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走出香港“财爷”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3年08月18日 15:23 粤港信息日报 | ||
今年8月4日,51岁的唐英年接替梁锦松,出任香港特别行政区财政司司长,成为香港新“财爷”。短短几天,海内外各大媒体上出现了“唐英年——祖籍江苏无锡”的字样。唐英年的祖籍到底在无锡哪里?唐氏家族的根在哪里?笔者来到唐氏家族的发祥地江苏无锡锡山区羊尖镇严家桥村。 羊尖严家桥:唐氏家族发祥地 无锡唐氏原是常州人氏,祖先唐荆川曾任明朝兵部侍郎。明朝末年,唐氏第11世中的一支移居无锡。到唐懋勋已是第16世。唐懋勋(1800-1873)号景溪,是唐英年的父亲唐翔千的太曾祖父,被现在的唐氏子孙后辈尊称为景溪公。 1860年,太平军开始进攻南京,战火迅速烧向江南。唐懋勋为了逃避战争,携妻儿老小一起来到无锡严家桥。唐懋勋觉得这里静中有闹,闹中有静,是避开战火的好地方,又是今后图谋发展的新起点。于是他先在集市中心双板桥堍开设了一家“春源布庄”,数年便获厚利。从此,“春源布庄”这块金字招牌,开始长久留驻在严家桥这块风水宝地的史册上,同时也标志着唐家由此发迹,跨出了坚实的第一步。 家业兴旺,使唐懋勋决心扎根在严家桥。他抓住无锡战乱后人口锐减、地价大跌的机会,大量购进土地,之后,又在市镇河西、春源布庄南面兴建了唐氏仓库囤积粮食。为方便水路运输,又建造了唐家码头,现在,严家桥尚保存着唐氏仓库的部分建筑和唐家码头。唐家码头前的永兴河,即使在20世纪70年代,也是羊尖和周边乡镇通往大运河和无锡的主要交通运输河道。 来到严家桥后的唐家,没有多久就发迹成了无锡东北乡的首富,威望震撼城乡。 唐氏家族:民族工业四大家族之一 1866年,唐懋勋到严家桥后的第六年,便把家业交给了唐洪培、唐福培两个有经商才能的儿子经营。兄弟俩继承父业后,更是经商有道营业有方,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唐懋勋的第三代“镇”字辈和第四代“源”字辈大都在严家桥出生成长,从小受到良好教育和培养,因此人才辈出,他们不满足唐氏家族在严家桥已有的成就和产业,纷纷走出严家桥,到无锡、到上海、到更大的天地中创业奋斗。 从20世纪初开始到三四十年代,他们在上海、无锡兴办起一个又一个唐氏工商企业,像无锡的杨万和布庄、九大布行、九余绸布庄等以及著名的庆丰纱厂、协新毛织厂、丽新纺织印染厂、九丰面粉厂等早期都是由唐氏家族创办的。 唐氏家族是一个神奇而又庞大的家族,唐家的子孙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他们似乎具有擅长经商的遗传基因,经商办实业的能力一代更比一代强。唐氏在无锡投资企业成功后,又不断把资产扩展到上海,在上海办起了一个又一个唐氏工商企业。解放后,唐氏家族重点选择在香港发展,现今唐氏家族的后代,已遍布海内外,有许多人成了名闻海外的著名实业家。唐英年已故祖父唐君远,曾是上海市政协副主席,被内地视为爱国资本家。 1974年,唐英年的父亲唐翔千打破美国棉垄断提供的局面,成为首位使用内地棉的香港厂商。近年来,唐翔千大力投资内地,在上海、广东东莞、无锡等地建立了一系列企业和公司,无锡的中萃公司、太平针织、佳福大厦等合资方中频频出现唐氏家族的身形。唐翔千还当选为第七届全国政协常委,是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咨询委员会委员。 唐英年:与无锡“情深谊长” 无锡太平针织有限公司是唐氏家族投资的一家专业生产针织服装的合资公司,公司副总经理唐建年在接受笔者采访时称,唐英年1952年生于上海,后去香港,是景溪公的第六代子孙。唐英年虽然没有生在无锡、长在无锡,但他的履历表上始终填写着“祖籍江苏无锡”。 获悉唐英年出任新职,无锡海外联谊会迅速代表无锡的父老乡亲向唐先生发去贺电,而唐英年也立即给家乡回电:“香港正面对史无前例的挑战,包括经济转型、失业、财赤、通缩等问题,我深深感受到财政司司长这职位在这关键时刻所肩负的重大责任,以及香港市民对特区政府的期望。” 唐英年与他父亲一样,一直心系着家乡的发展,多年来唐家扶助家乡的教育、老年和残疾人等福利事业的义举持续不断。唐英年曾多次回锡,最近的一次是去年12月10日,时任香港工商和科技局局长的唐英年,率领香港工商代表团一行32人来锡山访问,在当地领导的陪同下考察了锡山经济开发区,参观了长江精密纺织公司和大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对唐英年担任香港财政司长,无锡人甚感骄傲,因为唐氏家族的根就在无锡。据中新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