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区域金融中心:深圳有戏?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3年07月15日 08:56 中国经济时报 | ||
本报记者 郭少峰 张孔娟 “近些年来,深圳的金融业在全国的地位有所下降,”深圳市代理市长李鸿忠7月7日在深圳市人民政府三届四次全体(扩大)会议上提及广东省深圳市的金融业发展时,没有掩盖近两年深圳所遇到的问题。 李鸿忠强调,深圳金融业的现状与一些外部条件变化有关系,但同时深圳的主观重视不够、改革开放力度不够大也是一个。这是6月18日李鸿忠被深圳市三届人大常委会第25次会议任命为深圳市副市长、代理市长后,在公开场合第一次关于深圳市金融业发展的谈话。 确实,深圳市在当代中国金融史曾经扮演着重要的角色,1992年以前,深圳一直是对外资金融机构最早开放的城市,是中国金融业改革的试验田和窗口,在这里也留下不少中国当代金融史上的第一。 中国最早的股份制商业银行——深圳发展银行和招商银行1987年创办; 第一个股票交易所——深圳交易所1990年成立; 中国第一家非国有保险公司——平安保险公司1992年在此诞生。 然而,随着中国金融业改革开放的深入,上海和北京金融业的迅速发展,作为金融业改革试验田和窗口的角色已被人们逐渐淡化。 招商银行把信用卡中心设在上海,一些基金公司也把注册地迁到了上海,原定于2000年在深圳开办的创业板目前仍然眉目不清。 2000年9月深圳交易所停止在主板市场的新股发行,尽管也有媒体说,中国证监会已原则同意深圳交易所恢复新股发行,但还没有来自证监会和深圳交易所的声音确认。 今年5月12日,深圳发展银行(以下简称“深发展”)“撤消过渡期管理委员会”的一则公告严重影响了深圳作为金融改革试验田和窗口的形象。本来在去年8月美国新桥投资公司NewbridgeCapitalInc.X.NBG将成为深圳发展银行第一大股东的消息被媒体披露后,深圳的形象陡然提升,《华尔街日报》称之“被视为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 而深圳发展银行今年5月12日的“撤消过渡期管理委员会”的一则公告宣布了新桥投资公司入主深圳发展银行受挫。 尽管如此,李鸿忠仍强调,金融业是深圳的三大支柱产业之一。副市长李德成也表示,深圳市发展金融业的信心和决心没有变,“仍然要坚定不移地向建设重要区域性金融中心的目标迈进”。 李德成还提出,要加强地方金融服务机构建设,增加编制和人员,尽快完善落实鼓励扶持金融业发展的各项优惠政策,竭尽所能为金融机构提供一流的服务。 据悉,深圳市委、市政府决定单独成立一个金融服务办公室,下设三个处,专门为金融企业提供服务。 今年3月,深圳市已经出台了有18项条款的《深圳市支持金融业发展的若干规定》(以下简称《规定》),被认为是进一步巩固和强化以往深圳市向区域金融中心地位所做出的努力的一种举措。 其中包括设立金融资产管理办公室和金融发展决策咨询委员会,专门为在深圳的金融企业做各种服务和监管工作。规定要设立“深圳金融资金发展专项资金”,专项用于支持深圳金融业的发展;市政府还设立金融创新奖,用于奖励和表彰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活动成果显著的金融机构及有关人员。 同时,为吸引金融企业将总部或地区总部设立在深圳而在注册登记、引进人才、境外培训、出入境手续乃至于金融企业的中高层管理人员的家属调入和子女就学等方面提供便利。 深圳市代市长李鸿忠和常务副市长李德成都强调了同香港合作的重要性,要大力推进深港金融合作,特别是在《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英文简称为“CEPA”)实行后,要支持金融业与香港建立更加密切的合作关系。 6月29日,香港特区政府与中央政府签订的CEPA中规定,降低香港银行内地市场的资产规模要求:将设立分行和设立法人机构的资产规模要求由原来的200亿美元降至60亿美元。 新华社分析说,这将促进更多的港资银行进入深圳银行业参与竞争。截至2002年12月,香港有8家银行符合进入内地市场的新标准线,其中中信嘉银等5家银行在深圳尚未设立分支机构,地理位置上的优势和《规定》的诸多优惠条件,都会对香港本地银行产生较大的吸引力。 同时香港证券专业人员可依据相关程序在内地申请从业资格,香港居民中的中国公民取得中国精算师资格后以及香港居民获得内地保险从业资格后,可在内地执业。由于地理位置的优势,这些优秀的金融行业从业人员将首先进入深圳,这将有利于增强深圳金融业的创新能力,提高深圳金融业的服务水平和国际化程度。 免费注册上网开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