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婚庆蚂蚁斗法“甜蜜”,没“国标”的日子: 整合产业链是鸡翅,制定标准是鸡肋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4月19日 08:18  南方都市报

  

婚庆蚂蚁斗法“甜蜜”,没“国标”的日子:整合产业链是鸡翅,制定标准是鸡肋

  核心提示

  婚礼殿堂(HouseWedding):以婚礼殿堂模式而闻名的日本T&G(TAKEandGIVENEEDS)集团,就是一个建立在500人的婚礼策划者、以及全日本84个会场,每年1万对的婚礼信息的基础上,来进行婚礼筹备的信息网站。

  婚庆行业一直是个道不明说不清的行当,行业现状多、杂、小,却蕴含商机。有报告说,每年消费总额达3000亿元的中国婚庆市场,目前每对新人结婚的平均花费是12万元。

  这是块“甜蜜蛋糕”。中国社会工作协会婚庆行业委员会总干事史康宁说,婚庆市场进入创意时代,由于行业尚未形成品牌效应,缺少资源的有机整合,在作坊式经营为主的今天,吃“甜蜜蛋糕”除了卖个性,经营还得适时收放。

  本期文创钱经专题3,我们选择聚焦婚庆行业,从一系列个性化的婚庆关联产业中为你解读喜庆甜蜜的生意经。

  内部经营:一对一诱惑

  言必称个性,现在婚纱摄影行业创业,是主打个性化,还是流水线?

  从服务对象来看,这个行业服务的人群是新人,顾客群体属于一个特殊的“小众”市场。在市面上已存在色色、金夫人、蒙娜丽莎等大中型连锁摄影机构的同时,一批私人摄影工作室也悄然兴起,与大影楼分食同一个“小众”蛋糕。

  私人摄影工作室依靠什么不被淹没而生存下来?当然不是价格,事实上它的收费一点也不比影楼便宜。它的卖点在于“个性化”:迎合年轻客户不愿接受影楼流水线式拍摄,追求独特、个性的心理。

  比如它以一对一方式,为新人特别设计与他们生活和相恋有关的情节进行拍摄,在后期制作时,还会邀请顾客参与到版面设计中来。这些新卖点吸引了不少推崇个性化的新人。(详见C12报道)

  外部扩张:收放有别

  由京津地区知名的婚庆策划主持人史康宁创办的康宁,最初只是北京众多婚庆服务公司中的一个,定位是“婚礼服务”,比如策划、司仪。

  随着知名度扩大,康宁决定换名字,由“婚礼服务”变为“婚礼顾问”。有什么差别呢?在史康宁看来,差别不在于名字,主要在扩张方式。

  “我希望能把自己摸索出来的婚庆服务体系推广出去。”他说,扩张形式包括特许经营、品牌加盟、技术加盟、企业诊断、培训加盟等等,不拘形式,目的只有一个,尽快做大市场。此外,他还打算开设“婚庆经理人”、“婚礼主持人”培训班,为其他小型婚庆公司“输血”。

  相对康宁婚礼顾问公司(详见C10)扩张的主“放”,西蔓色彩则是重“收”。

  由于西蔓创立的西蔓色彩是国内第一家专业色彩咨询机构,它为自己的定位是“视觉营销服务提供商”,以色彩知识及文化为切入点,先以个人形象作为营销窗口,开拓色彩服务产品,逐渐延伸到企业营销服务领域、城市景观领域,最终试图打造出一条完整的色彩产品链。(详见C11)

  在扩张中,西蔓色彩几年前曾采取加盟模式推广,希望快速占领市场,无奈加盟店不能完全执行总部标准而全部叫停。于西蔓认为,“色彩更适合强有力的直营模式。”

  整合产业链PK制定标准化

  “一般化的婚庆公司真的支撑不了几年,House Wedding(婚礼殿堂)更易获得风险投资的青睐。”史康宁分析说,中国婚庆市场小而杂,需要资本助力完成并购、扩张甚至洗牌升级,这个市场业态中最具潜力的正是婚礼殿堂模式。

  据他透露,日韩基本没有像康宁这样的婚礼服务公司,婚礼殿堂是他们的主流模式,以高端会所、酒店逆向整合婚庆市场,提供整套婚庆服务。而且,这种模式已经进入中国,在广州、深圳、南京等城市都已开始试水。

  曾经关注过此行业的松禾资本投资总监张春晖更看重“标准化”指标。他说婚庆行业里的企业像散落的珍珠,没有一条线把它们串联起来,整合产业链也比较困难。“有些分支领域无法制定标准化,比如摄影,人工随机性强,不利于复制扩张。”他说婚庆行业门槛不高,还 没 有出现一家市场份额大的公司,“如果有,我们有兴趣看一看。”

  本报记者 刘艳艳

转发此文至微博 我要评论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