是暴利行业,就一头扎进来。但进来之后才发现无法掌控。

  所以,有些企业改制后得到了迅速发展,有些重组多年依然毫无起色,也有些最后黯然退出的。

  也有人真心想做这个行业,但却不得其法。有钱不知道怎么花,事倍功半。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企业的发展。

  所以,虽然改制基本完成,但是否有利于企业发展,还有待检验。

  此观点得到了某资深业内人士的认同。他认为,近年来,豫酒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着很多企业品牌定位模糊、营销失误等问题,制约着其发展速度。

  “茅台的一句‘国酒茅台’就是它的内涵和品位,始终如一。”他说,“一个稳定的价值观和文化内涵并不是一成不变,可以完善,但也不是常常颠覆性变化。”而河南有些企业就走入了这个误区。

  该业内人士用“好大喜功”来形容一些豫酒品牌在产品定位、营销中的问题。一些企业动辄到北京举行发布会,打造数千元、数万元的产品,但是其品牌张力和资源支撑却不足以达到这个水平吗?“如果不能做成全国性的市场,甚至连河南市场还做不好的情况下,到北京去开发布会是不是一种资源浪费?做上万元的产品,品牌张力能撑得起来吗?”

  “这些问题需要慢慢解决,豫酒的发展还需要时间。”熊玉亮认为。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