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KDDI:WiMAX、LTE、固定网络总动员
“au是手机中的战斗机!”——在2010年10月18日召开的年度冬春产品发布会上,时任KDDI副总裁的田中孝司(现任总裁)是这样宣传11月开始启用新系统“WIN HIGH SPEED”的au手机的。
WIN HIGH SPEED是可进行下行最大3.1Mbps、上行最大1.8Mbps的数据通信的KDDI(au)的主力数据通信系统,通过最多捆绑3个CDMA2000 EV-DO Rev.A载波实现高速化。其采用的是Rev.A的升级版——“EVDO多载波”技术。使用3个以上Rev.A载波的基站地区可进行下行最大9.2Mbps、上行最大5.5Mbps的数据通信,两个载波的基站可进行下行6.1Mbps、上行最大3.7Mbps的数据通信。
KDDI仅向手机/智能手机提供WIN HIGH SPEED,不向数据通信专用终端提供该服务。同时,由于都属于当前服务的“增速版”,资费没有发生变化。支持终端共有2010年11月推出的iida品牌“X-RAY”与索尼爱立信“S005”以及12月推出的泛泰生产的智能手机“IS06”等6个机型。
这些机型都可以进行下行最大9.2Mbps的数据通信,超过其它公司最快7.2Mbps的HSPA终端。很有可能在2011年底NTT DoCoMo公布LTE支持手机前,一直占据“日本最快的手机/智能手机”的宝座。
WIN HIGH SPEED区域涵盖1400区市町村
WIN HIGH SPEED的最初提供下行9.2Mbps与6.1Mbps的区域共有1400区市町村,相当于覆盖了日本90%的人口,覆盖区域非常广。这是因为通过对使用两个以上Rev.A载波的现有基站上进行软件升级,就可以比较容易地实现WIN HIGH SPEED。
其中,可使用下行最大9.2Mbps的服务地区包括全国主要城市及其周边建设有2GHz频段基站的区域。只有新800MHz频段基站的覆盖区域的速度为最大6.1Mbps,而这一频段是作为覆盖日本全国的基础网络正在建设中。
KDDI从2006年开始着手“800MHz频段重组”,即NTT DoCoMo与KDDI将切分的旧800MHz频段集中到能够满足双方实现LTE所需的15MHz的连续带宽。为了实现800MHz频段重组,KDDI开展了将旧800MHz频段的网络替换为新800MHz频段与2GHz频段的工作。Rev.A基站就被引入到了这一新800MHz频段/2GHz频段中。
但是在完成重组的2012年7月前,由于NTT DoCoMo要避免在旧800MHz频段上运营的PDC之间的干渉,新800MHz频段的使用带宽被限制于5MHz。为此,在新800MHz频段的基站中,最多只能导入3个CDMA2000的载波(1.25MHz带宽)。因为其中一个要用于语音通信“1x”,所以Rev.A的载波最多只能使用两个。
![]() |
图3 KDDI的基础设施高级化规划
建设“最强大多层网”
实际上,这一800MHz频段重组对KDDI基础设施战略有较大影响。KDDI计划在分配所得的新800MHz频段的15MHz带宽中,将LTE引入2012年7月可开始使用的10MHz带宽部分中。届时将使日本的新800MHz频段基站整体实现LTE全国网络。
![]() |
图4 KDDI的LTE展开图
另一方面,重组带来巨额的基站投资、新800MHz频段的频段使用限制等成为制约目前设备扩容的主要原因,这也将降低公司竞争力。WIN HIGH SPEED的导入具有打破这一现状的意义。但是,无论如何提升终端数据通信能力,网络本身混杂,就难以提升用户体验。对KDDI来说,扩大当前网络的容量还是一个当务之急。
KDDI消费者业务企划部称,近年流量增长速度远超过预想,KDDI在尽全力进行着设备扩容。为了应对流量増加,也将扩大WIN HIGH SPEED的两、三个载波区域。
同时,KDDI通过采取对重度消费者的频段制限措施,以期确保通信质量。尽管如此,KDDI已经正式转向了比传统手机容易产生更多流量的智能手机。不久后,目前设备很快将难以支撑。
在2010年10月举办的电子综合展会CEATEC2010上,田中孝司称,随着智能手机的正式普及,为应对“数据爆炸”,将Wi-Fi或者家用基站的流量引导向固定网络外流非常重要。KDDI将构建WiMAX、LTE、FTTH、CATV等固定网络混合的“最强大多层网”。
目前已经看到了该公司的部分行动。例如,KDDI于去年6月从UQ通信手里购买了WiMAX网络作为MVNO(移动虚拟网络运营),通过与自己公司的CDMA2000网络相组合,开始提供混合型的数据通信服务。当然这其中也有引导计算机数据通信流量流入WiMAX的用意。
KDDI的设备规划部称,KDDI集团将WiMAX作为对抗其它公司LTE的手段,作为流量收纳的手段将积极地推广使用。可以说,KDDI将集中其所有资源应对数据爆炸。(未完待续)(来源:中国贸促会电子信息行业分会编译:王喜文)
译自:2月23日【日本】日本网络商务网站http://businessnetwork.jp
更多精彩内容参见“中国经济网-国际频道-国际IT行业资讯”
(责任编辑:郭彩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