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资委统计显示,2009年,央企实现营业收入12.6万亿元,同比增长6.4%;实现利润8151.2亿元,同比增长17.1%;上缴税金1.15万亿元,同比增长 10.1%;资产总额超过千亿的企业有53户,比2008年增加8户;营业收入超过千亿的企业有38户,比2008年增加5户;利润超过百亿的企业有13 户,与2008年持平;入围美国《财富》500强的企业30户,比2008年增加6户。
上述数据来源为国资委8月3日发布的《国务院国资委2009年回顾》(以下简称《回顾》),这是国资委首次对外公开发布年度回顾,重点向社会披露中央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情况,同时对社会上广为关注的央企 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税负、薪酬、垄断等状况进行了回应。
国资委副主任黄淑和表示,这是国资委提高透明度,落实政务公开,接受社会监督的一项内容,今后将定 期发布。
资产增值
《回顾》显示,从2006年开始,央企向国家上缴国有资本收益,已累计上缴1371亿元。2002年到2009年,中央企业的资产总额从7.13万亿 元增加到21万亿元,年均增长16.74%;营业收入从3.36万亿元增加到12.63万亿元,年均增长20.8%;实现利润从2405亿元增加到 8151亿元,年均增长19%。2009年中央企业完成向社保基金转持国有 股55.3亿股, 对应的市值为429.68亿元。
据《第一财经日报》报道,按照现行规定,央企税后利润收取划分为三类:第一类为烟草、石油石化、电力、电信、煤炭等具有资源垄断型特征的行业企业,收取比例为10%;第二类为钢铁、运输、电子、贸易、施工等一般竞争性行业企业,收取比例为5%;第三类为中国储备粮总公司、中国储备棉总公司等政策性公司,暂不收取。
国务院今年首次向全国人大报告了中央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委员、人大常委会预算工委主任高强两会期间也表示,这一预算目前覆盖范 围还比较小,只限几个行业,国有企业税后上缴比例还比较低,税后利润分配还不够规范。“今后应逐步扩大覆盖范围,提高上缴比例,规范企业税后利润分配。”
员工薪酬
《回顾》显示,央企已于2008年在4个行业试行了工资总额预算管理,4行业人均工资增长6.9%,比央企职工平均工资增长低3.1个百分点。其中,石油石化行业2008年职工平均工资增长1.52%。
2008年,国务院国资委在冶金、电力、石油石化、航空运输等4行业试行了工资总额预算管理,对控制垄断行业工资收效明显。
国资委的统计显示,当年上述四大行业人均工资比上年仅增长6.9%,比央企职工平均工资增长低3.1个百分点。其中,石油石化、电力两个行业 2008年职工平均工资分别增长了1.52%和7.04%,而当年全国城镇在岗职工平均工资的增幅高达17.23%,这两大行业的工资增幅比全国平均增幅 分别低了15.71和10.19个百分点。
纳税
国资委统计显示,2002年到2009年,中央企业上缴税金从2915亿元增加到11475亿元,年均 增长21.62%,累计向国家上缴税金5.4万亿元。通过数据研究得出,国有企业的税负明显高于其他类型企业,近年来税负均值为27.3%,是私营企业税 负综合平均值的5倍多,是其他企业中税负最高的股份公司的税负平均值的2倍。
《回顾》还显示,从资产的税收产出效率看,在占有同样单位的资产量时,国有企业提供的税收额要高于各类企业约45%;从人力的税收产出效率看,在占有同样单位的就业人数时,国有企业提供的税收额要高于其他企业约190%。上一页1下一页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