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四大移动运营商的高速化路线图(一)
日本四大移动运营商的高速化路线图(二)
(三)软银:实际上也在为LTE做准备
“大幅超过NTT DoCoMo的LTE服务,提供日本最高速的网络服务,使其人口覆盖率达到60%。”——软银总裁孙正义在2010年11月4日召开的秋冬机型发布会上介绍了该公司将在2011年2月下旬启动基于“DC-HSDPA”的下行最大42Mbps的高速数据通信服务“ULTRA SPEED”的特征。
“ULTRA SPEED”旨在与NTT DoCoMo的LTE抗衡
DC-HSDPA是现行HSPA的进化系统,通过捆绑两个“HSPA+”载波可以进行下行最大21Mbps的数据通信,是一个能够成倍提升通信速度的系统。日本的首个商用服务是2010年12月e-Mobile启动的。软银本次部署的DC-HSDPA的频段是2009年6月新分配得到的1.5GHz频段的10MHz带宽。
软银从2010年1月开始在这一频段上运用W-CDMA/HSPA,计划在2011年春季建设 9000个基站,其中大多是两个载波的W-CDMA/HSPA基站。1月份开始,软银通过软件升级使这些基站可以支持DC-HSDPA,从而提供下行最大42Mbps的服务。支持终端以预计2月下旬上市的USB型数据通信终端“004Z”(中兴生产)为主,还包括手机Wi-Fi路由器“007Z”(中兴生产)、USB型的“005HW”(华为生产)等,共三个机型。
软银计划2011年6月前将ULTRA SPEED的42Mbps的人口覆盖率扩大到60%。也就是刚开始孙正义总裁所说的,ULTRA SPEED覆盖区域目前大幅超过了下行最大37.5Mbps的NTT DoCoMo的LTE服务20%的人口覆盖率。
从孙正义总裁的发言可以看出,ULTRA SPEED明显旨在与NTT DoCoMo的LTE服务抗衡,此后发布的资费水平无疑将具备一定的竞争力。
针对主流的2GHz频段,软银将1.5GHz频段定位为备用带宽,采取了使用双频段终端,数据流量优先流经1.5GHz频段的战略。
但是,软银的重点业务,也就是对流量影响较大的iPhone等智能手机,几乎都不支持1.5GHz频段。所以其效果将非常有限。ULTRA SPEED的部署还具有有效使用1.5GHz频段的用意。
尽可能满足iPhone用户
接下来看一下软银的基础设施战略的整体概况。2GHz频段基站的增设是软银一个最紧迫的课题。主要是由于软银用户的10%,也就是超过200万用户,使用iPhone。
能够吸引更多高ARPU(每用户平均收入)用户的iPhone是软银的救世主。但是, iPhone对网络的负荷比传统终端要大很多,网络资源因此受到了威胁。如果不解决这一问题,软银将无法取得进一步发展。
2010年3月,软银推出了解决对策,即以“2010年3月末的6万基站在1年间倍增至12万个”为核心的“无线电频率改善宣言”。这主要是以充分使用2010年2月陷入经营危机、10月被软银全额收购的PHS运营商Willcom的16万基站地点为前提。在2010年10月28日召开的第二季度经营状况发布会上,软银称9月末的基站数已经达到了7.2万个,10万个基站指日可待。
受iPhone业务带动,软银在不断推进可以满足LTE时代需求的高密度基础设施建设。
尤其是其它公司仅限于区域补充与提供新服务而建设的家用基站方面,软银将其定位为流量外流手段而开始免费提供。同时,软银也积极推进商店等无线LAN接入点的建设等。使用所有手段,应对激增的流量。
此外,日本总务省的工作组正在研究的新频率分配中,软银希望尽快分配900MHz频段的较大的原因也在于iPhone已经支持900MHz这一频段。
为LTE做好准备
相对于大力发展LTE的NTT DoCoMo与KDDI,软银则没有明确具体的部署计划,但是正做着一些实质性准备。
软银的基站扩容与更新所采用的爱立信与诺基亚西门子网络的新机型具有便捷升级至DC-HSDPA与LTE的设计规格。也就是通过推进3G投资,随时可以部署LTE。部署LTE的时机恐怕就是iPhone支持LTE的时候。
软银另一个不可忽略的基础设施战略是,该公司从Willcom继承、集团整体推进的业务“XGP”的动向。据称,新一代XGP(XGP2)的规格与中国的TD-LTE几乎一样。由于其大多LTE终端芯片组也支持TD-LTE,所以如果这一标准获得认可,就可以将XGP网络作为MVNO,也可以与软银自己的LTE一体化运行。
表面来看似乎正忙于应对流量的软银,其实已经稳步推进着新一代通信基础设施的建设。(来源:中国贸促会电子信息行业分会编译:王喜文)
译自:2月23日【日本】日本网络商务网站http://businessnetwork.jp
更多精彩内容参见“中国经济网-国际频道-国际IT行业资讯”
(责任编辑:郭彩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