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袁仁国挑起文化酒大旗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4月19日 04:33  中华工商时报

作者:■本报记者 王松

  

袁仁国挑起文化酒大旗
“我们致力于国酒文化的发掘和传承,实质就是为了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使茅台酒品牌成为凝结文化价值的工业品牌。”意识到文化酒时代已经到来的袁仁国,及时地提出了对茅台酒的销售进行文化营销和个性营销

  2009年12月21日,北京国酒茅台文化研究会高调亮相京城,这是一家由贵州茅台股份发起,中国文化部批准的非营利性社团法人机构。庆典仪式上,茅台集团同时宣布,以展示茅台酒文化为宗旨的主题会所“茅台会”同时在天安门东侧菖蒲河公园内正式开放。“茅台会”毗邻金水河畔,其间古树参天,碧瓦红墙,雕梁画栋,无处不在的中国传统元素为呈现茅台文化提供了良好的载体。

  这是继酿造工艺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后,茅台打出的又一张文化牌。

  坚守传统

  “我们致力于国酒文化的发掘和传承,实质就是为了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使茅台酒品牌成为凝结文化价值的工业品牌。”18岁进入茅台,自称血管里流的是茅台酒的茅台掌门人袁仁国提及“茅台会”时,突然间“幻化”成了一个诗人的形象,当着记者的面,这位外形粗犷却内心细腻的贵州汉子随口朗诵起诗人余薇野的作品《坛口》,借以表达对茅台文化的由衷礼赞:坛子里封存着满满的酒,不许香气有一丝外露,酒在那里很沉默,沉默不是禁锢,寂寞滋养淳厚,当坛口打开的时候,芳香带来美的享受,他告诫耐不住性子的诗人,请封紧你那感情的坛口。

  “国酒文化的精髓在于对传统法则的坚守,具体表现在不挖老窖,不卖新酒。”袁仁国说。

  上世纪末,在国内白酒行业广泛应用液态发酵法后,酿酒这一古老的行业取得突飞猛进的发展。在很多酒厂借助这一工业成果盲目扩产时候,茅台始终坚守传统工艺,对会影响茅台酒品质的环节如纯粮固态发酵、9次蒸煮、8次摊凉、7次取酒,年年循环如此的一年一个生产周期、5年出厂等等,都严格按照传统工艺法则进行,绝不越雷池半步。

  2001年,茅台股份成功上市,集团一次性获得20亿元,而此时其它行业有更大的赚钱机会。面对巨大的市场诱惑,袁仁国还是把资金全部用于扩大生产规模,使受地域限制的茅台酒突破年产万吨大关。在袁仁国看来,只有坚守主业,才能弘扬核心竞争力。而坚守主业,又使茅台获得丰实的回报,茅台股票一路飘红,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第一高价股。

  翻开一部茅台酒的发展史,就可以感受得到茅台酒文化的强大生命力。作为中华民族工商业率先走向世界的代表,从1915年一举夺得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和世界名酒第二名开始,茅台酒之所以能一路挺进,创下“外运五洲万人尝”的辉煌,除了超凡脱俗的品质外,最根本之处,还因为其拥有悠久的历史,深厚的文化内涵密不可分。某种意义上,茅台酒能够当之无愧地登上国酒的顶峰,跻身世界三大蒸馏酒行列,如果没有一种文化的“背景”,所有的辉煌都是不可想象的。

  来到袁仁国的办公室,出乎记者的意料,只见许多军用飞机、坦克、潜艇等模型摆放在每一个角落。他告诉记者,1935年红军四渡赤水经过茅台以后,茅台就与部队有了不解之缘。现在袁仁国不但是个军事迷,能把各种飞机战舰的性能、用途说得清清楚楚,而且还把军事上的谋略用在了他的企业经营中。

  袁仁国认为,四渡赤水出奇兵所带来的启示就是企业在市场经营中也要出奇制胜。孙子兵法说到,上兵伐谋,其次伐交,茅台的文化营销,实际上就是伐谋,茅台的感情营销,就是伐交。

  文化营销

  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后,从来“皇帝女儿不愁嫁”的茅台也出现门可罗雀的凋敝景象。意识到文化酒时代已经到来的袁仁国,及时地提出了对茅台酒的销售进行文化营销和个性营销。

  对于94年前茅台酒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夺金,袁仁国认为那是一个智慧营销,也是一次成功的个性营销。茅台酒已经成为上海世博会唯一的来自白酒行业的高级赞助商。从巴拿马到上海世博会,茅台酒见证了94年历史沧桑,也见证了中国民族企业由小到大、由弱到强,从封闭走向对外开放的过程。

  在茅台的文化营销和个性营销中,袁仁国特别提出要针对国家的大事件搞营销,以进一步提高茅台酒的知名度和影响力。针对2008年奥运会推出了“2008奥运庆典酒”,获得市场高度认可,而今年又推出了纪念国庆60周年的“开国盛世茅台酒”则卖到了5万多元一瓶。

  袁仁国表示,茅台将为上海世博会专门打造世博会版的茅台酒,届时一旦推出,相信一定会给大家留下深刻的印象。

  “世博会成就茅台,茅台为世博会添光彩。”对于茅台酒在世博会的亮相,袁仁国表示,通过上海世博会向世界进一步推广茅台酒,这也是宣传中国酒文化、提升中国民族品牌形象的过程,茅台的目标是把茅台酒做成风靡世界的全球性饮料。

  据了解,茅台酒每年出口占销售收入的5%-6%,但茅台酒作为中国国酒、中国名牌,要真正走向世界,袁仁国认为还有比较长的路要走。

  他分析说,一方面,国外有不同的饮用习惯,一般比较喜欢喝40度左右的白酒,而中国则喜欢喝52度和53度的白酒;另一方面,还存在文化差异性,中国人喝白酒喜欢“一干到底”,而国外则是慢慢品。这就要求茅台酒针对全球文化和饮用习惯上的差异性做文章,向世界更好地推广茅台酒。

  袁仁国认为,说外国人不喝茅台酒并不是真实的情况,茅台酒厂每年都要接待许多国外的来宾,他们喝的量其实比普通中国人的量还要大。关键在于要加大宣传茅台文化,减少文化差异,让国外也认同茅台酒,同时要加强宣传茅台酒“国酒永恒,健康永远”的健康理念,把长期适量地喝茅台酒有利于身体健康的情况对外传播出去。

  袁仁国表示,茅台希望在世界各地建直销点,专门负责茅台酒销售;同时在那些地方开专卖店,宣传茅台文化和中国文化,使国外慢慢认同这个文化、了解这个品牌、消费这个品牌。

  而针对年轻的“70后”、“80后”乃至“90后”的新贵,茅台也已经开始做了长远的消费培育,茅台酒作为国酒,其消费人群的年龄段应该是具有普遍性的。袁仁国表示,茅台酒除了是党政军的首选用酒,以及在大企业中享有良好的声誉之外,非常注重对年轻一辈消费意识的培养,茅台酒还应该成为大学用酒。

  “2000年前,中国的名片是丝绸,1000年前是陶瓷,500年前是茶叶,而现在,我认为应该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民族品牌。茅台酒应该打造成为中国的一张享誉全球的名片。”对于把茅台酒继续做强做大,袁仁国怀有强烈的雄心。

  袁仁国挑起茅台要做文化酒的大旗,不仅业界为之耳目一新,也使茅台自身发展步入快速车道,每年扩产500吨-2000吨,2009年迈过了3万吨大关,实现净利润43亿元。(19E1)

转发此文至微博 我要评论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