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在中原经济区建设的背景下,河南各地市建设也在提速。在农村,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运动进行:农民要当市民、村镇变成社区……而城市,也加入了工业化提速的大潮:布局新兴产业、优化城市格局……《经济视点报》特推出《城市·高度》,选取河南四个地市洛阳、开封、焦作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4月23日 11:45  经济视点报

   鹤壁:“循环经济”梦想起航

  城市档案之鹤壁:

  产业:1957年因煤建市,中国重要煤炭基地之一,有煤炭、机械、化工、纺织等工业

  特色:国家循环经济试点市、全国十大幸福感城市

  □经济视点报首席记者 李中海

   实习生 张 薇

   被当成垃圾的煤矸石制成了新型墙体砖,电厂发电剩余的粉煤灰也加工为步砖、盲道砖等新型建材……

   在鹤壁,目前已有多家企业涉足循环经济领域并从中获得效益。

  作为全国首批循环经济试点地区之一——鹤壁在循环经济方面的尝试和探索始于2005年。经过近7年的发展,已初步形成工农业循环经济共同发展的资源型城市环境经济发展模式,并被国家发改委誉为“鹤壁模式”向全国推介。

   到2010年,鹤壁循环经济覆盖率达97%,培训率及贯彻执行率达100%,形成初具规模的循环经济产业。

  如今,鹤壁的资源和循环经济规模优势吸引了更多的投资者。

  4月2日,河南鹤壁与闽商经济合作交流会在福建泉州举行,100多位闽籍企业家参会并表示出“合作、发展”的诚意。

  其中,与鹤壁有合作意向的福建圣元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朱煜煊表示:“我们所从事的垃圾焚烧发电、污水处理属于环保行业,也是循环经济的一个方面,我们要加强与鹤壁的合作。”

  

  鹤壁成循环经济投资洼地

  作为河南一个典型的、依托煤矿资源发展起来的资源型城市,鹤壁市迅速发展循环经济势在必行且意义重大。值得庆幸的是,鹤壁循环经济起步较早,发展成效显著。

  早在2004年,鹤壁市邀请河南省发改委领导到鹤壁进行循环经济调研。这也标志着鹤壁市循环经济起步。

  2005年,经国务院同意,国家循环经济试点工作正式启动。鹤壁成为省内唯一的国家循环经济试点地区。

  2010年11月,试点城市创建工作高分通过国标委考核验收,使得鹤壁市成为目前全国唯一通过考核的循环经济标准化试点市,为全国循环经济标准化工作树立了标杆。

  朱煜煊说,鹤壁是中原文化的一个代表,现在的鹤壁人杰地灵、政通人和,传达出了一股非常清新的气息。

  

  让循环经济“动”起来

  鹤壁发展循环经济成果有目共睹,同时,经济效益显著。

  鹤壁市委书记王训智说:“鹤壁市的新型循环经济产业链环环相扣、运行良好,促进了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优化,保证了经济运行质量的效益和提高。2008年到2010年,培训率及贯彻执行率达到100%,项目实施产生的直接经济效益年均达到8000余万元,三年累计达2.4亿元。”

  在鹤壁福田舒布洛克建材有限公司,车间内巨大的传送带:传送过来的石子、粉煤灰、灰渣等进入挤压机后,随着巨大的声响,一板板码放整齐的砌块砖就成型。

   据了解,这家公司年可利用炉渣和粉煤灰20万吨,粉煤灰陶粒掺灰量高达95%以上,已经初步建立起“煤矸石-发电-新型建材”“矿井水综合利用”、“发电-粉煤灰-建材”等全过程的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标准体系,经济效益显著。

  在鹤壁,像这样依靠循环经济模式取得效益的公司,大有所在。

  比如,豫鹤同力公司年消耗工业废渣、废石100多万吨,实现余热发电用水零排放,发电后的废水用于水泥熟料生产循环用水,年节约成本近700万元;维恩克(鹤壁)镁基材料有限公司年出口额达到1600万美元,通过试点建设金属镁产业链标准体系,使能源综合利用率提高两倍,节能60%以上,回收精炼渣用于提取氧化镁和精炼溶剂,每年创收200多万元。

  谈及未来的发展规划,朱煜煊告诉记者:“我们要以鹤壁为基地,向周边进行辐射,在中原地区进行一些集团化的运作,与当地一起共同把循环经济产业做大做强。”

  越来越多投资者蜂涌而至,作为一个先行者,鹤壁为河南乃至全国的循环经济发展做出了有益探索和尝试,尽管它要走的路还很长。

   洛阳:老城“光谷”梦

  城市档案之洛阳:

  定位:新兴的重工业城市、新能源节约型城市、休闲旅游城市

  经济总量:2010年在中国大陆排名第42位,河南第二仅次于郑州

  6大支柱产业:机械电子、石油化工、冶金、建材、轻纺、食品

  □经济视点报记者 孙雅琼

   在河南如火如荼的城市建设中,洛阳一派欣欣向荣景象。

   牡丹、旅游、文化、能源、航空、光电……一系列词语都可以用来形容洛阳经济。

   4月10日,“2012中国(洛阳)光电产业及投融资论坛”在洛阳新区举行。围绕“两岸光电产业合作”这一主题,聚焦“光电产业发展趋势”和“企业投融资机会”两大议题进行研讨。

  借助洛阳文化优势与自身产业优势,此次论坛得到了众多业内人士的广泛关注。

  诸如力晶半导体、晶元光电、光磊科技、胜华科技等60多名台湾知名光电企业的代表参会,为洛阳本地的光电产业发展献计献策。

  

  老城“光谷”之梦

  众所周知,洛阳市是国家“一五”计划时期规划建设的老工业基地,工业起步早、规模大。

  近年来,洛阳市以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和自主创新型城市为目标,步伐不断加快。目前,洛阳市经济总量在中部六省所有地级以上城市中居第4位,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较高水平。

  在调整经济结构的同时,洛阳将目光投向了新兴的光电产业。

  2007年8月,《中国洛阳光电子产业发展规划》出台。规划显示,到2015年,洛阳光电子产业基地年销售收入目标为200亿元。

  2008年,洛阳市再次发布《关于促进硅及光电信息产业发展的意见》。《意见》表示,建成国内最大的硅产业基地,形成具有洛阳特色的航空光电产业园。

  《意见》指出,到2015年,洛阳全市硅及光电信息产业的目标是实现销售收入700亿元左右。

  

  行业优势凸显

  政策的拉动下,洛阳光电产业在近年来赢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作为重要的信息材料基地,洛阳已经初步形成硅材料、光伏、光电信息、光热四大产业,行业年总营业收入超百亿元,产业领域在国内占据重要地位。

  但这与洛阳的“光谷”之梦相距甚远。2011年4月,洛阳开始筹建洛阳科技城,作为洛阳新区高端产业发展的桥头堡。

  洛阳新区管委会主任助理吴庆涛表示,自筹建以来,洛阳科技城已签约项目4个,在谈项目6个,合同投资总额约40亿元人民币,意向投资总额约100亿元人民币,形成了产业良好集聚的局面。

  

  前景被看好

  洛阳市副市长杨萍表示,在“十二五”期间,洛阳市计划每年配置5000万元,重点培育50家左右高成长型中小企业。并每年筹措10亿元,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不少客商代表纷纷对洛阳未来光电产业市场十分看好。

  台湾力晶半导体董事长黄崇仁建议,洛阳应利用自己吸引台商的文化归属优势,借助台湾的人才、经验与技术积累优势,尽早打造完善的半导体、IT产业链条,抢占市场先机。

   “洛阳光电产业在部分上游产品的开发上具备一定基础,但在中下游高端产品的开发、系统产业链形成、产业成规模聚集等方面仍有差距。”台沪交流协会理事长李蜀冈说。

  力盛芯(洛阳)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石修告诉记者,公司在洛阳伊滨区兴建的微光机电技术芯片设计及制造项目是世界上工艺最先进的项目,将对洛阳光电下游产业链的形成产生巨大带动作用。

  “不少台商看中的正是洛阳在发展光电产业方面所拥有的巨大空间。”李蜀冈表示,如果政策一直保持利好,洛阳的“光谷”之梦触手可及。

   开封:以商招商 浙商挺进

  城市档案之开封:

  定位:国际旅游文化名城

  传统优势产业:装备、化工、食品、纺织服装、生物医药、木业等

  战略新兴产业:汽车及零部件、新材料、光伏、电子信息等

  □经济视点报见习记者 王诗淇

  大量资本的流入让古城开封备受瞩目。

  在近日举办的清明文化节,开封市举办了“百名浙商看开封”活动,搭建出了独具特色的招商平台。

  此次签约仪式上签约的项目共36个,涵盖工业、商业、房地产、基础设施、农业、文化旅游、物流等行业,总投资240.2亿元。涉及多个领域,为调整开封市产业结构,助推开封市经济发展增添了新生力量。

  据了解,目前开封浙商已经达到2万人,在开封总投资额近500亿元。

  开封市商务局副局长张瑞生告诉记者:“开封是首次把经贸活动首次融入到清明文化节宣传中。”

  

  “以商招商”的链条效应

  近年来,开封招商引资工作出现了 “留住一客商,引来一大帮”以商招商的连锁效应。

   “你说十句好,不如客商说一句好。评价投资环境的优劣,客商的话最具说服力。”张瑞生向记者表示,以商招商是最佳的招商方式。

  杞县东磁新能源有限公司是由浙江横店集团东磁股份有限公司投资15亿元兴建的,是一家集生产、经营、科研、技术开发及信息服务为一体的全国磁性行业龙头企业。

  “密集的劳动力和优质的服务是吸引我们在杞县投资的重要原因。”杞县东磁新能源有限公司总经理吴超凡说。

  由吴超凡牵线搭桥,杞县东旺光伏科技有限公司也落户开封。    

  “我们所以到杞县投资,一方面有杞县东磁新能源有限公司牵线搭桥,另一方面是因为杞县宽松优越的投资环境。最让我们感动的是杞县领导的务实作风与对我们的切实帮助。” 杞县东旺光伏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

  “服务好已在开封投资的客商,是以商招商的前提。只有做好引商、安商、惠商、富商等准备工作,才能使他们自觉地当好我们招商引资的宣传员、引荐人,成为以商招商的主力军。”张瑞生向记者表示。

  

  浙商扎堆地产项目

  在众多的投资商中,浙商作为中坚力量,在开封市商业投资行列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特别是在中原经济区产业发展的导向上,作为中原经济区的核心区域的开封,不管是立足整个郑汴新区,开封、郑州一体化发展的趋势上,还是单独以郑东产业集聚区的整体规划上,在招商引资方面都占有独特的优势。

  浙江商人已将数亿元资本带入开封地区不同领域。

  记者了解到,开元房产已经挺进开封西区,开发了开元·金池名郡、开元·华庭等项目,鼎立房产在开封西部教育园区内已开发建设区内最大的人文社区。

   越宫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陈柏梁先生表示,将积极参与开封市棚户区改造项目,改善棚户区的人文环境。

  张瑞生表示:“对于有能力走出来在开封投资的浙商企业家来说,不仅仅追求利润,在一定程度上还追求企业文化和当地文化的融合,寻找更适合生态环境的土壤。”

   焦作:煤城的国际化旅游城市梦想

  城市档案之焦作:

  支柱产业:能源、机械、化工、冶金、建材工业

  定位:全国44个重点化工城市之一 中国最佳休闲旅游城市

  □经济视点报见习记者 王诗淇

  由黑变绿,在焦作身上得到了很好的体现。焦作实现了从“煤城”到“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的华丽转身。

  虽然跻身国际旅游名城,焦作仍有一段路要走。有着悠久历史的焦作不乏文化底蕴,却缺乏对文化价值的开发意识。近年来,这种情况正在发生悄然改变。

  4月9日,记者从焦作市政府获悉,焦作将强势加码旅游产业,通过文化、山水、城市三项旅游的精准糅合,强力打造“太极故里”、“山水焦作”两个世界级旅游品牌。

  

  山水观光渐入佳境 云台山要上市

  目前,焦作旅游业发展已入佳境,焦作山水品牌优势凸现明显。

  云台山景区,就堪称焦作旅游的一篇佳作。

  近年来云台山不断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山水品牌战略。记者获悉,近期云台山将加码投资,其中“双50亿元”休闲度假区旅游项目已经开工。

  焦作市旅游局副局长李建阳告诉记者,该项目结合景区实际,先后投入资金6亿多元对景区数字化、旅游解说系统、观光环线、旅游厕所、地质博物馆、大型生态停车场、景区内部交通系统、岸上等5个服务区进行了高标准建设。

  打造山水观光精品集群的同时,焦作市还要推进云台山旅游股份有限公司上市,扶持云台山旅游集团发展。

  热推历史“活化”石

  云台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局局长韩跃平表示:“旅游业作为一种经济活动形式,有文化活动的特性。挖掘景区文化内涵,一定要找准、做深,挖掘出亮点才能有吸引力。”

  发源于本地的陈氏太极拳同样成为了焦作打造文化旅游城市的另一张王牌。

  “焦作市将强力打造‘太极故里’的文化名片,并使之成为开发历史文化的核心。”李建阳告诉记者。

  相关资料显示,陈家沟为太极文化园的建设投资已达20亿元。

  李建阳说:“中华太极文化园围绕以太极拳发源地人文资源为主题,实现与艺术性相统一、与周围环境和建筑风格相协调的理念,并进行全局开发设计。

  李建阳表示:“为助推文化产品的开发力度,先后在景区红石峡、小寨沟等景点建立了与周围环境相协调的4家茶社。”目前茶社实现盈利300余万元,带动就业30多人,拉长了产业链条。

  

  城市游兴起

  继“焦作山水”、“太极故里”之外,焦作市城市景观游也成为吸引游客的一大亮点。做靓城市景观游,推动中心城区旅游业快速发展,成为焦作市旅游工作中的又一重心。

  南水北调工程为焦作发展为城市景观游提供了契机。南水北调两侧旅游项目前期建设,有利于规划南水北调纪念广场、低碳旅游专用通道及沿线旅游服务设施。

  李建阳表示:“依托南水北调工程,打造一条具有国际水准、全国一流、河南第一的滨河风景带、生态绿化带、观光旅游带、产业发展带,形成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地理标志和焦作新地标的战略目标。”

  规划指出,将大力推进影视文化园区建设,努力将焦作影视城打造成为中心城区休闲旅游区。

  此外,焦作市将融文化旅游元素于城市建设,增强城市旅游功能,提升城市旅游品位。

  相关链接

   500强扎堆洛阳 偏爱“高新”

  □经济视点报记者 孙雅琼

  4月15日,第30届中国洛阳牡丹文化节对外经济技术合作项目签约仪式举行。洛阳获得来自多家世界知名公司的投资签约共117个项目,总额达到1007.3亿元。

  这次签约仪式上,有5家世界500强企业首次投资洛阳。其中有日本三井物产株式会社、瑞典山特维克集团等世界500强企业。

  大项目扎堆

  洛阳市商务局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本次集中签约与往年相比有很大亮点。第一就是单个项目投资额增大,大项目扎堆。

  该负责人表示,此次签约中,投资额超10亿元以上项目共有37个,较2011年同期相比增长18个。其中世界500强企业投资项目9个,与去年牡丹文化节相比增加6个,有着明显增长。

  求高求新

  此外,在本次签约项目上,记者发现其中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较之往年明显增多。

  洛阳市商务局负责人表示,签约项目中,一般工业类项目呈下降趋势,而新材料、节能环保、生物医药、电子信息等符合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增多,占签约项目投资总额的17%,高出去年牡丹文化节12个百分点。

   这表明洛阳的外来投资项目正在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日趋合理。

  该负责人告诉记者,在签约之前,围绕本次招商活动,洛阳市委、市政府就提出要提升签约项目质量,重点筛选符合洛阳产业发展方向、产业特色突出、科技含量高、规模效益强的重大项目集中签约,因此签约项目偏爱高新技术产业丝毫不意外。

   洛阳、郑州跻身最佳商业城

  □经济视点报记者 孙雅琼

  4月13日《福布斯》中文版第二次走进古都洛阳,发布中国中部城市排行榜,共有16个城市上榜,其中郑州排名第三,洛阳位列第八,都跻身中国中部最佳商业城市之列。

  《福布斯》中文版执行主编刘瑞明认为,中部地区城市的创新能力优于东北和西部,但严重落后东部地区。在经营成本方面,中部城市生产成本较低,但在税收、企业险金负担上没有优势。因此,刘瑞明建议,郑州、洛阳等中部地区城市需要重点发展私营经济,以刺激当地经济活力。

  《福布斯》中文版总编辑周健工表示:与郑州相比,洛阳的七个指标都居于劣势,但是人员资本与郑州保持持平。因此洛阳应利用好人力资源优势,提升经济贡献率。

  周健工认为,在此次评比中,洛阳从2004年是80名,到2010年达到最高的排名第60名,再到2011年的第69名,尽管有起伏,但整体仍保持上升趋势。

  

  民营企业或迎发展之春

  洛阳市市委书记毛万春告诉记者,未来洛阳将通过产业的提升、转型、融合和机制,来完全实现三化协调发展。而民营经济将在其中充当生力军的角色。

  中共洛阳市委常委、统战部长陈向平表示,洛阳在今后要充分鼓励民营资本流入文化、旅游、信息、服务、物流等行业方面。

  陈向平认为,民营企业需要通过不断创新去推动企业自发地发展壮大,但在洛阳企业中,创新精神仍不多见。他建议洛阳民营企业多学习沿海地区企业先进的理念、经验,促使公司不断升级。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