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商银行

宝岛故事冷战中的台湾

2012年12月15日 00:58  中国经营报 微博

  亢霖

  前日,一位英国记者奉命结束在俄罗斯的公干,到北京采访。在饭桌上,他感慨中俄两国如今的作派都变化巨大,重大政治事件几乎完全向西方媒体开放采访,话语间这位英国老兄猛然一拍大腿,操着独特西方口音的汉语感慨道:“我的天,不知不觉,冷战都结束二十年了。”

  冷战的原因是什么,当年对峙双方有迥异的说辞,我们这些成长在中国大陆的一代代也都有耳熟能详的说法。在台湾,官方宣传使多数人接受美国所制造的冷战理论,说冷战的出现是由苏联所发起的“共产主义扩张及侵略行动”所挑起的,美国和西方盟友为了维护“自由民主阵营”的生存,采取围堵政策加以反击。为了阻止苏联扩张,争夺全球霸权,保护自身利益,美国集合其西方伙伴在全球范围构筑起一道反共的围墙,全力对抗苏联与新中国。这些动作要获得理念上的正当性基础,于是美国就创造了各种反共理论,最典型的是“以自由民主对抗共产极权是人类生存的圣战,罪恶帝国必须摧毁”。

  冷战是二战之后,从欧洲开始扩展到全球的,许多国家都卷进去了,包括中国。1991年冷战结束后,那位著名的哈佛大学学者亨廷顿下结论说:冷战时代基本上是十九世纪以来西方民主国家及其意识形态斗争的延续,可以说是“西方的内战”。不幸的是,中国被卷了进去,还打了一场货真价实的内战,当年代价惨重,遗祸至今。

  在国民党政权全面崩溃,新中国破土而出前后,冷战创造出一个新的国际政治意涵,赋予中国内战一种扩大的、全球的意义。对当年的台湾当局而言,最重要的是美国政府的政策转向,从基本放弃蒋介石政权到朝鲜战争后的协助防卫,重新将台湾诠释为冷战战场的一部分,从而让逃到台湾的国民党当局获取美国的庞大资源。

  美国高举反共大旗,进行所谓的抗共“圣战”,在台湾的蒋介石成为最大受益者,因为他是全球知名的老资格反共政客。从1927年“四·一二政变”(或称为“清党”)起,蒋就以鲜明的反共立场闻名于世。朝鲜战争爆发后,政界以共和党为主的美国右派、舆论界以《时代》杂志为首,一道将蒋介石塑造为“反共英雄”和“反共先知”,本已跌到谷底的蒋介石、宋美龄夫妇在美国声望回升。台湾当局抓住时机,强化文宣,将蒋“总统”树立为“民族救星”及“世界反共巨人”。1957年,蒋介石回忆录──《苏俄在中国》出版,被翻译成十几种文字。在这本26万字的回忆录中,蒋介石指责“中共为苏共之傀儡”,说斯大林和赫鲁晓夫有“赤化世界之策略”,这样的调子理所当然在美国大受欢迎。自此,美国政学界以“自由中国”称呼台湾,而以“红色中国”称大陆,用意明显。其实,要真按照西方的标准,冷战期间的台湾根本不是“自由”的。

  在冷战格局下,败退到台湾的蒋介石政权理所当然打起“反共抗俄”的“旗帜”。这个“旗帜”有一整套意识形态体系作为支撑,基本内容是:蒋介石和国民党作为“领袖”和“革命政党”,是民族命脉及之所系,然而政权被中共“颠覆”,中共在建党建国过程中得到了苏联的支持,因此,中共便顺理成章成为“甘做苏俄帝国主义之鹰犬”的“汉奸”。因此,为了国家民族,为了解救同胞,就必须“效忠领袖,消灭共匪,打倒俄寇”。如果有谁质疑这个神圣的“反共抗俄”基本国策,他便是“匪谍”,或是“为匪宣传”。为了“国家民族”,全民必须“检举匪谍,肃清匪谍”。在蒋政权退守台湾的前十几年间,这套“反共抗俄”政治神话被用各种方式在宝岛上广泛宣扬。

  上世纪五十年代到六十年代,在台澎金马地区,从大街到小巷,从重要场合到学校,都可看到“反共抗俄”“反攻大陆·解救同胞”“消灭共匪”“反共必胜·复国必成”等等海报标语。在出版物当中,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内容都被删减,例如孙中山讲过“民生主义就是共产主义”是绝对不准提的。为了政治目的,学术探讨和思想自由不被允许。看电影要捐“反共税”,放电影前先播“国歌”,彰显娱乐中不能忘了“反共爱国”。当然,那年头台湾人民要加紧苦干建设美好生活,还不大计较这些束缚。

  1953年,保守反共的艾森豪威尔当选美国总统,共和党也控制了美国国会,另一个强硬反共的政客杜勒斯被任命为国务卿。艾森豪威尔在其首次国情咨文中宣示:“我已发布命令,第七舰队不再被用来保护共产中国”,这被认为是解除此前的“台海中立化”政策,转向明确支持在台湾的“中华民国政府”。对于这个举动,新中国认为是“放蒋出笼”,干涉中国内政。

  从五十年代起,美国对台湾提供各项援助,成为台湾战后发展的重大动力。给钱之外,美国还帮着培养财经甚至政治人才,李登辉就是受益者。“国军”到台湾的部队,起初番号复杂,兵员不足,素质低劣,美方帮助进行整编训练,参照美军体系,整理三军军官制度。1951年5月,美军事顾问团在台湾设立,负责对“国府”之军事援助。在美国的帮助下,“国军”先后由朝鲜战场、越南和滇缅边区得到兵源,在五十年代号称有60万大军。 艾森豪威尔任总统后,大批喷气式飞机,多艘驱逐舰、登陆艇被移交给台湾方面。1953年11月8日,以反共起家的美国副总统尼克松到台湾访问,蒋介石称赞其为“世界反共事业的接班人”。1954年9月9日,美国务卿杜勒斯访问台湾,被定调为美国国务卿首次访问“中华民国”。杜勒斯宣告:“今日‘中华民国’地位,已不孤立,美国舰队正奉命协访台湾。”还唏嘘道:“余与蒋‘总统’会晤,实感荣幸;余与蒋‘总统’上次会面时,系1938年春在汉口,当时中国正在独力对抗侵略。”

  在“反共”大帽子下,在所谓西方阵营的各国各地区,都发生了迫害无辜及践踏人权的暴行,比如美国出现了“麦卡锡主义”。在台湾,就必然出现了国民党在大陆时期便开始的“白色恐怖”了。

  作者为专栏作家,某媒体驻台湾记者。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 新闻北京地铁连续发生女乘客被划伤案告破
  • 体育CBA-北京加时负山西 麦蒂12分青岛9连败
  • 娱乐曝迷幻饭局男星曾欲迷奸嫩模 被同行误食
  • 财经机构指五粮液洋河等龙头酒企塑化剂超标
  • 科技苹果iPhone 5大陆上市:售价5288元起
  • 博客内蒙3个太阳奇观(图) 王菲17岁素颜美照
  • 读书国殇日:勿忘中日历史惨痛黑镜头
  • 教育北漂硕士起薪仅2500 提及学历羞于启齿
  • 育儿富商借试管生8胞胎:5子超生或罚千万
  • 章玉贵:以系统性改革突破中长期发展瓶颈
  • 李光斗:2013 中国白酒行业拐点?
  • 管清友:走出债务收缩型衰退尚需时日
  • 艾诚:一个被判无期徒刑国企老总的反思
  • 安邦智库:CPI不能反映中国真实物价水平
  • 罗天昊:垄断必亡国
  • 刘泳华:乔丹体育反诉乔丹是在挥刀自宫
  • 洪平凡:欧元区机制脆弱性的根源在哪
  • 叶檀:20亿村官的食利链条
  • 孙立坚:QE4的作用究竟有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