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檀:混合所有制破题是件大事

2014年02月21日 02:15  每日经济新闻 

  每经评论员 叶檀[微博]

  混合所有制破题,这是中国经济的大事。

   混合所有制做得好,增强中国经济活力,使大而笨重的国企瘦身增效,做得不好,民企资产填入国企无底洞,为国企输血。更糟糕的可能性是,把混合所有制变成做低资产价格、利益输送的过程。时移世易,现在没有人举着枪逼迫民企进入国企。

   2月19日下午,中石化[微博]公告,公司董事会审议并一致通过 《启动中国石化[微博]销售业务重组、引入社会和民营资本实现混合所有制经营的议案》。董事会同意在对中国石化油品销售业务板块现有资产、负债进行审计、评估的基础上进行重组,同时引入社会和民营资本参股,实现混合所有制经营,其中,社会和民营资本持股比例将不超过30%。消息一出,油气混合所有制概念股大涨。

   中石化起到引领作用,以后各行业混合所有制或将蔚然成风。

   但是,2月12日,任志强[微博]在亚布力论坛上表示,混合所有制定义不清,是个伪命题,民资进入不会起到什么效果,而国有企业管理层可能借产权变化改变治理结构 “化妆逃跑”,混合所有制执行不下去,“混合的结果,不是国有的侵吞民有资产,就是民有的侵吞国有资产,一定是这两种结果,不会有第三种结果。”

   这种担心不无道理,但遭遇到其他温和派人士的反驳,温和派认为,从国企的二、三级子公司实行混合所有制,可以改变目前垄断而低效的现状。

   混合所有制的前提是建立双方认可的游戏规则,而后照章执行。如果把股权多元化叫做混合所有制,那么重要国企的核心资产上市,都已实现了混合所有制,结果有目共睹,不停地重组、上市、融资。此次中石化拟引入的资本包括社保基金、保险、私募,也可以有各类大型民营企业,如果是社保与保险,无异于引入大型投资者,徒有改革虚名。按照以往的模式重组上市,不会触动庞大的国有企业,而市场已经无力再为僵尸公司买单,只有改革才能让市场振奋,混合所有制题材的热炒将证明这一点。

   中石化推出的计划野心勃勃。

   首先是资产规模庞大。据《第一财经日报》报道,中石化拟重组的油品销售业务属于其“销售事业部”板块,中石化在近几年来成为中国最大、世界第二的成品油供应商,有遍布全国的销售网络。在各地约有30家地方石油销售公司,同时还有中石化(香港)有限公司、中石化森美(福建)石油有限公司(中外合资企业)及中国石化销售有限公司等。截至2013年底,中石化销售业务板块拥有自营加油(气)站30532座、成品油管线超过1万公里、储存设施的总库容约1500万立方米。2013年境内成品油经营量持续增长至1.65亿吨,同比增长3.8%,零售量1.14亿吨。

   沪市上市的中国石化总资产2012年底为1.2万亿元,营销及分销板块经营收益426亿元,抵销事业部间销售收入占合并经营收入比例53.6%。看来中石化是拿出了一块大头资产向各路资金吆喝进场,要吸纳的资金以千亿计,没有上百亿资金的企业或者投资公司,根本买不到登船票。

   公司大小都不能以势压人,许多动辄拿新加坡国企说事的人营造出国企也可市场化的假象,成功的企业有共同的特点,在法治市场下遵守共同游戏规则,以利润为追求目标。

   中石化要展现出混合所有制的改革诚意,而非圈钱诚意,需要事先按照法律法规厘定游戏规则。比如请独立第三方评估资产,比如混合所有制下的第三方重要股东如何监管分享收益,比如万一出现利益输送如何纠偏,比如在中石化万一违规民资股东如何获得救济?

   魔鬼隐藏于细节,区分圈钱还是改革,关键在于游戏规则的科学设计和严格执行。中石化打开了一个大盖子,盖子里面的内容将直接决定,未来的混合所有制改革能否成功,能否取信于民。在设计改革之前,不要忘记股市圈钱的悲惨教训,中国再也经不起新一轮折腾了。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冀文林郭永祥履历背景暴露巨大腐败网络
  • 体育魔兽20+13火箭胜湖人 欧冠阿森纳0-2拜仁
  • 娱乐大张伟:春晚观众没花钱 我凭啥真唱
  • 财经国五条出台一周年:房价普涨调控目标落空
  • 科技北京公交WiFi一小时3元部分成摆设
  • 博客方舟子:不要轻信最强大脑“超能力”
  • 读书优劣悬殊:抗美援朝敌我装备差距有多大
  • 教育最牛求职简历仅34字被赞萌 考研成绩
  • 李迅雷:城镇化均衡观念下的非理性
  • 袁一泓:香港楼市没有启示
  • 江濡山:断电是政府卡民营实体的狠招
  • 林采宜:信托刚兑是福还是祸?
  • 朱大鸣:唱空楼市伤不了房地产毫毛
  • 叶檀:公务员体制如何打破黄宗羲定律
  • 陶冬:新兴市场值得买吗?
  • 连平:流动性问题再反思
  • 李锦:大集团重组成国企改革两大看点
  • 张庭宾:万吨黄金为人民币危机兜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