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划通过十年的发展该区生产总值能够达到6000亿元,将获国家、地方多项优惠政策,创新对外开放模式第1页第2页【财新网】(记者 章涛 邓海 19日发自重庆)继上海浦东新区和天津滨海新区之后,中国第三个副省级新区重庆两江新区昨日挂牌成立,重庆市市长黄奇帆宣布,该区作为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的先行区,将在住房制度、户籍制度、对外开放模式等方面,率先进行体制改革。
在18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黄奇帆表示,重庆目前正在推进住房供给双轨制的改革,大力建设公共租赁房,主城区规划建设21个公租房基地,其中有8个位于两江新区内,可解决数十万人口的居住问题。他说,公租房是由开发区管理,不会由企业承担这一职责,希望通过公租房帮助务工人员融入城市生活。
他介绍,重庆将大力推进户籍制度改革,两江新区未来常住人口规划达400万人,其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外来人员及农民工群体,农民工落户城镇的改革将率先在两江新区实施。
黄奇帆表示,两江新区还将创新对外开放模式。比如,为充分发挥内陆惟一的保税港区的作用,与沿海保税港区形成有机联动,重庆海关联合沿海地区积极探索两地保税区一体化通关运行模式。这些创新不仅对西部,甚至对全国都有很好的示范意义。
未来规划
重庆市计划通过十年的发展该区生产总值能够达到6000亿元,占到全市总值的四分之一。
黄奇帆表示,两江新区定位是长江中上游地区区域金融中心和创新中心,和浦东新区、滨海新区相比,该区的起步点更高,启动时就已拥有800多亿的GDP作为基础。
“十年GDP达到6000亿听上去可能有点吓人,但和其他两区相比,相对值并不算高,这是一个比较稳妥的估计,”他表示。
作为国务院直接批复的第三个开发开放新区,两江新区的面积为1200平方公里,包含重庆市渝北区、江北区、北部新区、北碚区(含蔡家组团)的部分区域,可开发面积约为650平方公里。但去除已建成区域的150多平方公里,实际两江新区的可用面积为450多平方公里。
按照规划,两江新区将依托目前的产业基础、技术力量、产业工人条件,壮大既有的汽车摩托车、装备制造等优势产业,并建立轨道交通、电力设备、新能源汽车、国防军工、电子信息五大战略性产业布局。
对于将会引入哪些企业,重庆市副市长童小平表示,目前已和看好中国发展前景的一些世界500强企业和部分央企有了一些对接和约定,但具体名字暂时不便透露。她表示,未来几个月重庆将会有十来个上百亿的工程相继投产。
在黄奇帆看来,两江新区的设立对全国整体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现在处于国际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新区的设立表明了国家启动内需、西部大开发的决心,这是国际应对金融危机的重要举措。”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