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宽环评审批限制,降低小微企业登记注册门槛;优化餐饮企业设立流程,缩短审批时限;开辟临时停车场;缓解行政审批服务中心停车难……回顾上半年工作,值得一提的是济南市行政审批服务中心积极回应本报报道,使一些市民反映强烈的行政审批难题得到解决。
3万多小企业
不必再“环评”
企业无论具体干什么,只要营业执照上有“加工”二字,就必须做环评,否则不予年检,而约7000元的环评费占小企业两成利润,一些小微企业直呼吃不消。针对小企业主反映的情况,本报经过多方调查,于4月6日刊发报道《七千环评费占小企业两成利润》。
“看到报道后,我们迅速整改落实。”济南市行政审批服务中心相关人士表示,以行政审批中心牵头的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组首先深入界定工商登记环保前置许可。
长期以来,环境评价一直作为餐饮企业注册登记前置条件之一,餐饮企业落地饱受环评之累。针对这种情况,工作组多次与市环保局、市工商局等部门进行研究磋商和沟通协调,最终达成一致意见。
4月19日,市审批中心、市环保局和市工商局联合下发《关于进一步界定工商登记环保前置许可的通知》。《通知》规定,在年检、注册登记时,除石化、医药、钢铁、危险废物等四大类项目须提交建设项目环评审批文件外,其他在建项目可不予提交,重在加强后期监管,从而大大降低了小微企业登记注册门槛,也使济南市3万多户因环评未通过年检的企业通过了年检,“环评”这一老大难问题得到解决。
餐饮企业审批
多部门减流程
针对本报4月17日报道《开餐馆审批手续啥时能一气搞定》一文,市行政审批中心着手优化餐饮企业设立审批流程。
报道反映:注册一家小餐馆,需要办6个许可证才能拿到营业执照。等拿到营业执照,企业或个体工商户往往需要一两个月甚至更长的时间。不少人感叹,办个营业执照真不容易。济南市市委书记王敏当即对此报道做出重要批示。
市行政审批服务中心高度重视,着手破解这一难题。先后多次组织市工商局、药监局、环保局、卫生局、消防等相关部门,研究餐饮企业设立如何进一步优化流程、减少环节、压缩时限、提高效率等。
最终,市药监局确定营业面积3000平方米以下的餐饮企业《餐饮服务许可证》交由县(市)区审批,3000平方米以上的餐饮企业审批在市审批服务大厅窗口办理;市消防支队扩大了县(市)区对餐饮企业《消防安全检查合格证》的审批权限。
此次还确定了以后餐饮企业成立时,由市、县(市)区药监局牵头,对企业需要办理的前置手续实行并联审批,明确办理时限,提高办事效率,解决了餐饮企业办证难、领证慢的问题。此项举措实施后,可压缩办理时限三分之二以上。
隔三差五罚款
企业怎能安心
记者从“加快科学发展,建设美丽泉城”现场观摩交流会上获悉,过度执法多、收费项目多仍是目前济南优化发展环境所要解决的问题。
在会上,相关负责人坦称,优化发展环境涉及多个政府部门的工作,但有的部门(单位)对全局与局部的利益关系摆位不准。有的执法部门盯住企业某一方面的不足,隔三差五地就去检查,但检查出问题后,只罚款却不督促企业进行整改。面对这种光知道索取,不提供服务的部门,企业怎能安心进行生产?
此外整个体制机制也要进一步改善。目前有的部门(单位)还存在职能交叉、职责不清、运转不畅、执法和服务越位缺位错位等问题,甚至个别部门出了问题不担责、打板子找不到责任主体,推诿、扯皮、刁难现象仍未根治。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