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馥李 何云欢
煤炭卖得不好,鸡西经济就不好。这个逻辑,每一个鸡西人都有深刻的领悟。
出租车司机小高之前就在一家私营煤矿开翻斗车。两年前,当煤炭价格下挫时,这家煤矿由盛而衰,迅速减产。去年,已经挣不到钱的小高,从煤矿出来跑出租车。至今,这家煤矿还欠着他大半年的工资。
小高的父亲仍在一家煤矿里工作,干的是一线采煤的工种。在前两年,老矿工老高月工资在8000元以上。如今,收入腰斩,只能拿到4000元左右。
民营煤矿效益不好,作为国有企业的黑龙江龙煤鸡西矿业有限责任公司,也面临亏损。鸡西矿业集团宣传部副部长刘维久说,“员工收入普遍减少,现在一些煤矿的井上辅助工种,只能拿到一千四五百元的工资,这几乎就是最低生活保障线了。”
煤城困厄
鸡西煤炭开采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06年。虽然鸡西煤矿地质赋存条件不算很好,但煤种比较齐全。
新中国成立后,鸡西的煤,一直是东北地区工业运转的上佳“食粮”。在其最为辉煌的上世纪90年代,中国只有另一个煤城大同,可以与鸡西媲美。
但是,鸡西的煤炭主要市场是在东北三省。在煤炭行业下行的形势下,鸡西煤炭严重滞销。与山西或蒙西的煤炭相比,鸡西煤炭开采成本高且远离主要消费市场,处于非常不利的竞争局面。如果说山西的煤炭尚可微利或保本,那鸡西的煤矿,就会亏损。
刘维久说,作为规模庞大的国有煤矿企业,鸡西矿业有限责任公司处境尴尬,虽然卖多少亏多少,但煤矿生产还得继续。如果完全停产,很多设备和矿井就可能面临报废,那样损失更大。
相比新成长起来的煤城,鸡西上百年的采煤史,还让它肩负了一个沉重的历史包袱:棚户区改造和采煤沉陷区治理。
因为先有煤矿,后有城市。围绕独立工矿区形成的城镇,始终伴随着巨大的历史欠账:低矮的平房随处可见,现代城市的公用设施缺失。由于采空区的存在,鸡西的地下,遍布一个又一个空洞,地质沉陷导致众多房屋成了危房。
在鸡东县哈达镇东风村,紧邻村庄南面,可以清楚看到沉陷下去的地面和浸出来的水,形成了一个又一个水塘。而东风村的很多村民,早已人去屋空。
鸡西市棚改办的工作人员秦四凤说,这两年,鸡西市都面临繁重的棚户区改造和沉陷区治理,但鸡西市是典型的“小政府、大企业”,在财政收入增长乏力的背景,要完成这些工作,压力非常大。
十年周期
拐点出现在2012年。之前,鸡西市地方财政收入逐年攀升,在2012年完成54.3亿元,达到历史顶峰。接下来的2013年,这个数据变成了33.4亿元,下降22.72%。在即将结束的2014年,预期仍将下滑。
早在1998年的时候,鸡西市市委就曾提出要跳出煤坑求发展。那时,煤炭市场正处于上一个低谷期。
但这一跳何其艰难。王轶说,鸡西处于东北地区较为偏僻的位置,物流成本过高,工业产业很难在此落地。这些年,鸡西发展了一些煤机制造产业,但如今也一并衰落下来。
本世纪之初,煤炭市场熬过了低谷,大量的社会资本,又重新将注意力集中在采掘业上。鸡西境内,一度小矿井林立。与很多资源型城市的境遇相似,政府的引导,在煤炭市场向上走的时候,显得非常乏力。煤炭带来了财富,这些财富却没能转化为新的产业。
在鸡西矿上工作了近40年的刘维久说,作为国有大矿,鸡西矿业有限责任公司背负着沉重的体制包袱,很多社会职能还没有完全剥离。
在整个鸡西市,鸡西矿业有限责任公司所属的单位和承担的社会职能,几乎构成了并存着的另一个“城市”,这些公共服务体系,对应着鸡西矿业有限责任公司数量庞大的离退休职工。在鸡西,因为特殊的历史沿革,这套体系仍然执拗地存在着。
正是因为这样,让鸡西与众不同。刘维久说,即便在刚刚过去的煤炭黄金十年里,鸡西也不见得多么辉煌,因为它要还前一个周期的历史欠账,没有太多积累。刘维久比喻说,与其他资源型城市比较,面临同样的气候环境,人家吃两片药就好,鸡西得打点滴。
刘维久说,根本性的扭转困境,不是短期可以实现。好在鸡西矿业有限责任公司作为国有大矿,积累了一支技术和经验都十分过硬的产业队伍。现在,他们正在尝试一条对外输出技术和人力资源的路径,最近已经和陕西一家民营煤矿达成合作,将鸡西矿业有限责任公司的采煤班组及配套工种,整建制地输出到那里,相当于去“打工”。
转型之手
今年9月,国务院出台《关于近期支持东北振兴若干重大政策举措的意见》(即28号文),其中,特别提到了以黑龙江省鸡西、双鸭山、鹤岗、七台河四大煤城为重点,研究布局若干现代煤化工及精深加工项目。
有28号文的“东风”,今年9月,住建部部长陈政高曾到鸡西专题调研采煤沉陷区治理。其后,在采煤沉陷区治理以及棚户区改造这两个项目上,鸡西一共争取到了1.63亿元,占国家整个启动资金的10%。“这对鸡西是雪中送炭。”鸡西市发改委东北振兴办副主任王轶认为。下一步,鸡西还在争取,在公共服务和民生项目的投入上,国家能参照西部的政策来执行。比如建学校,原来是中央财政负担30%,其他70%由地方配套;下一步,则有可能变成70%由中央财政投入,30%由地方配套。这样地方财政的负担就可以大大减轻。
同时,黑龙江省在促进经济稳增长的65条措施里,也针对以鸡西为首的黑龙江四煤城,提出了专门的扶持措施。例如,黑龙江省级融资平台为四煤城棚户区改造提供融资支持;省政府对四煤城区级财政出现的欠发工资等困难,提供5亿元财力保障支持;同时省财政还安排1亿元预算内基本建设资金,支持四煤城采煤沉陷区治理。
在王轶看来,鸡西的转型机遇就是抓好煤化工这个好时机,把煤炭的产业链拉长,引进大型的煤化工项目,做煤炭产业的精加工。而这次,对鸡西有利的政策,就是国家发改委针对黑龙江四煤城,允许发展煤炭的下游产业了。在国家对煤化工产业进行限制和调控的背景下,这是极大的扶持。
另外,鸡西还有一个储量丰富的矿藏——石墨矿。11月底,中国矿业联合会授予鸡西市“中国石墨之都”的称号,这在鸡西市看来,是城市发展历史上的重大事件。今年,北汽集团正式签约,投资25亿元建设新能源汽车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及石墨深加工项目。整个鸡西市,对这个产业期望值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