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孙 轲北京报道
正处在风口浪尖的高盛集团有望在中国金融领域再落一枚棋子。
知情人士透露,法国安盛拟出售的泰康人寿15.6%股权已基本确定由高盛集团牵头的财团接盘,双方已草签了协议,正待即将举行的泰康人寿年度股东大会的通过,“之后还需要得到中国监管部门的批准。”
安盛出售泰康人寿股权自去年11月初进行首轮竞标,至今已半年有余。安盛对其所持股权的估价约为10.5亿美元,溢价超过50%。此前海外媒体称曾吸引了新加坡国有投资机构淡马锡、美国私募股权公司黑石集团及美国私募投资机构巨头KKR的参与。
上述人士称,高盛此次未单独接盘泰康股权,而是联合其他机构组成财团操作,这也是高盛进行股权投资的惯用方式。2006年,高盛对工行进行战略投资时,也曾联合安联集团和美国运通公司。其称,高盛自身购入的接近泰康15.6%股权的80%,即最终持有泰康人寿约12%股权。目前,高盛还持有工商银行5%的股份。
4月16日,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指控高盛在一项合成型债务抵押债券交易中误导欺诈投资者,致使高盛股价大跌,来自业界的质疑声不断。
不过这一事件似乎并未影响高盛财团与安盛交易进程。上述人士表示,“高盛收购安盛所持泰康股权的谈判在此之前早已展开,并且,欺诈事件仍在调查中,至今仍无定论,应不会影响此项交易。”
高盛领衔的收购财团中,主权财富基金——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GIC)亦是一员。此前,GIC已持有泰康人寿8%股权,而GIC一直也有增持股权的考虑。前述知情人士透露,该项交易完成后,GIC对泰康的持股比例有望超过10%。
成立于1981年的GIC,是新加坡最大的国际投资机构,负责管理新加坡政府财政储备和外汇储备,成立之初便将投资触角伸向海外。
一位知情人士称,泰康人寿的股权转让操作上曾有一种提法,即外资股权仅在外资机构间转让,合计须不超过24.9%的持股比例上限,中方股东一般不会参与接盘。
有分析人士称,虽然高盛近期丑闻缠身,但对于已经处于成熟运作期的泰康人寿来说,引来这样一个非保险业的外资股东也是乐于看到的事,更何况高盛在下一步协助泰康IPO时发挥作用的空间更大。
安盛在国内保险公司中持有“双牌照”违反监管规定,被认为是其退出泰康人寿的根本原因。但据知情人士称,安盛曾一度希望增持泰康人寿股权,甚至愿意以减少对另一投资——金盛人寿——的持股比例为代价,最终却因泰康人寿股东内部意见不一,不得已全身而退。
一季度,泰康人寿实现保费收入336亿元,已经达到去年全年保费收入的50%,超过太保寿险居中国寿险市场第三位。2009年,其税后利润为25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