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朝日新闻社记者野岛刚在《两个故宫的离合》之外,另一本有关中国文物的书籍。书中,他将溥仪把《清明上河图》带出紫禁城之后至今的历史予以呈现。为了厘清这幅北宋杰作的多舛命运,他辗转沈阳、开封、北京、南京等地,采访了当年重新发现此画的杨仁恺的朋友。除了《清明上河图》流落的历程,书中也就画本身的内容作了考证,对比今昔开封城风土人情的变化。作为一名外国记者,他对中国传统绘画的了解却非常深入、准确。
有律师为被告老鼠辩护,称它们不出庭的理由是每条公路和小道上都有猫,而任何法庭都不能谴责一只害怕猫的老鼠,法庭因此真的推迟了案件的审理。而十六世纪时,有陪审员因为私带冰糖、甘草作为零食到陪审室内而被监禁,并被处罚二十先令。吃了无花果的陪审员,每吃一颗罚5英镑;另三个承认带了苹果,但是没有吃,被处罚四十先令。近代,律师在陪审团面前以眼泪博取同情竟然曾经受到法院的肯定,而且该法院还表示如果律师能控制自己的眼泪,那么在适当时机流泪也可以考虑作为律师的职业技能。
通过诙谐或残酷的故事,卡德里引领读者走完了西方三千年的审判历史,展示了人类审判进化的过程。卡德里是纽约律师协会会员,他用讲故事的方式向读者讲述关于正义的宏大主题,告诉我们,那些看似荒诞的审判,其实正是当下所看到的一些审判的根源。只有将法理的基本原则渗透、铭刻在人们的内心,审判才会越来越公正,法治也才会真正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