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去世的美国诗人、音乐家和作家吉尔,是美国音乐界公认的“说唱教父”。政治性是他作品的最大特征,也让他在黑人音乐世界里独树一帜,并对后世的众多音乐家形成深远影响
李宏杰
5月27日,62岁的吉尔·斯科特-赫隆(Gil Scott-Heron)离开了世界。作为公认的“说唱教父”,吉尔的去世让黑人音乐的世界里又少了一位“教父”级人物——“灵魂乐教父”詹姆斯·布朗早在2006年12月25日就已驾鹤西去。遗憾的是,尽管二人都贵为“教父”,而且吉尔也未曾像詹姆斯那样纵情声色犬马(不过二人都曾为药品问题所困扰),但前者却并没有后者那么长寿,詹姆斯去世的时候已经73岁。如果再算上2004年6月10日去世的雷·查尔斯、2008年10月10日去世的艾萨克·海耶斯,就在21世纪的头10年,美国黑人音乐流派的几位大佬级人物如今只剩“放克教父”乔治·克林顿一人尚存,最多再加上史蒂夫·旺德(Stevie Wonder)。
吉尔1949年4月1日生于芝加哥。父亲是牙买加人,曾是专业足球运动员;母亲是一名图书馆馆长兼歌手。早在吉尔2岁时,父母就已离异,由外祖母抚养长大。吉尔曾经在诗歌《来自破裂之家》(Coming From A Broken Home)里描述过自己的童年:“女人抚养,充分成长;后来才知,破裂之家。”
某种程度上,外祖母算得上是吉尔音乐之路的奠基者,他曾回忆说,“她教育我别呆坐在那里等着别人猜你在想什么——所以,我要把它们说出来。”老太太从当地的殡仪馆买回一台二手钢琴,让吉尔学弹琴,还把作家、诗人兰斯顿·休斯的作品介绍给外孙,这位在自己的诗歌中运用爵士乐节奏创作的作家对吉尔后来的人生产生了巨大影响。吉尔12岁时,外祖母去世,他搬到纽约与母亲重聚。他在这里考上了林肯大学,因为他的偶像兰斯顿也曾求学于此。
吉尔第一次引起公众注意是在1970年,他的那首《革命不会被电视转播》(The Revolution Will Not Be Televised)对大众媒体的无脑和麻木进行了尖刻的攻击,向黑人社区发出了战斗的号令。“兄弟,你不能待在家里/不能玩物丧志,轻易躲避/不能在药物里迷失,让自己逃离/为了烟酒财气……”吉尔写这首歌时只有18岁,在他21岁时出版的处女唱片《Small Talk at 125th and Lenox》的最初版本里,它只是配着康加鼓和非洲手鼓的激情诗朗诵,第二次在录制《男人的碎片》(Pieces of a Man)的时候才改成了大乐队伴奏的版本。这之后,《革命不会被电视转播》被数不清的人翻唱、采样,2010年《新政治家》杂志将它选为“20首最优秀的政治歌曲之一”。也是1970年,在干洗店打工为生的大二学生吉尔趁休假创作了关于贫民窟生活的惊悚小说《秃鹫》(The Vulture,1970),等到大学毕业时,他出版了第二本小说《黑鬼工厂》(The Nigger Factory,1971)。
又高又瘦的吉尔,留着并不浓密的山羊胡,他的声音坚定雄浑,是一种混合了阳光和眼泪的声音,就像莎士比亚应该拥有的声音。作为一个能演奏会歌唱的音乐家,他还是词汇大师、抒情诗人、演讲家。
他的歌词就是诗,风格鲜明,犀利尖锐,充满了斗志,和他的演唱风格相辅相成。像他的前辈民族斗士马尔科姆·X一样,吉尔好斗而强硬。通过一系列的专辑来对贫民窟生活和种族不公等现实生活进行讽刺和抨击,表达自己的政治主张:《惠特尼在月亮上》(Whitey’s On The Moon)、《家园就在仇恨之地》( Home Is Where The Hatred Is),以及反种族隔离的圣歌《约翰内斯堡》(Johannesburg),都是这种思想下的产物。但吉尔的音乐调色板上似乎只有愤怒这一种颜色。他总是用仿佛先知训诫式的演讲,将黑人群体所面对的社会不公和内心的挣扎体验娓娓道来,所以吉尔经常被黑人乐迷给予马尔科姆·X式的尊崇也就不足为奇。政治性是他作品的最大特征,也让他在黑人音乐世界里独树一帜,并对后世的众多音乐家形成深远影响。他演唱时对人声的表现风格和歌曲里的政治信息,深深地影响了“公敌”(Public Enemy)和NWA,这两支嘻哈史上最受人尊重的祖师爷级团体将他奉为圭臬。但吉尔个人一直对“说唱教父”这顶桂冠不怎么感冒,他认为自己的音乐更宽阔深远,对情感的表达也比粗糙的说唱音乐更细腻和精致,“你们并未看到这个人的内心,而只是看到了许多表面的姿态。”吉尔从来未接受过任何奖项,他希望每个人去真正地关注作品本身,对任何人都一视同仁是他追求的境界。
讽刺的是,这位曾经在作品里反对毒品的斗士,自己却在上世纪80年代末陷入药品的漩涡,成了一个活在传说中的不靠谱瘾君子老哥。直到2010年,经过与药物以及监狱的多年斗争后,沉寂了16年的吉尔终于重回公众视线。他和曾经去监狱里探望过自己的粉丝、英国的制作人理查德·拉塞尔一起创作了《我初来乍到》(I'm New Here),这张唱片将吉尔的本色声音置入当下流行的音乐元素之中,他们还改编了布鲁斯传奇罗伯特·约翰逊的《魔鬼与我》(Me and the Devil)。但没人料到,它竟成了吉尔的绝唱。在31年的职业生涯中,吉尔一共出版了15张唱片。
正如艾米纳姆(Eminem)所说,吉尔“影响了嘻哈的一切”——第一政治说唱团体“公敌”的主唱查克·D(Chuck D)称吉尔为“思行之源”,凯伊·韦斯特(Kanye West)、“武当派”(Wu-Tang Clan)、“凡夫俗子”(Common)、“黑星”(Black Star)也都自视为吉尔思想的衣钵传人,他们都在自己的唱片中采样过这位黑人先圣的音乐。事实上,就连摇滚巨擘“收音机头”(Radiohead)也是吉尔的拥趸。
吉尔的生活并不完美。但其他任何人的日子也同样并非完美,不过吉尔从来不去评判别人的生活。他驾驭语言的才华堪称天赋异禀,幽默、和善,又充满人性的光辉。尽管吉尔可以很轻易地拥有名气与财富,但他似乎对这些毫无兴趣。或许,他的人生就是想超越常人无法超越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