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起底南京“7·28”爆炸案 探究爆炸背后的真相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8月07日 08:38  中国经营网

  种种迹象表明,南京“7·28”事件只是揭开了当地政商关系的冰山一角,在邵殿军身后,这种关系则更为盘根错节。起底南京“7·28”爆炸案探究爆炸背后的真相

  真相往往在最后浮现。

  南京“7·28”爆炸案过去虽已十余天,但其中仍是疑云重重,邵殿军这样一个工程掮客如何从审核严格的市政工程建设中依靠借壳而屡屡中标?在这样一起事件中,南京栖霞区政府又在其中起了怎样的作用?在这条灰色的利益链条中,究竟各方分别扮演着怎样的角色?

  《中国经营报》记者在抽丝剥茧般的调查之后所掌握的证据显示,官方所公布的邵殿军借用扬州鸿运建设配套有限公司中标该项目说法并不准确,而是另有其人,在今年2月中标该项目的是淮安一鸣房屋拆除有限公司。而后,邵殿军动用关系,从淮安这家公司手中分食走“最赚钱工程”——塑料厂地块。

  邵殿军何人?

  中标真相被隐瞒

  在南京“7·28”事件发生的14天前,即7月15日,邵殿军还借用扬州鸿运的名义拿下了马群花岗S122省道改扩建旧房拆除工程的B标段,中标价格为12.11元/平方米,如果不是之后爆炸案的发生,邵的工程掮客生涯仍将继续,日进斗金。

  而据《中国经营报》记者调查得知,与官方说法不同的是,今年2月份,事发的栖霞区万寿村地块中标者并不是扬州鸿运,而是一家名为淮安市一鸣房屋拆除有限公司(以下称“淮安一鸣”),中标地块面积约在47000平方米,而后,邵殿军从拆迁办运用关系,从中分得12000平方米左右的地块,而这其中主要包含了事发的南京塑料四厂地块。

  这次诡异的竞标会也曾对外公示,记者从栖霞区官方网站上查得的资料显示,在今年2月10日,栖霞区拆迁办确定了寿村季家街地块B标段的承包人为淮安一鸣,中标价格是12.32元/平方米,而该地块的确包含南京塑料四厂,其拆迁总面积约为8379平方米。在此公示中并无扬州鸿运之名。

  “在淮安一鸣中标之后,邵居然还能通过疏通关系从中分得地块,足以见其蕴涵的能量。”一位参与此次竞标的知情人士向本报记者说。据记者了解,在拆迁行业,厂区因为有大量的废铜废铁制品,其利润远远大于普通居民区拆迁,一般为其利润的2倍到3倍,这也是邵殿军此次虎口夺食的原因。

  “淮安一鸣起先自然不愿放弃这块肥肉,但又忌惮邵殿军在栖霞区的能量,为了以后发展的考虑,只能忍了。而这次暗箱操作,都是私下里完成,第一个进行层层转包的其实是当地政府,这也为外界所不知。”上述知情者说。

  为此,记者拨通了淮安一鸣总经理、法人代表钟长东的手机,他一言不发的听记者讲述完此事的来龙去脉,然后表示,“我今天有事,改日再聊这个事。”随即挂上了电话,而后记者再次联系,电话始终处于无人接听状态。

  而据一位与邵殿军关系密切的人士向记者透露,邵拿到这块地的价格为10元/平方米上下,他转包给妻弟董来荣的价格大约在30元/平方米,而董将该工程转包给其妻弟方强峰的价格在40~50元/平方米上下,于是,方强峰为了收回成本、再大赚一笔,四处挖掘能卖钱的铜铁制品。其野蛮挖掘导致了爆炸的惨剧。

  官方在事故发生后,对外公布的消息亦是施工方野蛮施工,铲车司机利欲熏心,私自挖掘底下管道造成悲剧。

  据《中国经营报》记者调查得知,在马群花岗S122省道改扩建旧房拆除工程中,邵殿军为此次借用付给扬州鸿运小费12000元(借用施工资质费用)。而据扬州鸿运总经理韩峰向本报记者证实,这种合作双方今年有两次,在业内很普遍。

  “很多有关系、但没有资质的包工头都会借用别的公司的名义来揽活,而后付给对方一笔数千元到万元不等的小费即可,虽然法律上并不允许,但在业界仍是一个潜规则,这也是拆迁行业中屡屡发生事故的原因。”一位业界人士对记者说。

  为此,本报记者致电南京栖霞区政府宣传部,但对方并未给予记者任何答复。而事故发生后,官方也未对外公布此次中标真相。3123>>

  种种迹象表明,南京“7·28”事件只是揭开了当地政商关系的冰山一角,在邵殿军身后,这种关系则更为盘根错节。起底南京“7·28”爆炸案探究爆炸背后的真相

  据知情者说,此次事件当地政府之所以刻意隐瞒了此次中标的真相和来龙去脉,主要是怕引火烧身,“这个工程就是邵殿军通过关系非法所得,当地政府很难脱得了干系。”

  邵殿军其人

  事故发生后,邵殿军已被警方控制,目前案件正在调查之中。

  据本报记者调查得知,现年45岁的邵殿军为淮安上河镇人,十多年前两手空空来到南京栖霞区,从这个时候开始,他涉足拆迁行业。

  此时,中国房地产建设的序曲刚刚拉开,南京也开始了巨大的市政工程改建,而当时拆迁行业竞争并不激烈,邵迅速组织了一支杂牌工程队以超低价揽得多项单子,由此,也开始了他的发迹人生。

  “他刚来南京的时候就是个穷光蛋,在发迹以后,也把众多亲属从老家接来一起干起了拆迁的生计,他这么多年来一直未能走出栖霞,但仅仅依靠栖霞地区的拆迁工作,就迅速积累了财富,在事发前,邵和他的家族的资产已数千万之巨,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一位与邵相交多年的知情者对记者透露说。

  多位与邵殿军熟识的人士向本报记者透露,邵本人并无很深的背景,其人脉也仅限于栖霞区政府,但在过去十多年中与多位官员私交甚好,这也是他屡屡中标拆迁工程的原因。

  “平时,邵对朋友很小气和苛刻,从不主动请谁吃饭,而对牵扯到利益的官员们则出手大方,送礼和娱乐消费是常有的。他出手大方,他在私下里曾洋洋得意的告诉我,送出10万元,将来至少能赚20万元。”知情者说。圆滑、察言观色使得邵在官商之间游刃有余。

  近年来,南京市监察部门为规范小型建设工程,要求区级建设主管部门实行发包制度,国有土地的拆迁项目也归入其中,对拆迁一类的小型工程项目,需多家竞标并公布结果。据记者了解,邵殿军本身并无注册公司,也无资质,不过头脑活络的他想出了借壳的手法来参与竞标。

  据《中国经营报》记者调查得知,邵殿军通常竞标工程的手法有两种,一种是与有资质的拆迁公司进行合作,借用其名义进行竞标,另一种则是盗用其他曾合作过公司的名义,在其不知情的情况下私自揽活。

  一位与之合作多年的拆迁公司负责人向本报记者透露,由于每次中标后需交100万元左右的安全保证金,在工程完工后再退给公司,这就需要盖有拆迁公司公章的申请书,邵殿军常以此为由向多位合作者索要盖有公章的信函,“他手里有很多这种盖有其他公司公章的信函,这也为他私下里去揽活提供了方便。”

  而据记者了解,根据2006年的南京建设工程招标投标流程显示,其初审企业资格为1个工作日,之后的详细审核为3个工作日,而审查资质的主要机构为当地区建设局和拆迁办,在这个过程中,竞标企业需要递交法人营业执照、资质证书、项目经理证书等多种证明材料。“这种审核还是很严格的,如果没有关系,像邵殿军这样的套用方式肯定会被发现。”

  此前,邵殿军还曾因向栖霞区拆迁办主任朱某行贿8万元获刑一年缓刑一年半,据此推算,目前为止,邵仍在缓刑当中。而据知情者透露,邵此次的马失前蹄,一部分是因为有业内竞争者举报,另一部分则是当地官场斗争所致。“邵在业内口碑并不好,树敌太多,被举报是必然的。”

  而此事对邵的经营并无实质性影响,即便在缓刑期间,他又拿下了数笔工程的单子,而与栖霞区政府依然关系良好,与多位官员称兄道弟。“这是一条灰色利益链,邵只是处于最末端。”

  揭开政商关系

  种种迹象表明,南京“7·28”事件只是揭开了当地政商关系的冰山一角,在邵殿军身后,这种关系则更为盘根错节。

  资料显示,在今年初,栖霞迈燕地区开发建设领导小组(实体为迈燕建设发展公司)签订拆迁南京塑料厂地块的转让合同,在6月,将拆迁项目交给了扬州鸿运。由于该小组不具民事法律主体资格,换言之,正是这家企业将工程转包给鸿运的“负责人”邵殿军。3<<123>>

  种种迹象表明,南京“7·28”事件只是揭开了当地政商关系的冰山一角,在邵殿军身后,这种关系则更为盘根错节。起底南京“7·28”爆炸案探究爆炸背后的真相

  据知情者透露,邵殿军与迈燕建设多位管理层关系密切,私交甚好。在过去一年多时间中,邵曾多次接下其基建项目中的拆迁工程,这也是邵不通过中标而能从一鸣公司手中分得塑料厂地块的缘由。

  而据记者了解,在迈燕建设的规划中,这一地块的拆迁启动在6月应该开始进行,但因为与众多房主没有谈拢而工期一再推迟,在该地块沿街随处可见大大的拆字。据一位商铺房主向记者透露,之所以没有谈拢,主要因为补偿标准太低,让他日后无以为生。而后,为了完成工期,迈燕建设只得一边与拆迁户谈判、一边施工。“如果等周边地区居民都搬走了再施工,就不会造成这么大的伤亡。”上述房主说。

  知情者向记者透露,根据规划,迈燕建设将在塑料四厂地块建设高档商品房,“去年至今,栖霞大道附近的商品房已经从7000元/平方米,涨到了14000元/平方米上下,是房地产商蜂拥而至的地段。”

  迈燕建设也是在这股房地产的淘金热中应运而生。资料显示,迈燕建设成立于2009年2月20日,法人为颜康。目前股东为三家,分别是南京栖霞区国有资产投资中心控股50%,南京康乔实业总公司控股44%,南京扬子江经济技术开发有限公司控股6%,经营项目主要为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和房地产开发。

  而据记者了解,颜康在担任迈燕建设总经理之前,曾担任过栖霞区发展和改革局副局长,如今虽不是公务员身份,但仍是栖霞迈燕地区开发建设领导小组成员。

  据记者查到的工商资料显示,在迈燕建设成立一个月后,即2009年3月15日,其股东发生了一次变更,原始的股东南京扬子江实业总公司将其股权以500万元的价格转让给了如今的扬子江经济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这次低调的股权转让,背后也有蹊跷。据记者了解,这两家公司法人代表均为李罡,此人目前仍为栖霞燕子矶办事处主任,工商资料显示,南京扬子江实业总公司为集体所有制企业,而扬子江经济技术开发有限公司为有限责任公司,据业内人士分析,这也意味着,原本国有的股权通过此次转让,进入了私人的公司,个中缘由令人意味深长。

  而迈燕建设依靠政府的支持,从去年开始陆续拿到了栖霞区迈皋桥街道兴卫村、栖霞区万寿村等多个热门地块,其中兴卫村地块以底价5400万元拿下。

  “迈燕建设从成立之初,目标就很明确,就是上市圈钱,因此它争分夺秒的拿地、拆迁、建房,对所有拆迁企业的资质并没有认真的审核,而是用人唯亲,也对施工安全过于漠视,管理层的心思都放在了扩张规模上。”当地一位政界人士评价说。

  由此,迈燕建设这家成立仅一年的公司,在房地产建设的滚滚热浪中进入了疯狂的扩张阶段,这也让邵殿军这样的江湖掮客从中寻到了机会。终于在7月28日这天,一台巨大的挖掘机铲断了埋于地下数年、不见天日的管线,这一刻悲剧被定格。

  延伸阅读

  南京6000公里危险品气体管道埋于地下 5%仍然使用

  公开资料显示,南京爆炸的丙烯管道建于2001年,产权属于金陵石化公司,而后的2009年4月,金陵石化公司将金陵塑胶公司卖给金浦集团,管道产权也随之转入金浦集团名下。在爆炸之前,该管道一直处于使用状态中,但已年久失修。

  2006年南京市政府曾颁布《南京市化工生产企业专项整治方案》,根据该方案,计划在2008年底,实现除南京化学工业园和金陵石化区域外,不再在其他地区保留化工生产企业的目标。而此间,爆炸管道所在的金陵塑胶公司,其拆迁早已被提上南京政府的议事日程。

  不过之后,由于化工厂拆迁涉及费用大、技术难、土地划拨等多方面问题,使得该计划被一拖再拖。根据当地政府的计划,金陵塑胶公司以及管道的拆迁将于2011年10月完成,在此期间,管道的维修和管理均由金陵塑胶公司负责。

  据悉,目前南京拥有传输危险品气体的管道约6000公里,其中约有5%仍然处于地下。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近年来占压和破坏自来水、煤气、天然气、可燃易爆气体等管道的事件较多,事发之后均由所属公司进行修复。 南京工业大学城市建设与安全工程学院硕导、城市公共安全专家王三明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80%~90%的管道事故是由于外力破坏所致,目前国内城市管线、管网的管理大多较为混乱,存在着审批部门、施工部门、维护部门多部门之间交叉管理,信息交流不足的问题,因此,城市管道的粗放管理方式必须改革。安全间距应大于消防标准。

  本报记者叶文添整理3<<123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