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车
7.90%
其他
6.80%
精神压力过大直接反映在青年人的工作时间上。调查中,53.8%的人表示每天坐着的时间有4-8小时,30.8%的人有8-12小时,而为此带来的不良影响有,17%感到头晕头痛、17%感到腰酸背痛、12.8%感到视力模糊,还有心跳过快、肩颈酸痛等症状。
近五成人认为是压力大导致失眠的。说明了青年人的精神压力得不到应有的释放,长期的精神压抑必然对身体健康造成巨大的影响。
慈铭专家指出:压力在某程度上是一种动力,是推动发展的因素之一,但是过大的压力加上持续时间较长却会压垮意志,巨大的压力不仅造成睡眠质量下降,甚至失眠。还会造成体内激素分泌不平衡和代谢功能异常等情况。适当的运动、多参与户外活动、保持心情乐观开朗可以舒缓减轻压力。
发现三:青年人患病率排名前三:鼻咽炎、胃肠病、肩颈疾病
和青年人普遍作息不规律、饮食不均衡、久坐少动等特点相吻合的是,本次大调查中,有一项关于“您被诊断患有何种疾病?”的调查结果显示,青年人患病率排名前三的是鼻咽炎、胃肠病、肩颈疾病。
发现四:北上广深四大城市,广州青年血脂最高
慈铭体检对数据库中近百万人体检数据进行各年龄阶段的健康指标对比。对比发现,不少指标的异常都青年阶段高发,说明青年阶段是把控健康的关键。
北上广深四大城市中,20-29岁阶段的体检人群中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人数占总样本量11.07%,但到30-39岁阶段这一人数占比就升至15.49%,增幅达39.93%。随后中老年阶段保持在高比例水平。
再通过对比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四大城市中被检出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的人数占比,发现广州人群比北京、上海、深圳的人群出现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的占比要高,从20-29岁阶段开始随年龄越大这一数据与另外三大城市的距离越大,到50-59岁阶段后差距开始收窄。
总胆固醇是指血液中所有脂蛋白所含胆固醇之总和,通过对比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四大城市中被检出总胆固醇升高的人数占比,广州地区的总胆固醇升高的占比比另外三大城市要高。从指数的走势上看,显然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与总胆固醇之间存在一定的直线相关,这与我国《血脂异常防治建议》中总胆固醇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关系的数据相符。
慈铭专家指出:在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指数和总胆固醇指数中出现广州与北上深的数据差异,这现象与广州人饮食的习惯有很大关系,“吃得精、吃得好”是广州人对食物要求,一边是久坐缺乏运动,一边是海鲜、老火汤等营养食物造成胆固醇摄入过多进而造成血脂异常。
慈铭体检首席专家于世北教授指出,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浓度降低,意味着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危险性增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以及总胆固醇的升高是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信号,有研究表明总胆固醇每降1%,冠心病的危险性可降2%。因此,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是预防冠心病十分重要的措施。
发现五:青年人体重常常偏离正常值
慈铭体检对近百万的体检数据进行分析显示,20-40岁青年人群里,超八成人体重指数出现异常(包括:消瘦、超重、肥胖)。从图表上我们得到,20-29岁有14.15%出现消瘦的情况,到了30-39岁消瘦的占比降到了5.58%,降幅为60.57%,然后,往后的年龄段里降幅大幅缩窄。消瘦是人体内的肌肉、脂肪含量过低,体重指数BMI小于18.5。消瘦者不仅容易疲倦、体力差,而且抵抗力低、免疫力差、耐寒抗病能力弱,易患多种疾病,消瘦的青年常伴有胃(肠)道疾病。
从超重情况上看,20-29岁阶段有17.8%出现超重的情况,但到了30-39岁超重的占比就升至29.65%,增幅为66.57%,此后的年龄段里升幅缩窄。
而肥胖人数的占比在20-29岁阶段占有6.62%,但到了30-39岁肥胖人数的占比就升至10.82%,涨幅达到了63.44%,此后的年龄段里升幅也逐渐缩窄。
慈铭私人医生专家团指出,从以上图表中看出,20-39岁阶段的人群,体重指数变化是最明显的,说明了这时他们体内脂肪迅速积聚,这与其生活习惯、饮食习惯的变化有着密切联系,缺乏适当运动,工作应酬增多,精神压力增大等各方因素影响着这人群的体重。
此外,从体检人群体重的趋势看,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指数和总胆固醇指数的趋势上是一致的,肥胖的人更容易出现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和总胆固醇升高的指数异常情况。
无论是消瘦、超重、肥胖都是属于一种不健康的状态,出现超重情况说明被访者缺乏运动、饮食不健康等不良习惯,如不加以控制发展为肥胖,可引起心脑血管疾病等疾病,对身体的危害就更加巨大。
三、七成青年人群不太 “性福”
随着11月11日临近,对于单身的“剩男剩女”们,人们再一次将关注点放在了他们的“性福感”上。
其中一调查项目中被访者对性福状态的感受有七成人表示并不性福。被问及原因,超二成人的答案是工作生活压力太大。在“发现一”、“发现二”中也说到青年人群因为压力大引致睡眠质量差,以及长时间的工作使之出现各种的不适。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精神压力影响到他们的性生活。
另外,肥胖也会一定程度上影响的性功能,对于肥胖男子的雄激素减少和雌激素的增加,性功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减弱。对于肥胖女性会使促性腺激素减少,引起性欲的下降。
接下来的调查中在被问到有多少性伴侣,只有1个伴侣的占69.2%、有2个的占15.4%、没有伴侣的占15.4%。
对性生活的频率调查中,30.8%的青年人群每月少于1次、23.1%的人每月1-2次、23.1%的人每月5次以上。
性生活的频率根据不同的体质体能各有不同,不能一概而论,但是有不少男性认为性生活频密是证明自己的能力,其实是一个误区性生活过度可能会出现周身乏力、心神恍惚、头重腿酸、食欲不佳等现象,长期过度的性生活还会造成阳痿、肾虚等情况。其次,有单一固定伴侣性生活更安全,发生性病的几率也会降低。
近年社会上剩男剩女的问题突显,没有固定伴侣的他们在性需求得不到满足时会怎样解决呢?在大调查的问卷中,有超过五成的人选择了“自慰”、23.1%的人选择了“压抑或转移注意力”、15.4%的人选择了“成人用具”。
自慰不会引起人体生理的异常,也不会引起性功能障碍,但是心理影响方面存在多种隐患,尤其是年纪较轻的青年人尤为不利,自慰频繁会引起性欲减退。无论哪种方法,健康适度安全的性行为才能令人身心健康发展。
慈铭专家指出:性对于人的身体有着一定程度的影响,正常的性生活可以减轻女性经前期综合征症状。男性健康适度的性生活,可使睾丸酮分泌量增多,使男性的肌肉更发达,体重增加,提高了骨髓造血功能,而且还能减少体内脂肪的积存。性高潮也是一种“止痛剂”和“镇定剂”,性高潮能够舒缓身体的多种伤痛,也可以使人更容易入睡。对于有美满性生活的夫妻,能减轻人的负面情绪,日常生活更和谐。
四、健康观念:多数青年人有良好的健康意识,但需加强健康体检的主动性
从本次调查问卷中显示,青年人的健康意识总体不错:多数青年人都有每天吃早餐的习惯,超六成人从不抽烟,近七成人表示饮酒也是偶尔尽兴一次。
但关于运动习惯的调查中,我们发现有超五成的青年人每周只运动1次,甚至没有运动习惯。运动是成本最低的保养方式,通过适量的运动可以心理压力可以得到舒缓、增广社交、还可以增强身体抵抗力,支持健康,专家建议每周运动三次,每次30分钟以上可以使身体更健康。
在调查中青年人获取健康咨询的渠道较多,健康类网站、健康书籍、报纸、电视、微博等都是他们的信息渠道。
对于健康投资意识,在青年群体中,46.2%选择每年花费1000元以下在健康体检上,有46.2%则会花费1000-3000元做定期体检。7.7%则不愿花费在定期体检上,并认为会根据体检结果主动改变生活方式,这证明青年人对健康还是比较重视的。但是,青年人群对健康体检缺乏主动性。有七成人表示不会主动体检,除非单位体检或朋友赠送。这样把健康体检寄托于单位或他人身上的做法,显示出青年人多少对健康不太重视的态度。慈铭体检专家指出,主动的去了解身体健康状况并对疾病进行预防,比出现症状后再去进行检查治疗要更重要、更节省医疗费用。世界卫生组织关于此也有确切的数据证明,健康体检投入一元钱,后期医疗投入可以省下九元钱。
有一个问题在本次大调查活动中引起了慈铭体检专家团的关注,那就是青年群体在和中老年群体进行比对时,在有些参数上,即使参数上没有中老年人高,但是参数的增长是各年龄段里最快的,这也提醒了青年人群身体健康要从现在抓起。
五、专家提示
经过政府的倡导,社会各方面力量的共同作用,如今市民健康观念的确是增强了。从本次调查的青年人的生活习惯、饮食习惯、运动习惯上,总体来说还是呈现更科学的趋势。
卫生部相关数据显示:随着社会环境的恶化,慢性病患病、死亡呈现持续、快速增长趋势,目前确诊的慢性病患者已超过2.6亿人,因慢性病死亡占我国居民总死亡的构成已上升至85%,慢性病在疾病负担中所占比重达到了70%。慢性病已经成为影响我国居民健康水平提高、阻碍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和社会问题。
身体的各种疾病,尤其是慢性病都是常年积累而来的。所以从青年阶段就开始进行健康管理,对其生活习惯、运动习惯等方面监控,对往后随年龄增长而累积的疾病问题的预防尤为重要。慈铭集团总裁、留德医学博士韩小红博士指出,从青年人的角度,应该主动地掌控自己健康,同时改善生活、运动习惯,从心理上保持平和乐观,适当的运动可以有效降低精神压力。同时,她建议应有主动家庭定期体检意识,才能更好地为家人进行健康维护。体检作为一种身体的监控手段,能对疾病防预起到非常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