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资本主义:商业、民主和每一个人生活的转变》
(美)罗伯特·赖特著 石冠兰译
当代中国出版社 2010年2月版
为什么有人一边在为沃尔玛的低工资水平感到震惊,一边却在热衷在沃尔玛疯狂购物?为什么有人一边讨论全球气候变暖,一边却在购买汽车公司的股票?为什么有些政治家喜欢公开谴责某些企业家,但却又没有立法将他谴责的行为列为非法?作者将上述现象归结为一个新时代的特征。他认为,在超级资本主义时代,由于竞争更加激烈,各个公司开始将商业竞争扩展到政治竞争,通过影响和参与公共政策寻找竞争优势。其结果就是,政府回应公司意愿的能力提高了,同时回应公民意愿的能力降低了。他指出,驯服超级资本主义的出路或许在于,我们作为公民,推进立法或者监管,使我们的消费行为和投资行为不但是一种个人行为,同时也是一种社会选择。
《金融危机后的中国经济》
张维迎 主编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0年4月版
本书收录了今年1月北大光华管理学院新年论坛的演讲和对话。2010年,国际金融危机渐行渐远,但经济复苏之路起伏不定。全球贸易保护主义如影随形,国内资产泡沫威胁挥之不去,低碳环保成为国际舆论焦点。中国的经济发展和企业成长何去何从?在这次新年论坛上,对中国经济具有绝对影响力的33位重量级官员、权威经济学家和企业领袖,聚集在一起,就中国企业的创业、创新和持续发展,新能源与中国经济,中国汽车业发展展望,走向全球化的中国银行等多个问题发表了他们的见解。
《东方的法治经验:
中国法律文化导论》
(德)何意志 著 李中华译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0年5月版
作者是科隆大学“现代中国研究所”的汉学家。他以一种历史和区域学的视角,展示了形成中国法律文化的各种要素及其相互关联,考察了中国法律文化形成的现实根基和思想史基础,揭示了中国各种法律渊源的特点和中国司法的制度性架构。依据西方法律部门的理论,在中德比较法的视野中,简明扼要地解析了中国宪法、行政法、社会法、刑法、民法、经济法和程序法中的中国元素和现代性因子。在叙述中国法律制度时,作者没有拘泥于这些部门法的宏大的叙事和制度性介绍,而是选取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制度进行了历史和现实的合理性分析。
《10 1/2章世界史》
(英)朱利安·巴恩斯著 林本椿 宋东升译
译林出版社 2010年3月版
巴恩斯是当代英国最具影响力的实验作家之一,这本书是他被研究和讨论得最多的作品。他尝试用10 又1/2卷的篇幅来写世界历史, 出奇地概括了人类生存的本质。全书以挪亚方舟的传说为主线,包含十章故事和一章“插曲”(所谓1/2章),或戏说《圣经》,或品评名画,或演义历史,或虚构未来,以文学的方式揭示了历史的虚构性以及虚构的历史是如何产生并变身为“真实”的,以方舟的隐喻讲述了人类在历史的汪洋中孤独漂流,寻求救赎的命运。作者在"插曲"中将挽救历史的希望寄托于爱情,它是人类最后的“方舟”。全书如同一组拼贴画,呈现出一部寓言式的“世界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