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商银行

重汽潍柴恩怨简史

2012年12月28日 14:14  新浪财经 微博

  重汽潍柴恩怨简史

  原本是一家

  潍柴曾为重汽全资子公司。

  生隙

  自2004年3月,中国重汽与沃尔沃接触谈判发动机项目,因生产工厂事宜,谭旭光与马纯济发生不愉快开始。

  矛盾彻底公开化

  2005年12月初,在与陕西重汽召开的全国各地区经理联席会议上,潍柴动力对重汽集团“郑重声明”:不再对中国重汽集团供应发动机。潍柴动力一位中层15日称,重汽前段时间已停止对潍柴的发动机付款,目前拖欠公司货款达3.5亿,潍柴不得不停止对重汽的供货。

  分家

  2006年3月20日,山东国资委发文正式解除潍柴动力与中国重汽之间的股权关系,“将中国重汽原持有的100%潍柴厂股权划转至山东省国资委直接持有。”

  暗斗

  2006年4月18日,中国重汽在济南章丘成立了发动机工厂,生产与潍柴动力所提供的同样级别的产品,力争摆脱对潍柴动力的依赖。技术支持来源于杭州汽车发动机厂,可保证集团年产重型汽车7万辆的需求。

  事情发展至此,谭旭光对中国重汽的控制与马纯济的反控制暂时画上了句号。虽然潍柴动力挣脱了中国重汽,但失去了潍柴动力的第一大客户。

  潍柴自身业绩的增长不但没因与中国重汽分家而下降,反而成倍上升。2006年,潍柴分别占据了全国重型汽车和机械工程80%和78%的市场份额,确立了其“中国第一动力”的品牌形象。

  划清界限

  2007年1月23日,潍柴动力在香港发布公告称,其已在2006年12月23日与中国重汽签订了《中国重型汽车集团有限公司与潍坊柴油机厂产片分离及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相关事宜善后协议书》。根据潍柴动力的公告,中国重汽需偿还潍柴动力在2004年9月27日计划收购杭州发动机厂所支付的8000万元人民币订金及1354.02万元赔偿款。此外,中国重汽还必须偿还2005年底前拖欠潍柴动力的账款(销售柴油机及零部件的费用)1.21亿元,全部款项合计2.14亿元。这预示着潍柴动力彻底与中国重汽划清界限,绵延潍坊和济南两城之间183公里的口水战终于进入到收官阶段。

  分道扬镳

  山东重工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于2009年6月18日。以潍柴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为核心,潍柴和重汽都在山东国资委监管下,双方都变得比较慎重,为免矛盾公开化,相互避嫌。

  争夺高峰三部曲

  缝隙显于杭发争夺

  潍柴动力的大股东潍坊柴油机厂是中国重汽集团的全资子公司。今年对杭州发动机厂控制权的争夺,是潍柴动力与中国重汽矛盾的导火索。

  杭发厂始建于1958年,隶属中国重汽集团,主要产品为斯太尔系列柴油发动机,与同属中国重汽旗下的潍柴厂形成了南北呼应的发动机战略格局。

  2004年,潍柴厂到香港上市,重汽向香港联交所承诺,将杭发厂交由潍柴厂委托经营管理。重汽同时承诺,不再生产杭发厂生产的同一类型发动机。

  2005年2月,潍柴动力向中国重汽支付8000万元定金,要求独家收购中国重汽旗下的杭发厂,有效期至2005年12月31日。

  但重汽反悔,称潍柴造成了杭发的亏损和人才流失,决定收回潍柴厂对杭发厂的管理权,当年11月之前,中国重汽已经自行将杭发厂管理层进行更换,同时否定潍柴动力收购杭发厂计划。

  “这直接导致潍柴与重汽的矛盾激化,之后就不再向潍柴支付发动机货款,目前欠款已经为3.5亿。”潍柴动力一位负责宣传的干部评价“母子”公司关系时说,现在,重汽已经把潍柴当竞争对手了,欲置潍柴于死地。

  重汽闪电结盟曼公司

  按照2009年10月7日中国重汽发布的公告,中国重汽与曼公司的合资已获得相关部委的审批,正式成交。根据协议,在保持中国重型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对中国重汽51%的控股条件下,曼公司将通过认购公司的可转股债券以及向重汽集团购买公司已发行股份,获得中国重汽(香港)有限公司25%加一股的股权,涉资5.6亿欧元。这次交易完成后,双方将在“技术提升型”卡车和欧Ⅲ、欧Ⅳ、欧Ⅴ发动机的生产制造、质量控制、销售和售后服务等方面展开合作。

  此前,2007-2008年间,潍柴和德国曼传合资“绯闻”(曼一度对外宣布双方已签署“合资意向书”),曼公司相继与技术合作伙伴陕汽集团、潍柴动力等企业进行了长达数年的谈判,由于陕汽和控股陕汽的潍柴动力之间的利益分歧,谈判一直没有结果。最终促使曼公司转向了中国重汽。由于双方约定的排他性原则,曼公司与陕汽集团之前的技术合作将终止。

  马纯济夺汇众

  一直以来,重卡发动机一直是潍柴动力业绩增长的重要推动力,这也让谭旭光萌生制造重卡的念头。事实上,潍柴动力吸纳整车厂的诉求早已业内共知。潍柴动力早在2010年8月就被爆出想要收购上海汇众的重卡业务。潍柴动力所在的山东重工集团将通过收购上海汇众汽车制造有限公司,以入主重卡整车业务的消息当时在业内传得沸沸扬扬。

  就在行业人士认为此事板上钉钉之时,一则消息打乱了谭旭光的如意算盘。“中国重汽已针对上海汇众中的模具、技术等主要技术资产,签订了收购协议。”2010年09月,中国重汽董事局主席马纯济在德国汉诺威商用车车展上公开表示。这也意味着,谭旭光所看重的汇众的核心资产已易主。

  重汽VS潍柴:现状与前瞻

  巨头的2012:现状比拼

  中国重汽销量持续低迷 预计全年利润难超2亿元

  中国重汽集团的核心上市公司中国重汽(000951.SZ)12月10日发公告,预计公司2012年全年盈利0—1.81亿元。

  事实上,中国重汽自去年以来销量持续低迷。自今年3月开始,公司销量基本处于同比减少中,4月时减少幅度达到近60%。不过,除了今年1月由于春节因素导致公司销量仅实现2654辆之外,中国重汽2-9月销量均维持在5000辆以上,只是进入四季度之后,接连10月、11月的销量都在4000辆左右,可谓异常低迷。

  中国重汽公司10月销售卡车4281辆,同比下滑16.99%,这一数值也是今年以来的次低点,仅高于1月时2654辆的成绩。

  1—11月,公司累计生产重型卡车6.22万辆,同比下降22.8%;累计销量为6.58万辆,同比降27.98%。

  潍柴动力:今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净利润24亿元

  山东重工的核心上市公司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000338,SZ)10月28日晚间发布三季报称,今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净利润24.09亿元,同比减少47.42%,营业收入362.68亿元,同比减少23.13%,每股收益1.2元。

  今年第三季度,公司实现净利润5.12亿元,同比减少52.62%,营业收入92.08亿元,同比减少12.74%,每股收益0.26元。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业绩持续大幅跳水,但9月3日,潍柴动力宣布将以总额7.38亿欧元(约合58.618亿元人民币)的交易额,对德国凯傲集团进行战略重组。而就在一周前,潍柴动力的第一大股东——潍柴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宣布,通过总额达3.74亿欧元(约合29.7297亿元人民币)的交易,完成了对意大利法拉帝集团的资产交割,成功拥有了这家全球顶级豪华游艇制造商75%的控股权。

  重心前瞻:重汽潍柴的目标与难题

  中国重汽:2015年力争销售收入突破1000亿

  中国重汽的“十二五”规划目标是,2015年力争产销规模达到25万辆,销售收入突破1000亿元,并实现产品、市场、资本、机制和品牌的国际化。

  市场饱和 竞争激烈 前景难乐观

  受多种不利因素的影响,从去年开始,被视为国民经济“晴雨表”和“风向标”的重卡市场销量持续低迷,至今重卡行业仍未复苏。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显示,今年9月国内重卡销量为4.28万辆,同比下降29%。

  2009年,中国重汽净利润为4.28亿元,2010年为6.73亿元,到了2011年,其利润大幅缩水46.13%至3.62亿元。

  虽然中国重汽将对产品结构进行调整,但在中国重卡市场整体走势不佳的背景下,中国重汽未来也很难独善其身。

  山东重工:2015年实现销售收入2000亿元

  山东重工的战略目标是:将在2015年实现销售收入2000亿元,2020年超过3000亿元,发展动力系统、工程机械、商用汽车、游艇、汽车零部件五大战略产品,立志成为世界装备制造业的重要一极,进入世界500强。

  整合是否符合预期存悬疑

  今年谭旭光主导的法拉帝和凯傲两项交易的金额花掉近80亿人民币。而谭旭光不无自豪的说,“我可以很负责任地告诉你,潍柴此番投资仅用了中国人常说的‘活期存款’。”

  “未来5年,力争在中国的液压业务收入达到100亿元;未来5-10年,在全球液压领域,再造一个潍柴动力!”喜欢直来直往的谭旭光,向来不惮于公布自己的商业思路。

  而这整合过程能否符合他雄心壮志的预期,只能等时间来慢慢回答。

上一页1234下一页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换一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刘志军嫡系涉贪4747万称赃款不能不收
  • 体育赵旭日于海破门 国足2-1逆转取拉练首胜
  • 娱乐赵本山倪萍小品曝光 《中奖了》疑似被毙
  • 财经去年我国GDP增速同比增7.8%
  • 科技铁道部约谈浏览器厂商叫停抢票插件
  • 博客柴静:回应观众对《兰考弃儿》的疑问
  • 读书珍藏私房照:毛新宇成长三步曲(图)
  • 教育孩子从小学到高中12年各类考试逾千场
  • 育儿北京去年新生儿22万预计幼升小很惨烈
  • 成思危:我们需要实实在在的经济增长
  • 杨卓舒:领导者要尽量把工作交给别人做
  • 吴木銮:香港是如何治理空气污染的
  • 洪平凡:2013年世界需要一个怎样的中国
  • 叶檀:祼商不犯法 祼官才可怕
  • 刘石:火车站票不能半价的逻辑很混乱
  • 倪金节:地产业报商模式危害不浅
  • 老姜:证券公司败给歌舞厅
  • 华生:收入分配改革改谁保谁
  • 黄晓航:李驰活了 但斌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