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医生如果生病,未必只吃中药,水平高的中医甚至会巧妙地选择西药,只要治疗方法和方向是对的,药物可以根据病情的轻重甚至手边所及之药的品种来挑换,所谓“用其法不泥其方”,意思是要遵循于治疗方法,而非拘泥于某个具体方子。因为在一个治疗方法之下,很多药物都能达到类似的效果,简单地说就是换药不换方。
民国时期,河北有个著名的中医名叫张锡纯,写有《医学衷中参西录》,那时他就已经参考使用西医的药物了。张锡纯是中西医汇通派的代表人物,书中最典型的一个方子就是“石膏阿司匹林汤”,看方子的名字就可以想出,是用中医用的石膏和西医用的阿司匹林配合使用的。张锡纯是这样描述的:“石膏之性,又最宜与西药阿司匹林并用。盖石膏清热之力虽大,而发表之力稍轻;阿司匹林味酸性凉,最善达表,使内郁之热由表解散,与石膏相助为理,实有相得益彰之妙”。意思是,石膏清热力量大,但发汗作用小,因此配合上发汗力量大的阿司匹林,清热解表的力量就相得益彰了,最适合治疗那些有内热,同时又外感风寒,所谓“寒包火”的感冒。一般的症状是:头疼发烧、舌苔白、大便干至少不是泻肚的,孩子在发疹子而没能发出,郁热在里,而表里俱热的。
优秀的中医都会有类似的治疗观,包括他们自己生病,比如发烧感冒,是不会拒绝西医的,他们也会吃阿司匹林。甚至药也不吃,端一杯热茶,在桑拿间里坐一会儿,出出汗,多喝水,之后盖上被子睡一觉。用这个办法治疗自己的感冒,看似家常,其实就是在中医“解表”大法的指导下,选择一种最便捷又最迅速起效的手段。只要大法对了,都可以有很好的疗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