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江林
越南第一个国家文朗国存在于公元前2879年到前258年,文朗国沿袭了26个世纪,形成18代雄王当权的雄王时代。
越南陈朝学者黎文休于1272年编撰的《大越史记》记载,越南人祖先乃为炎帝和神农氏之后裔径阳王。
《大越史记》还记载着越南人的来源史——从中国川东、三峡、黔南等地大量迁入。这与中国记载宋朝时期由于战乱,大量南平人外迁十分吻合。
越南人口占多数的民族是越人,约占全国人口的90%,属蒙古人种南亚类型,自1世纪开始,一直沿用汉文,13世纪出现“喃字”,系在汉字结构的基础上,按形声、会意、假借等方法构成的方块字,但字数不足,著书、行文仍需夹用汉字。大乘佛教自古在越人中影响较大,并在南方派生出和好教和高台教。另外,越南人尊崇孔子,建有文庙,笃信儒教。
赵佗:越南开国之君
河北正定县人赵佗19岁获赐护驾御剑随秦始皇出巡。公元前219年,被封副帅随主帅任嚣率领50万大军征战岭南。秦朝灭亡后,前204年,身为南海郡尉的赵佗在岭南创立南越国,定都广州番禺,疆土北自南岭,西至夜郎(今广西,云南大部)。此时,越南中部和北部归南越国统治。
赵佗是个心机颇深的人,他采用和亲政策,派儿子仲始到越南迎娶安阳王之女眉珠,趁机了解国都螺城虚实,后秘密潜回,建议发兵,并很快攻下螺城。前180年,西瓯王、安阳王为赵佗所灭,在雒越设置交趾、九真两郡。
越南古史把南越国列入王统,称赵佗为越武王,推尊为开国之君。在越南陈朝时,追封他为开天体道圣武神哲皇帝。
越南演变史
前111年,汉武帝灭南越国,设九郡,其中交趾、九真、日南三郡在越南,自此,越南北部置于中国王朝直接统治长达1182年。
唐朝灭亡后,交趾的土豪纷纷割地,形成了十二大势力,其中陈明公势力最大,他有一部将名叫丁部领统率部下,浴血奋战,削平了十二使君。
951年,南晋王吴昌文与天策王吴昌岌一起攻打丁部领,他派遣儿子丁琏前往吴军中为人质,试图让吴军退兵。但二王指责丁部领没有朝贡,将丁琏绑在旗杆上,声称丁部领若是不投降,就立刻将丁琏杀死。丁部领大怒,下令用十余张弓一起射向丁琏。二王大惊,当即班师回朝。
968年,丁部领建立丁朝,越南史称之为丁先皇。虽是独立,但是丁朝仍定期向中国朝贡并承认中国的宗主国地位。
979年,丁朝因皇位继承权而发生宫廷政变。祗候内人杜释久怀篡位之心,趁丁部领醉卧宫中,遂将其杀害。定国公阮匐得知此事,率军入宫,逮捕杜释并将其磔死。
越南人姜公辅做唐朝宰相
姜公辅是唐朝一代名相,但他是越南爱州日南县人,780年,姜公辅在德宗在位时,登进士第,他离开越南和妻儿,来中国帝都长安做官。
783年,朱泚率叛军进攻奉天,姜公辅护驾,献策有功,升为谏议大夫,后位尊宰相之位。
805年,姜公辅卒,妻儿远在越南,惟有知音者秦系为他料理后事。之后,隐居20多年的高士秦系离开了九日山,不知所终。
泉州人李公蕴
当上李朝皇帝
1010年,前黎朝左亲卫殿前指挥使李公蕴夺取帝位,建了李朝,定都升龙(今河内)。而这位李朝皇帝是福建泉州人,自幼随父亲到越南贸易并定居。沈括的《梦溪笔谈》有记载福建人李公蕴的事情。
李公蕴是一个文武双全之才,被黎朝皇帝看中,赐姓黎。朝廷出现叛乱时,他平定有功,后来皇帝驾崩,他被朝中诸大臣拥立为皇。
随后,李公蕴派遣使者前来中国,向宋廷纳贡,宋真宗册封其为交趾郡王。李公蕴所实行的政治、经济、文化制度,都仿照宋朝。
1054年李太宗死后,太子李日尊继位,是为李圣宗,此后,李朝政局渐见升平,但圣宗采取了向外扩张的政策,1059年入侵宋朝的钦州地区。
1072年圣宗去世,年仅七岁的皇太子李乾德继位,是为李仁宗。因仁宗年幼,由生母倚兰元妃、嫡母上阳太后杨氏垂帘听政,太师李道成辅助。但倚兰元妃生性嫉妒,唆使仁宗杀害上阳太后及侍女76人。此次宫廷惨祸,被越南后世史家所谴责:“何至杀嫡后,虐无辜,残忍若是哉!”
这个时期,李朝和宋朝又爆发大型战事。1075年,太尉李常杰率10万大军入侵宋朝,这支力量分成水、陆两路向宋朝进攻,先后攻陷钦州(今广西钦州)、廉州(今广西合浦)及邕州(今广西南宁)等地。
知州苏缄率全城5万军民在邕城奋战,后因外援不至,城被攻破。苏缄以“吾义不死于敌手”的气概,领全家大小36人自焚,全城军民无一人降者,越军尽屠五万八千人,并钦、廉州死亡者有几十余万人。
次年,宋朝还击李朝,仅调用民夫就达87万,大败李朝军,进逼升龙,仁宗只得纳款投降。
1164年,宋孝宗封李朝英宗为安南郡王,越南的独立正式得到中原王朝的承认。
从驸马到皇帝的陈煚
据越南史籍所载,陈朝先祖陈煚为泉州晋江安海李庄邻近的陈厝坑人。据清代手抄本《西山杂志》记载,陈煚是由于进行海外贸易而出国的。
1224年,李朝七岁的昭圣公主继位,是为李昭皇。权臣陈守度掌握李朝政局,他强迫李昭皇嫁给自己八岁的侄子陈煚,继而让位于陈煚。这样,1225年建立了陈朝。陈太宗在位33年,其间曾成功抵御蒙古帝国的入侵。
1253年,忽必烈灭大理国进而伐交趾,李朝的象队被蒙古骑兵所射,反奔践踏,大败。李朝皇族逃入海岛,蒙古军便悍然屠城,但因天气酷热,蒙古军水土不服,撤退。遂被陈朝大将陈兴道反攻取胜。
陈太宗自知是小国,唯有诚心事上,看大国何以待之,便改名光昺,遣使上表纳贡。其后,元朝亦册封陈氏朝廷为安南国王,并定下“安南三岁一贡,回赐礼物”的外交规例。
陈朝统治有175年,此时起越南对中华文化的吸取逐渐加强,佛教在文化上占有主导地位,当时佛儒道三教都是开科取士的。陈朝后期,儒佛地位才发生转变,士大夫阶层接受了儒家学说而提出攘佛的主张。
明朝廷向安南王朝
索要进贡阉人
陈朝末,政局腐败,国家动荡,外戚胡氏篡权,建胡朝。陈朝宗室逃往北京,向明成祖朱棣求救。朱棣派朱能大将带80万大军攻占越南北部,大肆推行同化政策,要求照搬明朝礼制着装,颁法令“禁男女不许剪发,妇女穿短衣长裙”。
当时的越南也有不少男童从小就被掠卖到中国朝廷为宦,明朝初年朱元璋对安南不断用兵,许多越南小孩作为俘虏被进贡到中国内地阉为宦官。明成祖时,越南宦官阮安受到重用,成为建设新都北京城的主管。明王朝还不只一次向安南王朝和高丽索要进贡阉人,这在客观上刺激了越南、朝鲜的宦官群体,使得他们不断壮大。
嘉庆皇帝命名国号“越南”
后黎朝末年,南北分裂,北为后黎朝控制,南为阮氏控制。南方阮氏又爆发西山军阮氏三兄弟起义,于是西山军阮氏又成为越南第三种势力。后来西山阮氏北伐后黎朝,后黎朝向清朝求救。1788年,清朝派两广总督孙士毅率兵南下,占领了河内,开始过新年。
孰料,就在清军过年之际,西山起义军趁机突袭,清军大乱。两军又在玉洄村清军大营展开决战,清军先以精锐骑兵出战,被西山军象队踩得七零八落。清兵不谙象战,又怕敢死队,顿时大溃。
阮惠怕清朝报复,上表臣服。清朝也顺势下台阶,封安南国王了事。
但被出卖的广南阮王宗室后裔阮福映一直在战斗,他打了20多年仗,1802年在富春筑坛祭天自称皇帝,定都富春,建立阮朝,并遣使向清朝请求册封。随后,阮福映一统南北、大告武成。献俘太庙后,后黎景盛帝及其子弟宗室被凌迟处死、五象分尸。如此仍不能消解阮福映内心郁积多年的仇恨,以阮岳、阮惠为首,西山阮氏一族男女的头颅被永久囚禁于牢狱,骸骨则统统被捣碎扬灰。
阮福映主张将国号改为“南越”。而清朝认为“南越”涵括了广东、广西,字面含义与阮氏政权统治交州故地的现实不符,而予以否决。最后,嘉庆帝册封阮福映为越南国王,正式建立新国号为越南。
一个终身服务于
越南的法国人
在阮福映复国计划中,一个法国人起了关键作用。这位活跃于印度支那地区的法国天主教传教士百多禄真实的身份是一个间谍、政治家和商人。
1776年,西山军阮惠占领嘉定,阮福映在百多禄的神学院里避难,后逃至暹罗,后由于协助暹罗王攻打缅甸取胜之功,而得到暹罗王支持军饷。1777年,阮福映重据河仙,占领平顺省。百多禄则帮助他们从葡萄牙人那里获得武器,也组织了3艘葡萄牙军舰为阮福映助阵。
阮福映任用的5位西洋士官被授予内政、外交、海军、训练新兵、营筑战争设施大权,训练军队、建造舰艇、铸造枪炮,经过整顿,战斗力大增,1793年水陆并进,很快围困西山朝都城归仁。从1794年起,百多禄同阮福景一起,参加了所有阮朝的战役。
1799年,这个终身为阮福映服务的洋人,因痢疾在归仁逝世。阮福映将百多禄以非常隆重的礼节葬于西贡。他还被追赠为太子太傅和悲柔郡公。
法国是如何殖民越南的
阮福映为了巩固统治,加强中央集权制,但危机不断,这个关头,法国加紧了对越南的殖民化过程。1847年,法国炮舰维克多利号以保护传教士为名,轰击越南军舰。1858年,法国和西班牙的联合舰队侵占土伦,1859年,侵占西贡,但也遭到越军的抵抗。
1862年,阮朝同法国和西班牙签订了第一次西贡条约。法国历史学家布哀耶这样描述法国军事侵略和金融界的默契:“银行家们紧跟着士兵的脚步前进。1862年刚刚占领了边和、西贡和美荻三省,法国国家银行立即在印度支那设立分行。”
其实,法国侵略越南重要的战略目标是觊觎中国。
1873年,法国派火烧圆明园的海军军官、探险家安邺率军百余人侵袭并攻陷河内。翼宗阮福映请求驻扎在中越边境保胜的中国天地会刘永福的黑旗军协助抗法。黑旗军600人在河内城郊大败法军,砍掉了安邺头颅,法军被迫退回越南南部。
1874年,法国强迫阮朝签订了第二次西贡条约。条约规定:越南南部全部割让给法国;开放河内、海防、归仁和红河;法国监督越南外交;法国侨民在越南享有治外法权。
为了越南,中法战争开始了。清朝统治集团内部以左宗棠、曾纪泽、张之洞为代表的主战派,力促朝廷采取抗法方针,但掌握清政府外交、军事实权的李鸿章却一意主和。1883年,中法战争开战,最后以中国战败结束。清政府承认了法国与越南订立的条约,放弃了对越南的宗主权。至此,中国永远失去了这个曾经的属国。
(作者系《空中生活》主编、诗人、先锋戏剧评论员)