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佳
1984年世博会在美国路易斯安那州新奥尔良市举行。截至今日,这是在美国境内举办的最后一次世博会,同时也是历届世博会中唯一一个在运营过程中被迫宣布破产的世博会。许多人认为路易斯安那世博会的破产,导致了美国从此之后都与主办世博会绝缘。
2001年6月,由于连续两年缺乏政府资金支持,美国不得不放弃其成员国位置,宣布退出国际展览局(BIE,Bureau International des Expositions,世博会的国际性组织机构)。
巨亏1亿美元
上个世纪70年代路易斯安那州正在经历经济下滑困境,急需开发新的产业来拖动滞后的经济。路易斯安那发展局(The Council for A Better Louisiana)在1977年向美国商务部递交的文件中写道:“路易斯安那发展局敦促你们考虑1980年在新奥尔良举行世界博览会……在发展局的分析中,一个世界性博览会不仅会为路易斯安那带来它迫切需要的经济发展,同时可以促成许多必要的公众建筑的成立……目前在路易斯安那的经济现状中,有一个严峻的事实就是支撑当地经济的石油业正在走下坡路。自然资源储存量正在下滑,这个州急需其他项目来促进经济发展,例如旅游业。”
最终,路易斯安那世博会定在1984年举行,以庆祝1884年新奥尔良棉花展成功举办100周年。这次世博会的主题是“河的世界:水是生命之源”。密西西比河岸原本破旧的厂房,被展览中心的新建筑所取代。世博会从1984年5月12日开始,到11月11日结束。世博会的一日票为15美元,两日票为28美元,季度票最初为 150美元,后来下调到99美元。
参展的国家包括澳大利亚、加拿大、埃及、中国、日本、韩国、法国等22个国家,是历史上参展国家较少的一次世博会。由于路易斯安那世博会没有任何大型展览,它被国际展览局定为B级。人们由此开始担心这次世博会将会失败。不幸的是,种种担心在最后成为了现实。
这次世博会的总造价为3.5亿美元,亏损约1亿美元。在世博会的最后一个星期,由于无法向银行偿还45万美元的每月定期贷款利息,世博会4000万美元的贷款进入倒债期(Defaulted,由于拖欠债务而受到高利息惩罚)。许多参与的商家都损失惨重,众多债权人无法获得还款。主办方的管理人员在世博会结束后,不得不在接下来的数年间面对由于破产而带来的各种官司。
管理失误
为了分析这次世博会失败的原因,各种调查随之展开。法庭在审理路易斯安那世博会案件中,通过调查发现,管理层的失误和其对游客人数的错误估计是1984年世博会失败的罪魁祸首。在主办方估计游客人数时,许多推论都建立在错误的旅游业数据上,从而远远地夸大了游客人数。
根据美国上诉法院第五区(United States Court of Appeals,Fifth Circuit)1988年法庭文件(编号858 F.2d 233),路易斯安那世博会于1984年11月6日宣布破产,同时破产法庭(Bankruptcy Court)指定了一个债权人委员会(Contractor Creditors' Committee)来代表所有债权组织,在路易斯安那世博会(LWE)的名下对世博会的管理人员进行控告。1985年,委员会对法庭提出申诉,指控世博会的管理人员对工作的疏忽、管理失误,以及未履行债务人责任。委员会指出世博会“由于个人被告者(指世博会管理人员)的过失,世博会遭受了 120956959.06美元的直接损失,加上其他尚未直接量化的损失”,并在随后的众多申诉中向世博会管理人员及其保险公司提出赔偿要求。
和所有其他世博会的主办方一样,1984年世博会的主办方最初希望通过这次盛事来带动当地经济,并希望能为投资者赢得一定利润。这次世博会预计的参与人数为每天7万人。虽然在开展第一天有8.3万人来访,让这次世博会的成功看上去并不是遥不可及,但是从那以后,游客人数直线下划,整个季度平均只有每天3.5万人。当11月11日博览会大门最后一次关闭时,有700万人已经到此游览。然而这个数字远远少于最初预计的1200万人次,也远低于之前1982年诺克斯维尔世博会的1100万人,更是无法和1964~1964在纽约的两次世博会的2700万和5100万相比(数据来源:The World's Fair and Exposition Information and Reference Guide)。
同时在1984年接受联邦法院调查时,路易斯安那世博会的发展商Rouse Co. of Columbia的建筑方案受到质疑。在Rouse和世博会管理委员会事先达成的协议中,Rouse在世博会结束后将购买部分展馆,并将之改造成一座购物中心。Rouse被怀疑在这场交易中做了手脚。因为展馆的建筑是参考了Rouse对购物中心的要求,因此造价从本来计划的700万美元抬高到了2700万美元。
许多参与此次世博会的商家都为高估的游客人数付出代价。例如,负责路易斯安那世博会印刷工作的公司,在错误的预测人数的引导下,印制了20万份世博会向导手册,并做好了加印的准备。但是事实上,只有2.5万份手册卖了出去,仅仅是预计数量的12.5%,剩下的手册都不得不被送到垃圾场。同时,由于参观人数稀少,许多项目不得不被迫关闭。
作家Bill Cotter在《1984年新奥尔良世界博览会》一书中认为,一些其他客观因素也造成了路易斯安那世博会的破产,日期的变更是其中之一。路易斯安那世博会最初的日期定在1982年,当主办方决定把日期改到1984年后,田纳西州的诺克斯维尔市获得了在1982年举办世博会的权利,同时也抢走了路易斯安那世博会的风头。对于决定参加世博会的游客来说,他们不得不在这两次时间间隔只有两年,地理位置也非常靠近的世博会之间做出选择。许多人在参加1982年诺克斯维尔世博会后,放弃了1984年路易斯安那世博会,这造成了1984年世博会的游客流失。同时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的开幕,也抢走了路易斯安那世博会的一些游客。
26年后再回首
时至今日,26年过去了,昔日被作为反面教材的路易斯安那世博会也逐渐得到人们的重新审视。人们开始从积极的方面来看这次世博会,人们意识到它让当地的市容得到了巨大改善。它促成了新奥尔良莫里尔会展中心(Ernest N. Morial Convention Center)、游轮码头以及购物中心Riverwalk Mall的建成。有许多国际级的新酒店、商店、餐馆也在展览地区落脚。
新奥尔良市旅游局主席Stephen Perry认为,1984年世博会,尤其是莫里尔会展中心的建成,为城市之后的旅游业发展打下了基础。1980年,新奥尔良地区仅有18500间酒店房间。为了迎接1984年世博会,城市又增建了7000间酒店房间。在世博会结束后,城市经济开始下划,25500间酒店房间大部分时间只有52%的入住率。在上世纪80年代末,国际酒店(the International Hotel)由于业绩下滑而不得不停止营业。1985~1993年,新奥尔良的旅游业和它以往的支柱产业石油业一起逐渐没落。
然而当莫里尔会展中心在1993年进行翻修后,周边地区的经济开始好转。酒店房间开始增加到2004年的38000间。莫里尔会展中心的存在彻底改变了城市的经济状况,让旅游业得以逐步取代过去的石油业,成为新奥尔良的新核心产业。目前,莫里尔会展中心的展览面积达10.2万平方米,是美国第六大会展中心,每年有各种会议和交易会在这里举行。2007年的数据表明,会展中心为新奥尔良市提供了1.8万个工作,并在1985~2007年间为新奥尔良市带来了1100万访客以及391.2亿美元的收入。
1994年,路易斯安那世博会举办10年后,当地期刊《新奥尔良杂志》回顾了世博会对当地带来的改变, “这个城市于1718年沿着河流而建,但直到1984年,新奥尔良人民才发现了这条河流。对于住在这里的许多人,密西西比河并不是他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它是由一个堤坝挡着的东西。要不是偶尔从河里传来船上汽笛的声音,人们很可能就忘了这条河在那里。但是,世博会提供了新的视角。当密西西比河岸被用做休闲和旅游时,一个新的时代开始了。一整个世博会的举行,才让人们开始学会珍惜他们已经拥有的东西。”
毫无疑问地,这次博览会为新奥尔良人民心目中留下了快乐的回忆。路易斯安那世博会的主办者之一Petr Spurney曾指出他们严重地低估了季度票持有者的来访频率。官方最初的预计是持季度票的游客会去5~10次园区参观,而结果是当地居民很多人都去了 30~40次。虽然世界其他地方的人似乎对这次世博会没有什么兴趣,新奥尔良的当地居民却极尽所能地在整个夏天享受了一个难得的世界性盛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