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菲警方救援行动遭质疑:装备差行动拖沓水平业余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8月25日 08:37  中国网

  

菲警方救援行动遭质疑:装备差行动拖沓水平业余

  参与处理人质事件的菲律宾警察慌乱隐蔽窘态。NO ELCELIS/东方IC

  南都综合消息长达11个小时的菲律宾香港旅行团挟持事件最后以流血悲剧结束。菲律宾警方拯救行动中的种种细节都通过直播呈现在世界面前,他们在拯救行动中的漏洞,被不少声音认为,要为悲剧的产生负上不可推卸的责任。国际社会也纷纷表示菲律宾警方仅采用令人难以置信的原始工具,行动拖沓,水平业余,令见者无不心急如焚。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特聘教授、总参反恐专家王大伟表示,劫匪是一个被解职的警察,和这种人谈判,如果你过多地运用技巧,反而会弄巧成拙,警方更多的应该是以诚信来和他谈判,因为在这个问题上人质的生命是高于一切的,在保证人质生命的前提下,政府和军队做出一些让步是可以的,因为最后要确保人质的安全。

  专家质疑

  为什么枪手完全暴露在射击范围内而不开枪为什么选取“砸窗”砸一个小时的战术为什么落后至用绳子而不是其他专业工具撬门昨日,南都记者采访香港前飞虎队队员、谈判专家及军事专家,剖析了菲律宾警方在拯救行动中战术、谈判技巧及装备各方面的失误。

  谈判失误:强硬拒绝“不可思议”

  “他们有1001种选择,但却选择了最愚蠢的一种。”香港警队前高级警司林占士谈起菲律宾挟持事件中警方的表现时,语气激动,这位参与过香港第一代谈判专家培训、经历过银行劫案及暴乱事件的老警员,认为菲律宾警方没有尽到应有的职责。

  错过黄金时机

  设定救援方案之后,谈判专家就要接近现场为组织提供情报。更关键是,谈判专家应该为突击队提供接近挟持现场的机会。从当时的直播镜头可以看到,谈判专家多次相当接近枪手,甚至与枪手在车门处交谈,距离“几乎两个人用手都可以把他扯下来”。

  但是菲律宾特警队没有任何的行动。“让黄金时间就这样被浪费了!”“太平门、车顶、车尾、车底,多少个可以趁机接近的位置,无论在哪个国家哪个地方,拯救人质最重要的就是要行动迅速,而只有接近事发现场,才可以在关键时刻突击!但是在这些黄金机会前,他们(菲警方)有1001种选择,却选择了最愚蠢的‘站在那里什么都不做’!”林占士越说越气愤。

  应该能拖就拖

  而在谈判进行到一定阶段时,菲警方允许枪手弟弟与他通话,林占士认为,这是“万不得已最后才用的方法,不然不会用到警队之外的人”。

  菲警方在谈判过程中,对枪手要求表现强硬的拒绝态度,在林占士看来也“不可思议”,他认为在这个阶段,应该能拖就拖,逐一向枪手解释,“例如,你的要求我们会考虑,但是作记录、作调查需要一定时间等等,都可以使枪手不至于绝望。”

  装备落后

  “他们东敲西敲,形如儿戏”

  “那些警察无勇无谋,在最危急时居然拿着大铁锤东敲西敲,我认为他们是无意识行动,看得我很肉酸。”香港著名军事评论员昭鸿说。

  “广州女公安在就好了”

  昭鸿以内地案例作为对比说,广州有一个人质被劫持的案例,我看到有个女公安,以好快的速度完成拔枪和连开两枪的动作“如果那名广州女公安在现场,我相信可以很快解决问题,很遗憾,现场在马尼拉。”

  昭鸿评价说,现场警察拿着一把大铁锤,对着巴士车窗东敲西敲,试图进入大巴却又进不去,这除了激怒劫匪外起不到任何作用。

  找工程人员就可开车门

  “那辆巴士是日本产的,前后门一共有两个开关设备,如果警察找到工程人员,就可很快打开这辆大巴车门,而不用东敲西敲激怒劫匪。”昭鸿说。

  包括香港飞虎队在内的许多特警,面对类似大巴劫持局面,最多只用几分钟时间,就可完成找到巴士通道、进入巴士、控制匪徒的全过程,但菲律宾警方,从前晚7时多开始敲车窗,一共用了1个多小时的时间,这完全如童子军儿戏一般。

  对于菲警方迟迟未用催泪弹的解释为“未有防护面罩”,林占士直斥可笑“但凡特种部队都受过经受催泪弹的训练,其实只要用沾湿的毛巾、潜水镜等普通的用具,都可以避开催泪弹的影响,你这样解释,是不是意味着警察的生命比人质的安全还要更重要在挟持现场,人质的安全是警员最重要的考虑,而不是自己的安全!”

  白天有机会解决都错失

  此外,昭鸿还认为菲律宾轻视事态的严重性,白天大多数时间有机会解决问题,但都错失。而且白天时都是装备很差的普通警察,当晚间事态恶化、特警赶到时,现场指挥人员又对局面失去了控制,一片混乱。

  突击缓慢:30秒可解决拖一个小时

  作为香港前飞虎队队员,梁家声评价菲律宾警方这次的行动“非常失败”,因为从一开始就没有做好完整的部署,使拯救行动错漏百出,更容易误伤人质。

  打爆车胎做法愚蠢

  “首先,一开始就应该让巴士停在事发地点,不能让他再能够移动,例如拿掉钥匙、消耗燃料等方法。”梁家声认为,在拯救行动中,菲警方的准备功夫做得非常糟糕,“一开始就应该在现场附近调来一部相同型号的旅游巴,对其性能进行剖解研究,对从哪里进去、如何进攻等进行演练,但就我所看,菲警方没有做这些功夫。”

  受到刺激,事件进入一个转折点,旅游巴向前开动了一段距离,警方随即开枪打爆了车胎。香港前机动部队警员小保哥(化名)说,这个做法相当愚蠢,“这样让枪手知道自己处于危险的境地,情绪一激动,就会对人质产生威胁。”

  攻其不备才能凑效

  梁家声认为,这个时候狙击手其实是开了三枪,随即,受到刺激的枪手扣动了手中的M 16,向四周扫射,菲方的狙击手也马上再打了三四枪“他们到底在想什么!这不是在巷战,会误伤人质!”梁家声说。

  进攻缓慢成为菲警方最被人所指责的一点。林占士指出,一旦发起进攻,整个进攻时间要控制在20秒到30秒之间,“从爆破那一刻开始,就要有多路人马立刻行动,因为歹徒的反应时间通常有5到7秒,多点爆破可以延长歹徒受到惊吓的时间,同时攻点部队出其不意地进入现场,才能达到攻其不备的效果,你砸玻璃都砸了一个多小时,还有什么机会”

  声音

  最差就是枪,又重又长,在这种挟持的环境之下,应该用轻巧、短小的武器,即使稍为落后的短柄AK47,也比M 16要好。

  ——梁家声认为菲特种部队所持M 16并不适宜近身搏斗

  他们有1001种选择,却选择了最愚蠢的一种。

  ——香港警队前高级警司林占士

  为何一个特种部队,连爆破工具都没有甚至连拉开门的工具,都是一条绳子,没有撬手等工具,难道连铁链都没有

  ——小保哥

  一名特警在用斧头砸车门时,斧头不慎飞入车内。

  许多菲律宾民众都经由电视和广播全程关注劫持事件,但最终对人质劫持事件的收场结果和警方的懈怠马虎感到震惊。

  ——法新社

  法国国家宪兵干涉组前指挥官弗雷德里克·加卢瓦23日说,菲律宾警方此次解救人质行动从谈判到强攻的各个环节都显示出“差劲的准备和冒险的心态”。

  ——法新社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