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商银行

探讨企业的用人观:任人唯亲or任人唯贤

2012年12月10日 16:09  经济视点报 

  经视BOSS会客厅第37期成功举办

  活动背景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在企业这个王国里,用人得当与否,同样事关基业成败。在企业创业期,只有合作亲密的团队才能坚持下来。但企业进入发展期,不引进人才,企业就找不到正确的方向,难以壮大。可引进人才,又容易造成旁系独大,不受控制,为企业分裂造成隐患。如何在“亲”与“贤”之间拿捏得当?如何做到“举贤不避亲”、“任人不唯亲”?

   11月30日,第三十七期经视BOSS会客厅,十余位企业掌门人就“任人唯亲VS任人唯贤”这一主题进行了深入探讨。深入探讨。

  □经济视点报记者 孙雅琼

  第37期经视BOSS会客厅主题“任人唯贤VS任人唯亲”的微博发出去不久,我们就收到了来自网友的多条留言,一位经常关注会客厅微博的网友留言:“感觉这个话题有点‘犯二’,傻子都知道应该是‘任人唯贤’。”

  看到这个话题之后,相信很多人都和上述网友一样,会不假思索地选择“任人唯贤”:“任人唯亲”就会眼睁睁地看着小人作祟,人才流失,最终酿成企业管理的败局;而“任人唯贤”,老板就可以放心大胆地将手中的工作交付出去,企业也会不断壮大。

  这似乎是现今管理界公认的观点。

  然而,在不同的企业家眼中,“亲”与“贤”的标准不同,其选择的答案也不同,最终的结果当然也不尽相同。实际管理并不等同于主观感受,虽说“任人唯贤”被提得很响亮。但在实际中,很多企业家都会不由自主地“任人唯亲”,喜欢挑选和自己亲近的下属担任重要职务。因为任何人都不喜欢将自己的机密让陌生人知道。这也正像在大多数企业,财务等核心部门的员工大多都是老板的心腹。

  但这并不代表企业文化就不公正,老板喜欢搞小团体,偏听偏信等。这里的“任人唯亲”并不是喜欢口蜜腹剑的小人,更多的时候,这种“任人唯亲”是建立在“任人唯贤”的基础上,是两者的有机结合。这种用人方式比两种方式都更科学,也更为合理。

  

  要让其做事,先看其做人

  郑州维体时尚健身俱乐部有限公司CEO靳伟的观点很具有代表意义,他在管理中坚持“有德有才要重用,有德无才要留用,无德有才要慎用,无德无才要不用”的立场。在他看来,品德比才能更重要。

  河南力博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杨新林表示,作为老板,自己一直对人才问题很头疼,不知道是该敬而远之还是敬而近之。杨新林称:“有些时候,你对他好了,他就会要求很多,让你无法真正满足。所以在用人这一块,我还是坚持人品至上。个人能力再强,但道德水平缺失的话,会给企业造成潜在的大麻烦。”

  店连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风林认为:“德才兼备的人在任何时期任何公司都是企业家最渴望的。没才的人相信企业家都不会考虑,因为他创造不了价值。但没德的人更可怕,你越重用他,他越可能给你带来大风险。”

  在这些企业家看来,能够让老板放心交付工作的人,必定是品德优秀的人。这样不仅会降低老板的风险,也会带动员工自发向其学习,在企业形成良性文化。俗话说“上梁不正下梁歪”,如果企业家任命的管理者自身品德欠佳,下属也会有样学样,时间久了容易在企业内形成互相推诿、谎话满天飞的局面,陈垢积弊之下,再下力气整顿是件很麻烦的事情,也容易为企业经营埋下隐患。而那些具备良好品德的管理者,下属会发自肺腑的敬重,其所带领的团队才会没有那些勾心斗角的纷争,这样的团队才容易有凝聚力和执行力,做事也更容易成功。

  这样的观点德鲁克也说过,他曾称:“在任命管理人员,特别是高层管理人员时,再怎么强调人的品德也不过分。事实上,除非管理层希望某个人的品质成为他的所有下属学习的典范,否则就不应该提拔这个人。”

  

  为什么要“任人唯亲”

  虽说要用人用贤,但更多时候,企业家喜欢用人用“亲”。对他们来说,亲近的下属可以更好地领会自己的意图,为自己分忧解难。此外,将重要的事情交给这些人来做,远远比那些富有才能但与自己较为生疏的下属放心。

  而且,将企业机密以及重要环节交给那些富有才能却不亲近的人才来做,长此以往,企业家必将逐步失去自己的人才班底。这对一个团体来说,就直接造成旁系独大,不受控制,直至尾大不掉,逼宫威主,为企业分裂造成隐患,没有一个企业家愿意看到这种场面。

  基于这两方面考虑,更多的企业家会在实际中启用亲信操作主要环节。

  除了这两个主观因素之外,客观条件的限制也是企业家“任人唯亲”的一个无奈原因。

  河南棠溪剑业有限公司董事长高庆民表示,棠溪剑业靠加工生产工艺宝剑起家,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刚开始完全是家庭作坊式生产,因为刚起步时企业规模小、起点低,专业人才一般看不起瞧不上,只能靠亲友支持起家。后来企业发展之后,尝试过对外招聘人才,却发现一些人才进来后,他们的能力对企业发展确实有帮助,但很多人学成之后另立山头,对企业造成恶性竞争,这样让自己很头疼。

  高庆民称:“我在人才招聘中更看重个人品德,也更注重自己培养人才,因为空降兵对企业来说感情大多不深,向心力不够,对企业的了解也不够。而自己培养的人才相对来说更亲近。这样既能够很好地任人唯贤,又能让‘贤者’和自己亲近。”

  

  用人之道贵在顺势、变通

  在上海观峰企业咨询(河南)有限公司总经理杨永华看来,“任人唯亲”和“任人唯贤”都并不是绝对正确或错误的,企业家要分时间、分阶段地看待这个用人问题。

  杨永华告诉大家:“企业创业期大多是在用亲。因为企业刚成立,只有合作亲密的团队才能坚持下来。企业发展期必须用贤,如果要壮大,没有贤才就看不到正确的方向,容易走偏。” 在他看来,单靠用亲或是用贤都是不对的,真正的管理是要亲贤并用,“举贤不避亲”,“任人不唯亲”。

  郑州牵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全淑萍表示,她的用人之道是任人唯“亲”,但这个“亲”是建立在员工人品良好的原则上,而非只看个人好恶与关系亲疏。

  郑州鹰之重生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国江则表示,企业管理都需要亲信来掌握那些机密环节,但这些亲信并不一定非得是亲属,而是真正和企业核心价值观保持一致的员工。站在这个角度上,“任人唯亲”就不显得狭隘了。

  郑州云峰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姬晓阳称:“我认为企业家在‘亲’与‘贤’的选择中并不冲突,而是可以融合贯通的。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逐步形成‘贤’与‘亲’两个人才团体的相互博弈,在此消彼长中把握力道,对双方加以驾驭,才能实现企业效益的最大化。”

  嘉宾精彩观点

  杨新林:用人,需人品至上

   我对人才,尤其是技术型人才,是又爱又怕。作为老板,我一直不知道是该对他们敬而远之还是敬而近之。因为有些时候,你对他们好了,他就会要求很多,让你无法真正满足。所以在选拔人才的时候,我还是坚持人品至上。因为员工个人能力再强,但道德水平缺失,会给企业造成潜在的大麻烦,甚至给企业带来巨大的风险和损失。

  杨永华:企业需根据发展阶段“亲”“贤”并用

  这需要视企业发展时期和发展阶段而定。就像任何事物都有一个成长过程,不能一蹴而就。企业创业期大多是在用亲。因为这时候企业刚成立,只有合作亲密的团队才能坚持下来,此时企业的能力也不足以招揽更多贤才,只能用亲。企业发展期就必须用贤,企业要壮大需要贤才,没有贤才就容易走偏。但对企业家来说,单靠用亲或是用贤都是不对的,要亲贤并用。

  姬晓阳:唯贤、唯亲都是极端手段

   我认为这两者不是冲突的,而是可以融合贯通的。“任人唯贤”也好、“任人唯亲”也罢,都是用人的两种极端手段,极端了都不会长久。唯有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逐步形成“贤才”与“亲信”两个团体的相互博弈,在此消彼长中把握力道,才能更好地驾驭双方,保持企业生态平衡,这样才会实现企业效益最大化。

  王风林:任人唯亲也要考虑其才干

   不管大企业、小企业还是初期创业企业,都不可能真正地任人唯亲。即使任人唯亲,但如果这个亲信没有任何才能的话,相信企业家也不会用他们做事。

  德才兼备的人在任何时期任何公司都是企业家最渴望的人才。没才的人不能用,因为他创造不了价值。没德的人企业家更不敢用,谁也不敢把企业交给一个道德低下的人。所以任人唯亲并不是只考虑关系而不考虑才干。

  

  王国江:亲者,应是与企业核心价值观保持一致的人才

   讨论这个话题,先要弄清楚企业家心目中任人唯亲的“亲”是什么。因为企业管理都需要亲信来掌握那些机密环节,在企业管理中,真正的亲信是那些和企业核心价值观保持一致的人才,而不是亲属。

  

  蔡广伟:无论“亲”“贤”,都需认同企业核心价值观

  我们餐饮行业没有什么高手和精英,评价员工好坏更多的是看其服务意识的好坏。无论是从“亲”还是从“贤”考虑,都需要员工符合我们企业的核心价值观,这样才称得上是亲信,也才是企业需要的贤才。

  靳伟:用人需德才兼备

  我的观点是“有德有才要重用,有德无才要留用,无德有才要慎用,无德无才要不用”。在才与德之间,我个人更看重品德。因为“任人唯亲”的确会给组织带来伤害。当企业被某些小团体掌握以后,企业发展方向就容易受影响。时间长了,绩效不仅会受到影响,企业文化氛围也会被极大地伤害,那些与管理者关系疏远的人才也会被动离开,给企业造成伤害。

  高庆民:人才可以培养,但前提是有品德

  我的企业已经成立27年,主要是加工生产工艺宝剑,靠家庭作坊起家。刚开始因为规模小、起点低,人才一般看不起瞧不上,大多都是靠亲人支持起家。后来尝试过对外招聘人才。发现一些人才进来后,他们的能力对企业发展确实有帮助,但学成后另立山头,对我们造成恶性竞争。

  因为这些经历,我在人才招聘中更看重个人品德,也更注重自己培养人才,自己培养的人才相对来说更亲近。

  冯庆中:唯亲应该是择优录用、适者生存

  在多年企业管理经验中,我发现并不是那些和老板关系远的就一定能力强、是人才;而那些和老板关系近的也并不一定能力就弱。在这一点上的“任人唯亲”并不是背离了“任人唯贤”的概念,而是“择优录用”、“适者生存”。

  全淑萍:最好任“贤”为亲

   我在企业运营中没用过亲人,但我会把比较贤能和有才干的人才当做自己的亲人,充分放权并完全信任,和他们同呼吸共命运。但在和这些人才相处的最初,首先我就会考虑到他的人品,并不是只看个人好恶和关系亲疏。

  李金保:老板的胸怀和智慧决定怎样用人

  “任人唯亲还是任人唯贤”,这是检验老板胸怀和智慧的一个话题。聪明的老板可以把贤人变亲人,也会把亲人变贤人。但愚蠢的老板会把亲人变仇人,将“贤人”变“闲人”。任人唯亲可以让企业稳定,但走不长远。任人唯贤则可以让企业走得长远,但会有比较多波折。

  在管理中,价值观接近的人才算亲人,而不是亲属。如果一个老板在公司里没有自己亲信的下属,那么他必然是失败的。在一群有才能的员工之间,挑选价值观接近的人才能保证企业稳定。

  李登攀:无论“唯亲”或“唯贤”,都需“唯忠”

  任人唯亲在我看来是不可取的。我有一个朋友是典型的家族企业,家庭成员分管着运营、生产、采购、财务,有才能的人长期被排挤在外,有能力的人干不了几年都选择离开。如果在用人伊始时“任人唯贤”,就会避免这个局面。无论是“任人唯亲”还是“任人唯贤”,企业家都要“任人唯忠”,只有和企业价值观保持一致的员工才能经得起重用。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 新闻国务院公布2013年部分节假日安排
  • 体育梅西一年攻入86球创足坛历史新纪录
  • 娱乐直通春晚十强出炉金池PK常石磊 视频
  • 财经网友称所送检茅台塑化剂超标
  • 科技淘宝在售多种伤人器械被指违法(组图)
  • 博客在西部建中国拉斯维加斯 如何成为名人
  • 读书莫言斯德哥尔摩大学演讲全文 专题
  • 教育大三女生写小说年入十万没男友全靠胡编
  • 育儿北京月嫂工资最低3957元要求至少煲5种汤
  • 罗天昊:衡量发展质量的五大指标
  • 西向东:大街上美女为何越来越少
  • 宋文洲:习近平不搞限行带来新希望
  • 洪平凡:欧元区危机仍是世界经济主要风险
  • 艾诚:涉嫌违纪的李春城和他的成都模式
  • 陈培雄:股市和期市是两种市场机制
  • 张寅:亚洲是不是下一个中东
  • 蒋锡培:中国制造业发展的几大关键因素
  • 程国强:农业是什么
  • 郑风田:食品犯罪终身禁入行只是看上去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