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陶娅洁报道
11月12日凌晨消息,2015天猫[微博]双11全球狂欢节落下帷幕。根据阿里巴巴[微博]集团的数据,截至2015年11月11日24时,阿里巴巴2015天猫双11交易额达到912.17亿元,同比增长59.7%。
这边厢,阿里续写着双十一的神话;那边厢,阿里又再次吹响了进军媒体和娱乐行业的号角。
先是在上周五宣布全面收购优酷土豆。此番交易阿里将拿出大约45亿美元的现金,交易预计于2016年第1季度完成交割。
几乎是同一时间,据《澎湃新闻》报道,阿里正就入股新浪进行会谈。
无独有偶,11月9日,又传出阿里巴巴集团正在接洽香港《南华早报》,希望入股这家传媒集团的消息。尽管这两个说法并未得到官方版本的确认,但阿里的野心已昭然若揭。
接二连三的收购让阿里越发频繁地出现在公众视线中。这一刻,阿里已经不是一个纯粹的电商平台了。
“阿里+优土”的可能性
此次收购优酷土豆,阿里花了大代价,45亿美金,比优酷土豆此前最后一个交易日的收盘价溢价30.2%,中国互联网史上最大一笔现金交易由此而诞生。早在2014年5月,阿里巴巴曾以12亿美元入股优酷。截至今年6月30日,阿里巴巴集团持有优酷土豆流通股的18.3%。本次收购后,阿里巴巴将持有后者100%股份。
这次收购并不见得划算。有业内人士质疑。马云[微博]对此倒是保持了其一贯的风范:“我们不会傻到把一个东西弄过来搞死,变成我们的‘工具’。我们需要这点东西吗?不需要。有了优酷,我们反而担当了更大的责任。有了优酷,中国视频网站就有3家不同的风格,给大家也有一个选择。我们阿里今天做任何事情,根本点就是用互联网思维推动社会进步。也许有的人干这个事情是为了更多的利益,我们的希望是干好它,真正干好它。当然,有些东西我们确实帮不了它,但如果它既吻合我的战略,我又能帮它,何乐而不为?”
信达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互联网行业分析师方光照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纵观整个视频行业,包括爱奇艺[微博]、乐视、腾讯视频,对于视频内容制作的投入力度都非常大。优酷土豆要和这些企业竞争,本身就要补足内容上的短板。现如今,阿里的入主带来了其影视制作资源和资金,可大大助益优酷土豆进行视频内容制作;而优酷土豆身为国内流量最大的视频网站,也将成为阿里重要的导流渠道。二者相互结合,攻势不可谓不强。
知名IT经理人王冠雄对此评价称,从早期的带宽成本到现阶段的巨额版权成本,在线视频行业一直需要巨额投入。虽然目前优酷土豆集团账上还有数十亿的现金,但激烈的行业竞争和高额的内容支出,都对资金有着极高的要求。通过这次交易,优酷土豆集团会获得行业空前的资金实力。
可见,走出全面收购优酷土豆这步棋,阿里有其思考。事实上,在电商界已经有跨界视频领域的先例,那就是亚马逊[微博]。
早在2004年,Amazon Prime会员制正式推出,这个服务最吸引顾客的地方就在于免运费2日送达服务。从2011年2月开始,亚马逊 Prime 增加了 Prime Instant Video 视频服务,会员能够通过亚马逊观看约 4 万部电影和电视剧集,以及 50 万本 Kindle 电子书的借阅服务,这也成为 Prime 服务新的核心价值。目前Amazon Instant Video这一平台上,不仅拥有福克斯、派拉蒙、HBO 等合作方出品的大量数字内容,甚至还拥有亚马逊的自制剧。以至于在目前美国的视频网站中,Amazon Instant Video 已成为可以和Netflix、Hulu并驾齐驱的网站。据悉,亚马逊Prime的流媒体服务每月向客户收取8.25美元,其中包括租看电子书、免费购买多种商品组合的优惠。
正如我们看到的国外视频网站的经营状况,包括HBO,NEXFILX,Amazon Instant Video等,可以说,未来视频网站的盈利方向一定是to C端的,即消费者付费购买观看。方光照指出,现在中国大多视频网站仍是向to B 的广告端盈利,这一模式此后会有所转变。目前爱奇艺已经跨出了这一步,其to C端的模式已小有成效,付费会员人数已从今年年初的一两百万达[微博]到现在超一千万的规模。
马云是个聪明的商人。他曾说,亚马逊们是一个购物网站,人们知道要什么买什么;阿里巴巴则是一种生活方式,人们买到的是惊喜和体验,淘宝并不是“中国版的亚马逊”。而今在视频领域,马云已然看到,视频网站的大势将往付费方向发展。依托于阿里娱乐版图,其模式并不会像亚马逊那么“简单”。马云也许想带给用户更多“惊喜和体验”。
“娱乐+电商”的可能性
自2013年9月阿里巴巴数字娱乐事业群成立以来,阿里就没有停止过投资的步伐。
据公开资料显示,2014年3月,阿里巴巴以62.44亿港元投资获得文化中国59.32%股份,成为文化中国的第一大股东,随后将其更名为阿里巴巴影业,来自前中影股份公司董事副总经理张强成为阿里影业CEO。张强加盟阿里影业后便发起了《狼图腾》项目,使其成为了娱乐宝第一期合作项目,并拿下《狼图腾》的海外发行权。1月11日,阿里影业正式推出更名后的首个电影项目——《摆渡人》,王家卫任监制,主演由梁朝伟担纲。
紧接着在2014年11月,阿里创投以15.3亿元入股华谊兄弟,占股8.08%,成为华谊兄弟第二大股东。根据公告内容,阿里创投将协同阿里巴巴集团旗下娱乐宝、电商平台、新媒体平台等资源,在内容与资本层面与华谊展开深度合作。公告显示,双方将共同选择10部华谊电影作品进行“娱乐宝”相关业务合作。
随后,在 2015年3月4日,光线传媒发布公告称,阿里巴巴集团斥资近24亿元购入9909万股光线传媒增发股,占公司发行后总股本的约8.8%,成为公司第二大股东。
至此,阿里的娱乐版图已经完成了移动、PC和电视的三屏布局。从业务类型和产业结构来看,马云打造的娱乐帝国已是羽翼渐丰。更重要的是,从电商起家,阿里却不止步于电商,而是大刀阔斧地打造了阿里金融、阿里健康、阿里体育等多个板块,以至于现在的阿里看上去并不那么像一个完全的电商平台。
事实上,无论是阿里金融、健康还是娱乐等板块,都依托于其电商平台,同时它们之间还可以互相结合。方光照表示,阿里和优酷土豆可以实现互相导流。比如,在优酷土豆上放映的一部都市剧,剧中出现的品牌就可以实时导流到天猫的同款商品,以此引导电商消费。反之,通过对淘宝、天猫平台的用户进行大数据分析,也可将结果反馈给优酷土豆,使其在内容和广告播放上实现更精准匹配。方光照分析。
阿里娱乐的可能性
在2015年复旦[微博]管理学奖励基金会颁奖典礼后,上海东方传媒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第一财经日报》总编辑秦朔与马云的一番对话引起了广泛关注。
谈及中国企业的新力量,马云说道,中国也不是一成不变的。百度[微博]有些压力,阿里、腾讯如果做不好,说不定也要跌出去。谁知道啊?腾讯要是没有微信呢?阿里要是没有淘宝,没有蚂蚁金服,我也不行。
我们早些时候就认定一个理论,没有一家互联网公司能够3年到5年都保持优势的。所以我们试图形成梯队发展、游击作战,每一家公司,一个上,然后退下来,再另一个上,形成一个循环。这是我们七八年前就定下的战略——履带战略。
“阿里巴巴B2B需要修复,淘宝就当第一阵营,然后是天猫,然后接下来支付宝[微博]起来了,过两年再是云计算,再是菜鸟,一轮一轮的,因为每一个优势只能保持3年,然后回来修复,再开始轮换。这个问题,别人不会去这么想的。我们是乱想的,才会想出这个。所以你用昨天的商业思维来看,怎么看怎么不对。”
所谓的优势轮换,企业履带战略,让人不禁联想,阿里娱乐是否也是这一环中重要的棋子?阿里娱乐在阿里帝国中,到底占据怎样的地位?
方光照分析,娱乐在阿里帝国中有着不言而喻的重要位置。和坐拥微信的腾讯相比,阿里的娱乐布局还是稍逊一筹的,阿里离用户并没有那么“近”。因此,通过大力布局娱乐、文化,阿里可以更多地触及用户,这对阿里来说是一个很好的手段。并且,娱乐行业本身也是一个高成长的行业,加之BAT都在进行泛娱乐化布局,因此阿里也必然不会放弃这块阵地。
此前,有业内人士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曾表示,阿里娱乐板块的思路是形成“闭环”与“规模化”。由娱乐宝打造新的影视剧投资模式,上游由文化中国等生产内容,优酷土豆作为播放平台,并同华数合作,借助其播控牌照、内容资源和渠道,再通过阿里TV系统和硬件终端输出给用户。由此,阿里在娱乐产业上已具备了从投资、制作、发行,到渠道、终端、用户的端到端整合能力。
这是一个创新的时代,紧跟时代的步伐,甚至预先看到时代发展的方向,提前做好准备,才能不被时代抛弃。不管是视频销售还是流媒体服务,于阿里而言都是此前从未尝试过的事。然而,在激烈的商业竞争中,面对未知,把握未知,积极创造,又似乎是不得不做的功课。阿里的脚步已经迈得很快了,但是阿里并不会停下脚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