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克难奋进推动武汉城市圈发展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6月30日 05:06  荆楚网-湖北日报

  荆楚网消息 (湖北日报) 7条高速路搅热沿途周边地区经济提速快跑;出武汉进孝感,穿鄂州到黄石,武汉城市圈“一小时出行网”的设想成为现实;从新港到花山,从贺胜桥到梧桐湖,战略性项目陆续布局圈内各市,摸索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荆楚和谐发展之路。

  近日,国内首个区域性政企联合的投融资平台——湖北省联合发展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省联发投)的董事长李红云,首次撩开“幕帘”,接受记者采访时畅谈了公司服务武汉城市圈建设的全新理念、全新模式。

  畅通高速出口路搅热城市资本

  2004年,为解决城市出口通道的“肠梗阻”状况,武汉市计划投资90亿元,启动建设7条高速出口通道,分别通往8个周边城市及河南、安徽、江西、湖南、陕西等省的省会城市。

  4年过去了,7条高速路却命运坎坷,陆续遭遇“堵塞”:有的资金链断裂成了“半拉子”工程、有的拖欠施工款,建成后无法通车。

  开放的时代,武汉迟迟不能迅速“走出去”,省、市领导看在眼里,急在心头。2008年9月,省政府主导、武汉城市圈9个城市共同出资,挂牌成立省联发投,并交给其最艰巨的任务——打通包括青郑、汉英、和左、汉洪在内的几条已被“冰封”多年的高速路。

  接过“烫手的山芋”,省联发投首先通过划转、收购将几个项目拿到手中,然后一次性拿出10亿元,先期支付这些项目的工程欠款。之后两年,该公司提高管理、控制成本,又投入23亿元实施道路建设,以最高的效率、最好的质量相继建成、通车出口快速路,营运高速公路里程达到195.34公里。如今,车出武汉,1小时可到城市圈8个城市,4小时可达邻省周边城市。

  路虽建成,帐不好清。投资33亿元,看似营运收费一本万利的高速路,尽管帐面资产超过160亿元,但负债累累,大部分来源于银行贷款。据悉,仅还银行的钱,联发投就要为此亏损3至5年。

  路通财亦通,武汉市及周边地区城市成为最大的受益者。随着几条高速路的畅通,被“冰封”的城市资本得以解冻,并有效成为经营型资产。如:50多家汽车零配件企业、以及大批优质项目密集落户汉南,汉英高速的黄陂段由此崛起中国最大商业综合体“汉口北批发第一城”,汉南、黄陂等沿途城区发展因此驶入“快速路”。

  高效率的经营,来源于科学的治理结构。不同于传统投融资平台的国有独资形式,省联发投是一家多级政府和企业担任出资主体的股份公司。据悉,17个股东中7个是央企,其中包括上市公司。省政府希望通过政府引导的市场化运作,撬动更多的社会资本,既满足武汉城市圈重大建设项目资本金的需求,同时也能给公司股东创造良好的回报。

  城际铁路推动城乡一体化

  去年5月24日,全国首家城际铁路有限责任公司在武汉挂牌成立,由武汉铁路局和湖北省联发投分别作为铁道部、湖北省人民政府的出资者代表各出资50%,注册资本总额为240亿元,前期到位资本金50亿元。

  当前,国内包括广东、湖南、河南等地方都在积极申建城际铁路。李红云称,武汉城市圈城际铁路是全国唯一的部、省共同出资,全线开工建设的城际铁路,此举也是对我国铁路由独资向合资和公司化运作的探索。

  武汉城市圈城际铁路以武汉为核心,呈放射型加环状构架,由东南西北4个方向的6条放射状骨干线网、8条延伸线及环线组成,总规模约1190公里。

  在李红云的战略发展思路中,武汉城市圈城际铁路位处全国“两型社会”建设试验区,能够很好地把武汉和圈内二线城市连接起来,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城市圈”,并推动圈内城镇化建设,把消费与投资结合起来,形成新一轮城市扩张、城镇化浪潮。

  目前,城际铁路一期工程正在建设咸宁段、孝感段、黄石段和黄冈段,首个通车段咸宁段计划明年10月1日通车。城际铁路全部采用时速200公里以上的动车组列车,打造武汉城市圈“半小时铁路网”。“大武汉都会”的脚步越来越近。

  受城际铁路客运专线短距离、公交化的特点影响,巨额投资的武汉城市圈城际铁路本身是一个社会公益性项目。“作为省政府的出资平台,我们接下这个任务,更重要的是考虑到项目的社会效益,要实现城乡统筹发展,加快农村城镇化步伐,交通必须先行。”李红云说。

  如何将轨道交通与城镇化建设结合起来?一个全新的战略规划顺势应运而生——依托城际铁路站点,全面推进城市圈城镇化进程。

  李红云介绍说,在城际铁路沿线的35个站点,将以提高土地价值为核心目的,适度进行高密度的土地开发,将居住、办公、商业、公共空间等用地进行混合使用设计,按“统筹规划、重点推进、一站一策和市场化运作”的原则,建设35个平均10万人口规模的城镇。该目标的实现,将会为城市圈城镇化进程提升10%左右的城镇化率。

  目前,武汉城市圈首个城镇化试点项目——贺胜桥站,已启动建设。依托该地区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及立体联运交通系统,这里将建成“生态文明+红色文化”为主题的旅游小镇。

  不远的将来,更多的农业产业化集聚型、乡镇工业主导型、商贸流通集散型、生态旅游观光型、历史文化保护型等特色小城镇,将随同城际铁路建设逐个启动建设。

  李红云介绍,正在筹划成立一个武汉城市圈城镇化进程同盟。省联发投作为牵头单位,通过市场化运作,引进一批较大规模的战略投资者,如万科、碧桂园、中百集团、百步亭等,吸引社会资本共同参与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城镇改造。

  5年内完成1000个亿资产规模

  2008年7月7日,湖北省联合发展投资有限公司注册成立。起步于金融危机的特殊背景下,省联发投克难奋进,已形成权责清晰、运作高效的经营管理模式,资产规模从最初的32亿元资本金,至去年底,资产总额已达179亿元。

  产生于武汉城市圈综合配套改革的试验,省联发投的主要职责是什么呢?李红云明确表示:以城市圈为依托,服务于城市圈,围绕“两型社会”建设推进资本运营,促进加速发展。

  在武汉市快速出口路建设资金链断裂的特殊时期,临危受命果断接手项目,加速了武汉快速出口路的进程。大手笔启动武汉城市圈城际铁路项目,促进了城乡一体化的发展。

  在当前的“后危机时代”,更多的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城市效益于一体的项目,摆在省联发投未来的发展之路上。

  ——建设花山生态新城是省委、省政府为加快推进武汉城市圈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着力打造“两型社会”先行先试示范区的重大决策。去年9月,省联发投吹响建设号角。目前,在这片66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居民还建房一期50万平方米部分主体工程已封顶,花山大道、老武黄公路正在建设和改造,10多万平方米的希尔顿酒店会议中心已完成规划和论证,武汉新港花山码头建设紧锣密鼓。

  计划在3年时间内,将投资265.29亿元,基本建成首批5大类12大工程,初步形成“国际一流生态城、新型城市化示范区”的雏形。12大工程包括建设农民安居示范工程,大东湖水网建设及水生态修复工程,山体修复及生态隔离带建设工程,完成花山码头一期工程、启动保税加工园区建设,建设37个市政基础设施项目,慢行优先的低碳智能化交通示范项目,中部地区首个零碳建筑,白羊山风能试验中心,五星级希尔顿酒店会议中心,首个生态产业示范园区,奥特莱斯大型购物公园,高尔夫体育公园等。

  ——启动梁子湖流域2个项目。省联发投将分别与鄂州、咸宁市政府合作开发梧桐湖、梓山湖新城。目前,梧桐湖新城已完成35平方公里总体规划及报批工作,征地6000余亩,其中3390.3亩建设用地已报省国土资源厅审批,并引进浙江世纪华丰公司参与项目投资。梓山湖新城完成了概念规划,正式启动了土地征收及房屋拆迁工作。

  短短两年时间,省联发投已从筹建时的8人,发展至现在拥有10个二级子公司、17个三级子公司,职工总数1197人的大型企业集团。截至去年底,公司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与各大金融机构签署了950亿元的战略合作协议,所有项目贷款余额70.2亿元,其中2009年新增贷款余额68.2亿元。

  为积极推动武汉城市圈的建设,省委、省政府在省联发投成立之初就提出了“5至8年达到1000亿元资产规模”的要求。李红云信心十足地表示,将加快推进项目建设,不断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夯实投融资平台,3年内完成500个亿的资产规模,5年内达到1000亿元。(记者孙滨 涂亚卓)

转发此文至微博 我要评论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