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股独大关联交易管理不善效益欠佳 甘肃上市公司寻求突围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3年03月17日 07:19 中华工商时报 |
|
2003-3-172:50:13□本报记者赵民望
对于势单力薄的甘肃省上市公司来说,有望于年内发行上市的敦煌种业和莫高实业,将壮大资本市场的陇
股板块。遗憾的是,此前甘肃已成功上市的18家公司,在实现了资本的快速扩张的同时,并未给投资者带来更多的惊喜;资
本市场上的整个陇股板块显得“很寂寞”。而有关调查认为:已上市公司数量少,规模小,效益差,拟上市公司后备资源不
足
,此现状已严重制约了甘肃资本市场的扩张。据统计,截至2002年底,全省18家上市公司A股总股本达到47.1亿股
,比1999年增长154%;市场总值273.6亿元,占当年GDP的23.6%。从2002年中期报告来看,16家
上市公司(不包括2002年下半年新上市的海龙科技和迁入兰州的国投电力两家公司)的净利润占据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
利润半壁江山,已成为甘肃企业的脊梁。同时,近10年的发展中,甘肃省上市公司累计募集资金80.16亿元,先后投入
99个重大项目的建设。这些项目的建设为上市企业产品升级换代、产业结构调整发挥了重要作用。对此,有官员评价说,事
实上作为甘肃企业进入国际、国内市场的领头雁,上市公司的贡献还在于:其现代企业组织结构的建立、产业和产品结构的调
整、资源结构的优化配置等措施,为全省国有企业改造、改制和改组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上市公司与国内外大集团、大公司的
合作,为甘肃企业进入国际市场趟出了一条积极可行的道路。与此同时,虽然甘肃省已有18家上市公司,但是上市公司数量
少、规模小,更是“陇股”在资本市场沉寂的现实。截至2002年底,全国境内上市公司已达1224家,市价总值383
29亿元。而甘肃上市公司在全国所占比例尚不及1.5%,市价总值所占比例只有0.7%。与上市公司数量少、规模小相
对应,甘肃省上市公司效益的不稳定,已在资本市场得到了验证。1999年到2002年中报期间,全省上市公司平均每股
收益分别为:0.27元/股、0.26元/股、0.13元/股、0.08元/股,呈明显下降局势。从2002年中报来
看,在全省16家上市公司中(不包括海龙科技、国投电力),有3家亏损,12家公司利润同比不同程度下滑,运行较好的
兰州铝业、荣华实业,其每股收益也只有0.182元/股和0.180元/股。在已上市公司表现出效益低下的同时,全省
上市公司更是缺乏后备军。据记者观察,由于全省经济的发展面临许多问题,“工业强省”的战略正在起步阶段,甘肃的工商
企业整体上表现低迷,因而短时间内很难诞生出一批强势企业。目前,全省现在拟申请上市的公司仅有15家,并且这15家
拟上市公司中,又有11家公司的前期准备工作尚未完成。值得重视的不仅仅是已上市公司的效益,甘肃省上市公司后备资源
的不足,已经严重影响了甘肃证券市场的持续发展。甘肃上市公司效益不佳及上市公司后备资源不足的问题,已经引起了相关
部门的关注。据悉,省经贸委曾于去年配合中国证监会兰州特派办深入甘肃16家上市公司做了大量调查。从调查的结果来看
,“一股独大”的问题相当突出。截至2002年中期,全省16家上市公司中,控股股东持股比例占51%以上的有7家,
持股比例占20%至51%的有9家。有关人士分析认为,“一股独大”问题的出现,导致大股东基本控制了全部董事、监事
的选举权,进而控制了公司的经营管理,造成控股股东对经营者的监督约束作用有限。另一个显著的现象是,全省上市公司的
90%为国有控股企业,上市企业的主管部门或控股股东对公司行政干预过多。再次,全省大部分上市公司是通过国有企业改
制上市的,其与控股股东之间在产品销售、原料供应等方面关联紧密,经营独立性相对较低,部分上市公司甚至还不具备独立
完整的供应、生产、销售系统和面向市场独立经营的能力。导致上市公司效益欠佳的另一个原因是,全省上市公司在资产重组
和募集资金使用方面,存在不少问题,其效果并不理想。1999年以来,全省有80%以上的公司进行了各种形式的并购重
组,但从运行的效果看,尚未达到调整产品结构、提高核心竞争力和企业经济效益的目的。究其原因,动机不纯是导致效果低
下的主要原因。检查中发现,在并购重组中,有的上市公司为了融资需要,有虚假并购之嫌;有的是权宜之计,没有长远考虑
;有的只重形式,没有实质性进展。另外,全省上市公司在募集资金使用方面也有偏差。有的投资项目决策失误,已经造成损
失;有的找不到项目,致使资金闲置;有的动机不纯,圈钱“挪作他用”;有的撒了“胡椒面”,资金优势得不到发挥;有的
用于弥补亏损、归还贷款。当然,在资金使用上,一个被忽视的历史问题是,脱胎于国有企业的上市公司在改制上市时带走了
优良资产,留给控股股东的资产质量差、社会负担重,造成其经营困难,直接影响了上市公司的规范运作。对于如何解决甘肃
上市公司存在的问题,业内人士指出,一方面,由于全省上市公司大部分由国有企业改制而来,历史遗留问题较多,因此这些
问题必须依靠政府,通过体制的不断完善来逐步解决;另一方面,上市公司存在的投资决策科学性欠缺,募集资金管理不善,
内部管理制度不落实等这些属于公司自身经营机制和管理水平方面的问题,只有依靠公司转变经营机制,狠抓内部管理来解决
。由于提高上市公司的核心竞争力,涉及技术、资金、机制、管理等诸多矛盾,只有以企业的市场化重组为契机,推进现代企
业制度建设方可解决。日前,三毛派神与上海开开实业所进行的重组,无疑是一个重要的导向。对于企业并购重组,甘肃省已
提出了明确的方向,即鼓励上市公司进行跨所有制、跨地区甚至跨国界的行业和资源整合,在地区和行业内迅速做大做强。(1
7G2)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