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3-132:40:54□石愈
头破血流的战斗最近一段时间,全国各地的电信市场战报频传,部分电信企业已经走入了利益驱动竞争的
误区,严重地阻碍了电信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在全国一系列电信运营商的竞争中,浙江温州的电信运营商,已经把恶性
降价的标准拉到了最底线,让恶性价格竞争变成了运营商之间头破血流的战斗。去年,温州联通首先推出了“交50元话费
送
市话自由打”的新资费服务,而后相继又推出了网内通话费6元包月及今年的交230元打900元(免收月租费、来电显示
费、含450元市话费、450元长话费及漫游费,不含短信)的资费标准。与此同时,温州移动在面临大批用户转网的压力
下,被迫推出了针对联通的市场举措,交136元打500元的策略,两家运营商的市场形成了价格对峙。如今,温州的电信
市场已经进入白热化。温州电信市场竞争已经接近极限,联通一打二(移动、电信),移动一对一(电信)、电信腹背受敌。
联通依托自己制造的价格优势,可以轻松的抢夺移动和电信有效用户,分流电信的高端客户,挖走移动的中、低端在网用户。
与此同时,移动在和联通打守城战役的时候,也向电信宣战,导致电信固话四分五裂,在这样的市场现状下,如果恶性资费竞
争不能得到有效的管制,运营商的命运必“囚徒困境”过度竞争恶果凸显信息产业部电信研究院政策研究部陈金桥、周光斌、
续俊旗、朱金周四位高级研究员认为:目前电信市场格局处于打破垄断的初期,电信行业仍然处于高速发展时期。无论新进入
者还是市场主导者均有一定动机发起价格竞争,前者为争夺市场份额,后者为保持市场优势。从此意义上讲,价格竞争也许是
产业发展的一个必经阶段。但是,在电信业规模和市场竞争格局都已经发生重大变化的情况下,此起彼伏的“价格战”的消极
后果将越来越明显。第一,价格战不利于电信产业的长远发展。价格战注定是把“双刃剑”,在抢占对手市场份额的同时,也
因大幅度降低价格导致原有利润的流失。价格战纯粹依靠价格的刚性起作用,在商场上是低层次的竞争,一旦被竞争对手反复
“克隆”后,将进一步使价格战的范围扩大,引起全行业的价格战,同时整个行业利润水平骤减,从而降低了产业的长远发展
能力。另外,由于国内六大运营商无一例外都是国有企业,价格战的直接后果还必然造成国有资产的流失,这对实现国有资产
保值增值的目标显然是不利的。第二,价格战不利于提高产业的国际竞争力。电信业国际化已经成为产业发展的趋势,加入W
TO是我国融入这个过程的新起点。我国电信运营商的国际竞争力与全球性跨国电信公司相比,各方面都有很大差距。价格战
主观上会削弱企业在技术研发和业务创新方面的意愿,客观上会减少研发投入的财力人力。企业核心竞争力因而萎缩,甚至没
有可能培育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进而降低行业的国际竞争力。第三,价格战不利于培育用户忠诚度。用户忠诚度是电信运营商
取得竞争胜利以及扩大和保持市场份额的关键。价格竞争虽然短期内可以使消费者剩余增加,扩大消费者偏好范围。但是,消
费者也将面临未来高价垄断的后果,更重要的是,消费者首先面临的可能是低价格带来的低服务质量风险。价格战也可能扭曲
消费者的消费心理。在信息产业部最新公布的截至2002年年底的中国运营商业务收入排名显示,去年全年,几大电信运营
商通信业务收入共完成4576亿元,比上一年增长了14%。但来年能否实现11%的增长还不能打包票。其中最大的挑战
就是IP技术的日益普及以及由价格战带来的增量不增收。2002年1-9月全国每用户月均电信消费为83.5元,比去
年同期下降11.5%。导致ARPU值下降的不仅仅是低端用户的加入,同时,激烈的价格战也是重要的因素。从信息产业
部对外公布的相关内容来看,温州电信市场的这一现状,必须以强化管理入手,才可以完全根本的解决恶性竞争的问题,由此
来有效保障国家和消费者的切身利益。互联互通挑战管理层据业内人士分析,价格的恶性竞争是影响电信运营商网络之间互联
互通的关键。在竞争演变为恶性竞争或过度竞争的过程中,部分运营商网络之间出现了通而不畅的现象,消费者成为首当其冲
的受害者,比如去年屡屡出现的部分地区消费者感到电话难打或打不通,便是由于电信网之间的互联互通不畅所导致。电信网
络的互联互通难现象已经影响到了中国电信企业的健康发展。面对中国电信产业有可能会出现的价格竞争危机,信息产业部副
部长张春江曾经在去年年底对外公开表示:“互联互通是电信企业间的一个基本关系,保持畅通的互联互通是电信行业的一个
基本行规,信息产业部将协同各地通信管理局加强企业间互联互通的协调,并将这一工作作为整顿和规范电信市场经济秩序的
重中之重。具体措施有:建立会议和通报制度、完善互联互通的技术标准、与多方合作建立以成本为基础的互联互通结算体系
等。他表示,通过企业间的合作、政府的协调和新闻媒体与消费者的监督,相信电信企业间的互联互通会得到相当的改善。”
据悉,近期信息产业部正在建立一项网间通信质量监测制度,以增加取证能力。但互联互通问题从根本上并不是技术
问题也不是电信运营商自身觉悟的问题,而是互联互通的机制问题。因此,无论是采用行政手段还是技术手段,都很难取得满
意的效果。而只有遵循市场规律,并基于国家电信普遍服务的精神,建立起一个完善、公平的竞争机制,互联互通的问题才能
得到彻底的解决。然而,一个机制的建立和完善需要很长时间的探索和实践,因此,解决互联互通问题无疑是政府相关部门所
要面临的最大挑战。(13H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