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会议桌上的公司政治:丛林动物法则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10月12日 06:15  南方都市报

  

会议桌上的公司政治:丛林动物法则
(南方都市报www.nddaily.com SouthernMetropolisDailyMark 南都网)南都漫画:勾犇

  公司政治有如一句英文,It’s ajungle!———像个森林!而开会反映出的公司政治也完全可以套用这一句:It’s ajungle!就让我们用森林动物学来分析会议里的公司政治行为学:

  公司开会在行为上,是一种交流、沟通、解决问题的场合,也是反映出公司政治的场所;同时又是个人展现魅力与实力的舞台;每个人好像动物一样,勾心斗角,明争暗斗,推卸责任,争风吃醋。好像森林里的动物,也有群体的沟通与交流方式,所以某些层面上,也有动物界的politics———动物的政治学。让我们用不同的动物政治学来反映我们企业里的开会与公司政治。间接了解企业政治形态,就可以知道如何从了解自己公司政治文化上,有效率地提升会议的效果。

  所以,从这个角度说,当你面对什么类型的团队,你就要扮演什么样的动物。

  ● 狮王型会议

  在这种企业政治生态中,狮王就是毫毋庸置疑的领导者,但他只负责吼叫,巩固自己地位,其他所有的活都由母狮子来做,例如抚养幼狮、猎取食物等。(南方都市报www.nddaily.com SouthernMetropolisDailyMark 南都网)

  这正如一个非常有权威的领导者在企业会议里扮演的角色——— 他只要坐在那里就够了,工作就不在他的职责范围内了。在这种会议中,狮王的威望、权力是不可被挑战的,他只要让大家知道他的存在,但所有的活都是其他人去策划、执行、完成。换句话说,这种领导动口不动手,其他职员就得自动自发做好分内的事情。这种会议就只有一种声音,那就是领导的声音,统一指挥,大家一个方向,只有顺服,没有异议。

  但要当个狮王,谈何容易!要不断面对与排除可能影响自己地位的威胁和挑战。在企业里,也许是职权、金钱、个性、经验或是背景关系制造出狮王型的角色,但狮王必须有绝对的authority(权威)的条件,才能够带动成员。无论是借用哪种来源的权威,有一点是相同的,必须给员工危机感,因为狮王的领导地位是不可被代替的。但往往这种权威带动的是员工的皮面,而不是内心。不过好处是,狮子型政治体系,大家服服帖帖地执行任务,没有人敢当猴王挑战狮王。500强跨国企业,五星级涉外酒店,都有类似这种形态的企业。

  ● 老鹰型会议

  老鹰不在一起生活,每只老鹰都是独霸一方,在一起就打得你死我活。为了巩固自己的地盘,要不断巡逻,绝不让其他老鹰侵犯自己的领地。老鹰是带翅膀的凶猛动物,眼神非凡的好,速度快,攻击准确——— 正如企业精英们的特征。(南方都市报www.nddaily.com SouthernMetropolisDailyMark 南都网)

  在老鹰型的会议上,老鹰们互相用尖锐的鹰眼,准确地瞄准对方。每个都认为自己身怀绝技,谁都不怕谁,更不要提互相尊重。在这个会议桌上,大家显示自己的才能,炫耀自己的成就;合作免谈,竞争才是硬道理。这种会议桌上,自己是最棒的,自己的才华、经验是无以伦比的;稍微发现自己利益、职位、部门被妥协,马上就要展开防卫动作。往往这种会议中,炸药味极重,一触即发。

  在这种公司会议的政治里,老鹰们都自认是武林高手,谁都不服谁,每个人都自以为是,不团结,非常努力地巩固自己的地位,不让其他人或部门侵犯。一个人如一只老鹰,飞得高,飞得远,执行能力强;但几个人在一起,就连麻雀、燕子都不如,看谁都不顺眼,更不可能携手合作。

  在老鹰型的会议上,最好是各自为营,分工明确,让一个工作分成几块,再将结果拼成一体。但问题常出在,都是将领,没有兵卒,打个人战可以发挥,团体战就不如直接挥白旗投降。通常来说,在保险公司、销售有关公司等,这种形态是非常有效的。

  ● 花蝴蝶型会议

  花蝴蝶爱飞哪就飞哪,整天悠哉游哉,从不会很整齐、或是有制度性地飞在一起,都是乱飞的。

  在花蝴蝶型的会议中,每个人都坐在那里,把自己最好的、最美丽的一面毫无保留地呈现出来。每个人都摆着笑脸坐在一起,但各自心漂浮在哪里,可想而知。开会时,虚伪的华丽取代了一切。无论大家讨论什么,最后都归到炫耀自己的主题。

  在花蝴蝶式的会议政治里,大家都非常虚伪,表面上很和谐,其实都是为自己的利益而飞翔。大家外表是一体,但实际又不是。目标短浅的企业就是这种文化,像花蝴蝶一样随性乱飞,没有共同的目标,下一步是什么也是待定。企业界里,很多化妆品有关公司、直销公司就有如此文化。

  ● 蜜蜂型会议

  蜜蜂和蚂蚁一样,是非常有组织、繁忙中带有秩序的一种小动物组织。仔细研究,其实它们的社会组织的智慧与创造出来的分工秩序,比人类还精密、团结。蜜蜂分工非常分明,自己扮演好自己角色,毫无怨言。努力工作,完成不知道怎么来的使命;从不偷懒,非常非常团结。

  在蜜蜂型的会议中,蜂后、工蜂、雄蜂般的职员,非常有秩序地坐在会议桌上。每个人、每个部门都非常清楚自己的职责,开会前都准备非常充足,开会时候沟通也非常顺畅,大家任劳任怨。开完会后,每个人非常精准地去执行自己的工作。

  蜜蜂型的企业政治形态是最有效率和力量的。也许每一个成员都不是最棒的,但合起来,就是一股非常可敬的力量。每个员工接受自己的角色,努力执行自己的任务,并很乐意搭配团队里的其他成员。

  这种听起来如此好的政治形态,真的在企业界存在吗?实际上,在许多日本企业,以及某些韩国企业中,就会发现这种蜜蜂式的公司政治文化,跟老鹰式正好相反,也许一个人如一条虫,十个人在一起就是一条龙。

  蜂王般的领导者,必须得拟定出非常完善的制度,让制度有效率地安排所有蜜蜂的工作。往往在蜜蜂王国,制度就是一切;这种企业里也是,制度执行了一切。

  ● 狐狸型会议

  狐狸是公认的最狡猾的动物,外表是群体动物,其实谁都不信任谁。狐狸平时单独生活,生殖时才结小群。它的警惕性很高,如果谁发现了它窝里的小狐,它就会在当天晚上“搬家”,以防不测。

  在狐狸型的会议中,公司同事们在一个会议桌上,重点却放在如何提防、计算其他同事、如何保住自己的职位,如何巴结对的上司提升自己的前途。复杂加上复杂,私人意愿胜过公司利益。这种会议桌上,看起来很和谐,但非常虚伪;实地里人事关系相当复杂,导致工作起来也异常复杂。开会讲话虚而不实,反正少做少错,多做多错,不做就不会错。尽量抓住别人的狐狸尾巴,绝不能让别人抓住自己的小辫子。

  如果一个企业,里面都是老奸巨猾的干部,就属于狐狸型的生态。开会到齐时都外表和谐,内心却都在算计防范着对方。在国内一些国有企业可以发现有类似这种“狐狸”政治形态的文化,缘由可能都想坐稳铁饭碗,加上“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的斗争环境,可以说是名副其实的“狐狸”政治。在这种企业氛围中做领导,肯定要有两把刷子,否则再有背景都难坐稳宝座。不过“老狐狸”多半是一路从小狐狸成长起来,对于其他狐狸们的思想举止了如指掌,所以要在例如会议上带动小狐狸们,易如反掌。企业里,小到地方水电公司,大到国营企业单位都有这种文化存在。

  ● 动物园型会议

  英文有一句叫“It’s azoo”,就是形容什么奇奇怪怪的人、不合逻辑的事情都一起发生的地方。动物园里什么动物都有,兽类,鸟类,海里的,天上的,爬到,跑到,想到的,想不到的,都有。吃肉的,吃草的,吃饲料的,各种生态。

  在动物园型的会议中,会议桌上环肥燕瘦,各种武功的武林高手都有。这样的会开得累,沟通或合作起来非常吃力。想想看,各方各派的人物都出现在一个会议桌上的时候,就好像个动物园,非常混乱:鸡同鸭讲故事,河马笑大象胖;林子大了,什么样的鸟都有,什么样的事都有。如何在那么多不同的个性、脾气、习性中调理出秩序,是最高等学问。

  国内我发现常有这种事情发生,有些同事是靠关系进来的,有靠山,就像寄生虫;有些是正规考进来,慢慢成长的,靠自己本事像乌龟一样往上爬;有些标签为“海归”来的,本事在哪里却难分辨,好像火星来的动物;有些没有任何本事,就一张嘴厉害,好像会说话的鹦鹉;也有些压根没本事没才能,就会拍马屁,像条哈巴狗;别忘了那些十八般武艺样样不精通,但就长得好看的女职员们,好似孔雀。(南方都市报www.nddaily.com SouthernMetropolisDailyMark 南都网)

  想当动物园型政治的领导,无他,动物园的管理员———再凶猛的动物,食物链控制在管理员手里。好像在各企业里,抓住每个职员的要害,就是唯一可以带动大伙、成功指挥的关键。但这种管理方式虽然短期有效,但长久有没有效率,是个非常头痛的问题。这种企业在各种行业都有,尤其是国有背景、但又想企业化的公司。

  每个企业有每个企业的文化和政治形态,明智的领导者必须明确地认定,自己的团队是怎么个政治文化。也许湖人的政治文化是个老鹰式形态的团队,也许凯尔特人是个蜜蜂式的团队,也许骑士队是个狮子型的团队;但最终,谁准备功夫做得最好,谁最有效率地在球场上执行,谁就是冠军。如何达到这效率,必须从团队训练、开会研究对策等开始,教练的好坏就是输赢的开端。

  企业政治好比动物森林,如何当狮王,鹰皇,蜂后,老狐狸,蝶仙,或是动物园的管理员?在电影里,动物王国里有一个人可以克服所有的动物,无论再凶猛,再狡猾,再难驯服———他就是T A R ZA N泰山。望每个领导有朝一日都可以成为像动物森林般的企业政治里的泰山,到时,就没有任何政治形态可以难到你了。

  作者:施履平(现为瑞士大卫杜夫澳门、中国内地负责人。祖籍上海,出生台湾,11岁去美国,2000年起大部分时间居住在上海,是深谙中西商道的职场“老骨”)

  采访、整理:南都记者 张晓华 (南方都市报www.nddaily.com SouthernMetropolisDailyMark

转发此文至微博 欢迎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留言板电话:400690000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